学术投稿

地西泮中毒急救患者的脂肪乳应用剂量研究

陈天山

关键词:地西泮中毒, 脂肪乳剂, 镇静深度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地西泮中毒急救患者的脂肪乳应用剂量,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8例急性地西泮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中毒情况分为轻度中毒组(32例)、中度中毒组(31例)和重度中毒组(25例),每组患者再分为两个亚组,即1o%脂肪乳治疗组和20%脂肪乳治疗组.另选取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地西泮中毒患者3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在治疗前0.5h和治疗后各时间段地西泮的血药浓度,同时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Ramsay镇静深度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接受20%脂肪乳治疗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Ramsay镇静深度评分均优于接受l0%脂肪乳治疗的患者(P <0.05),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短时间内地西泮的血药浓度明显降低,且20%脂肪乳治疗组患者浓度低于10%脂肪乳治疗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也未发现患者出现反跳现象.结论:使用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地西泮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起到治疗急性中毒的作用,其中20%浓度的脂肪乳效果更为良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灌注液下与黏弹剂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眼表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灌注液下与黏弹剂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对眼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灌注液组(A组)和粘弹剂组(B组),每组34例(34眼).A组采用多孔前房维持器连接灌注液维持前房下超声乳化,B组采用黏弹剂维持前房下超声乳化.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d、7d、30 d主观干燥异物感、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CFS)积分及无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实验(SIt)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0 d,A组干眼症状的发生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3,P=0.622).A组术后1d的CFS及SIt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30 d,两组BUT、CFS及S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黏弹剂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比较,灌注液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在术后早期会轻微加重角膜上皮损伤和增加泪液分泌量,但术后中晚期并未加重眼表组织的损害,且能减少黏弹剂的使用,简化手术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常婷;左慧懿;梁皓;谭少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广西大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的97例患者,术前1周均行MSCT检查,比较MS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SCT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1.8%(89/97)、86.6%(84/97)和97.9%(95/97),Kappa值分别为0.841、0.768和0.921,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MS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玉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因与贫血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病因及贫血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桂平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MHD≥3个月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分布并接治疗后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将其分为A组(重度贫血,Hb<60 g/L,n=18)、B组(中度贫血,60 g/L≤Hb<90 g/L,n=95)、C组(轻度贫血,90 g/L≤Hb<110 g/L,n=62)和D组(贫血治疗达标,110 g/L≤Hb≤130 g/L,n=30).比较各组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静脉铁剂治疗率、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结果:205例MHD患者中,男性1 20例(58.54%),女性85例(41.46%),男女比例为1.41:1,原发病前3位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29例(62.93%)、糖尿病肾病30例(14.63%)、肾结石28例(13.66%).D组EPO、铁剂治疗率及TSAT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用量及静脉铁剂治疗率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CRP、SF及ALB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前3位依次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结石;贫血治疗达标率仅为14.63%%,其原因主要是EPO用量不足、静脉铁剂治疗率低与铁剂用量不足,临床中应注意针对性调整用药方案.

    作者:吴芳;王福诩;陆小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鬼针草水提物的降血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鬼针草水提物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10 mg/kg)及鬼针草低(3 g/kg)、中(6 g/kg)、高(9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各治疗组均连续灌胃给药28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ET 1)、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P<0.01).给药前,各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1~4周后,鬼针草高、中、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SBP、DBP、MB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鬼针草水提物对血压的降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鬼针草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ET-1、AngⅡ含量降低,NO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鬼针草水提物对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具有显著降压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NO的产生,减少内源性缩血管活性物质AngⅡ和ET-1的释放有关.

    作者:阮氏香江;陈宁;黄婉苏;叶芳杏;黄仁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连续干预24个月.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门齿距及张口困难程度.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齿距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提供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

    作者:许丽媚;张朝凤;杨秋花;潘素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陕两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4例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研究组患者1h尿红细胞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杲和艳;高青青;赵阿丽;崔全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本院2011-2014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59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72株,占79.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71株,占11.9%,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54株,占9.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是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较高的为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是替考拉宁,耐药率高的为红霉素.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不断变化,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关天佑;汪小明;郭志新;陈曦;蒋多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步定位穿刺活检在股骨颈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分步定位套管针穿刺活检在股骨颈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病科收治的19例股骨颈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行分步定位套管针术前穿刺活检,活检后行相应手术治疗并送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比较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的诊断准确率,并评估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可靠性.活检及术后病理诊断确切程度根据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评定.结果:19例患者均行穿刺活检,其中2例患者行二次穿刺活检.首次活检的诊断准确率为84.21%(16/19).2例未获得有效成分的患者行二次穿刺活检后,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为89.47%(17/19).16例患者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诊断可靠率为84.21%(16/19).首次穿刺活检获得的诊断准确率与术后病理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定位套管针穿刺活检在股骨颈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及可靠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穿刺活检方法.

    作者:罗善超;杨英年;杨小平;蒋童蒙;赵劲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心肌梗死及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MI及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PCI术前、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强化剂量组(PCI术前18~24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术后给予40 mg/d),每组40例.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18~24 h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IL-4、IL-10和IL-18的水平,并于PCI术前、术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De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强化剂量组PCI术后cTnI高于正常高值、高于正常高值3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IL-4、IL-18水平均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IL-10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强化剂量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LVDed、LVDes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PCI相关心肌损伤和PMI的发生率.

