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梁玉安

关键词:结直肠癌, 诊断, 多层螺旋CT, 术前分期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广西大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的97例患者,术前1周均行MSCT检查,比较MS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SCT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1.8%(89/97)、86.6%(84/97)和97.9%(95/97),Kappa值分别为0.841、0.768和0.921,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MS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脂多糖对人牙龈上皮细胞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人牙龈上皮细胞(HGECs)β-防御素(hBD)-1、hBD-2、hBD-3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不同浓度(0.1 mg/L、1 mg/L、10 mg/L) LPS作用后HGECs hBD-1、hBD-2、hBD-3mRNA的相对表达量.选用10 mg/L LPS诱导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抑制剂PDTC孵育2h后的细胞,24 h后再次检测hBD-2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LPS作用下的HGECs hBD-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hBD-2 mRNA相对表达量随LPS浓度升高而增加,10 mg/L LPS作用下细胞hBD-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在p38MAPK或NF-κB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LPS诱导的HGECs hBD-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LPS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诱导HGECs hBD-2的表达.

    作者:罗琴;方梅飞;刘贞敏;林小洁;曾启新;陶人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损伤,即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中医“中风病”,是多种原因导致脑组织供血缺乏而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为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过去对脑缺血损伤的研究大多数以神经元本身为重点,或者将大脑按照不同的细胞种群和功能结构进行单独研究,忽略了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整体联系性和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今脑保护的目标已逐步从单一的神经元保护转变为对神经和血管整体的保护,并由此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概念.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缺血性脑损伤的病变过程涉及神经血管单元诸多信号通路的转导或调控.本文就目前缺血性脑损伤所涉及的神经血管单元相关信号通路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运用中医中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新的靶点或调控环节.

    作者:陈锦凤;祝美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纳美芬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116例行LC手术的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手术结束时,观察组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5 μg/kg)催醒,对照组注射盐酸纳洛酮(5 μg/kg)催醒,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变化、给药后复苏时间及认知功能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后1 min、靶控药物停止、拮抗药给药1 min及拔管后1 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拔管后1 min、离开手术室时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术后恶心、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较纳洛酮用于LC术后催醒更快、更彻底,患者术后复苏更平稳,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康;焦玉兰;张秋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LH3基因C2531T多态性与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MLH3基因的C2531T位点多态性和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地区14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不孕组)和403例正常育龄期已生育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样本.通过PCR扩增测序方法检测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结果:正常对照组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83.9%和16.1%,不孕组分别为85.0%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和TT基因型在不孕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70.7% vs 73.2、26.4% vs 23.6%和2.9% vs 3.2%,两组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LH3基因C2531T多态性位点与云南地区女性人群不孕风险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子超;周苡;高思雨;赵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灌注液下与黏弹剂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眼表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灌注液下与黏弹剂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对眼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灌注液组(A组)和粘弹剂组(B组),每组34例(34眼).A组采用多孔前房维持器连接灌注液维持前房下超声乳化,B组采用黏弹剂维持前房下超声乳化.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d、7d、30 d主观干燥异物感、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CFS)积分及无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实验(SIt)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0 d,A组干眼症状的发生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3,P=0.622).A组术后1d的CFS及SIt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30 d,两组BUT、CFS及S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黏弹剂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比较,灌注液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在术后早期会轻微加重角膜上皮损伤和增加泪液分泌量,但术后中晚期并未加重眼表组织的损害,且能减少黏弹剂的使用,简化手术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常婷;左慧懿;梁皓;谭少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nterleukin-22regulating fibrosis on 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 through STAT3signaling pathway

    作者:Xingcui Gao;Weifeng Wu;Bin Wei;Yan Deng;Yanlan Huang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adherin-1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大鼠牙髓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构建表达钙黏蛋白-11(Cadherin-1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大鼠牙髓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PCR扩增Cadherin-11,在引物中引入Nhe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构建pDC316 mCMV-EGFP Cadherin-11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用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高滴度腺病毒.原代培养大鼠牙髓细胞,并用pDC316 mCMV-EGFP Cadherin-11重组腺病毒进行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目的基因Cadherin-11的表达.结果:以pDC316-mCMV-EGFP-Cadherin-11转染大鼠牙髓细胞后,Cadherin-11 mRNA和蛋白均为阳性表达(均P<0.05),且感染复数(MOI)为50时病毒转染效率高.携带Cadherin 11目的基因的大鼠牙髓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o.05).结论: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 mCMV-EGFP-Cadherin-11可高效转染大鼠牙髓细胞,并稳定表达Cad-herin-11基因;过表达Cadherin-11对大鼠牙髓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陆彦玲;陈婉;赵文青;蔡捷;吴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鬼针草水提物的降血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