    作者:黄琛;徐戈;吕静;雷敏;张晶晶;马冰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并对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 6、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作者:孙文利;王华;孙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蛛网膜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蛛网膜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减轻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 6年5月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行蛛网膜囊肿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硝苯地平组、维拉帕米组和安慰剂组.观察3组术前1d服药(A组、C组、E组)和术后当天服药(B组、D组、F组)的情况.使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服用硝苯地平与维拉帕米后,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较E组、F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服用硝苯地平的A组、B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在术后3.5d内均比服用维拉帕米的C组、D组低(P<0.05),而在术后4d,4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A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均低于B组(P<0.05);C组与D组术后1~7 d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缓解蛛网膜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脑水肿,相较于维拉帕米,术前提前服用硝苯地平可以增加抗脑水肿的效果.

    作者:张玉清;陶立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adherin-1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大鼠牙髓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构建表达钙黏蛋白-11(Cadherin-1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大鼠牙髓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PCR扩增Cadherin-11,在引物中引入Nhe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构建pDC316 mCMV-EGFP Cadherin-11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用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高滴度腺病毒.原代培养大鼠牙髓细胞,并用pDC316 mCMV-EGFP Cadherin-11重组腺病毒进行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目的基因Cadherin-11的表达.结果:以pDC316-mCMV-EGFP-Cadherin-11转染大鼠牙髓细胞后,Cadherin-11 mRNA和蛋白均为阳性表达(均P<0.05),且感染复数(MOI)为50时病毒转染效率高.携带Cadherin 11目的基因的大鼠牙髓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o.05).结论: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 mCMV-EGFP-Cadherin-11可高效转染大鼠牙髓细胞,并稳定表达Cad-herin-11基因;过表达Cadherin-11对大鼠牙髓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陆彦玲;陈婉;赵文青;蔡捷;吴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激酶联合氯呲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NP、cTnT、CK-MB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 5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清BNP、cTnT、CK M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82.22%,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再梗死以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V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cTnT、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BNP、cTnT、CK 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HRV,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林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西泮中毒急救患者的脂肪乳应用剂量研究

    目的:探讨地西泮中毒急救患者的脂肪乳应用剂量,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8例急性地西泮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中毒情况分为轻度中毒组(32例)、中度中毒组(31例)和重度中毒组(25例),每组患者再分为两个亚组,即1o%脂肪乳治疗组和20%脂肪乳治疗组.另选取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地西泮中毒患者3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在治疗前0.5h和治疗后各时间段地西泮的血药浓度,同时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Ramsay镇静深度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接受20%脂肪乳治疗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Ramsay镇静深度评分均优于接受l0%脂肪乳治疗的患者(P <0.05),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短时间内地西泮的血药浓度明显降低,且20%脂肪乳治疗组患者浓度低于10%脂肪乳治疗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也未发现患者出现反跳现象.结论:使用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地西泮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起到治疗急性中毒的作用,其中20%浓度的脂肪乳效果更为良好.

    作者:陈天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的90例确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用康莱特注射液将其分为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50),所有患者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增殖水平[Ki-67指数(KI]和细胞凋亡水平[凋亡指数(AI]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2年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KI较对照组降低,AI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两组2年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肺癌患者可提高疗效,并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癌细胞凋亡、增殖等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HDBA)是以乳房纤维结缔组织、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以及乳腺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改变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或乳腺增生症,是目前女性中为常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疾病.HDBA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女性的40%,占所有乳房疾病的75%,是常见的乳房疾病[1].HDBA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周期性疼痛或伴有乳房肿块,并随着患者月经周期或情绪的波动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且有潜在发展为乳腺癌的风险[2].目前激素为治疗HDBA的首选药物,但该治疗方案仅能够缓解或改善症状,无法达到对病灶深层的彻底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治疗HDBA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HDB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蒋孜明;李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心肺复苏(CPR)仪与徒手CPR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24 h及存活情况,分别于CPR前及CPR成功后l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CPR仪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短于徒手CPR组,而ROSC>24 h比例及存活率均高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lh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lh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水平显著低于徒手CPR组(P<0.05).结论:CPR仪较徒手CPR更能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梁昌芬;朱勇德;林保冠;林传钦;符国平;邓托;高健敏;符番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横结肠低分化黏液腺癌并印戒细胞癌1例

    儿童恶性肿瘤以血液淋巴系统、脑肿瘤、骨肉瘤等多见,结直肠癌在临床上较罕见,目前报道不多,因此缺乏经验指导,亦无相关指南.有资料显示儿童结肠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由于儿童身体机能的特殊性,手术、内科治疗应有别于成人.本院肿瘤科为综合性肿瘤科,常规开展手术、化疗及中医、姑息治疗等.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6年5月本院肿瘤科手术病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成人,仅有1例为儿童.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横结肠低分化黏液腺癌并印戒细胞癌患儿的治疗及转归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吴明松;李天武;韦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后路缩短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PSO)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8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46例,行PSO;B组41例,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同定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测量两组患者胸腰椎后凸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均P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A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减轻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后凸畸形,且PSO优于后柱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但PSO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作者:李振宏;韦进强;梁瑞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LH3基因C2531T多态性与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MLH3基因的C2531T位点多态性和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地区14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不孕组)和403例正常育龄期已生育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样本.通过PCR扩增测序方法检测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结果:正常对照组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83.9%和16.1%,不孕组分别为85.0%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和TT基因型在不孕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70.7% vs 73.2、26.4% vs 23.6%和2.9% vs 3.2%,两组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LH3基因C2531T多态性位点与云南地区女性人群不孕风险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子超;周苡;高思雨;赵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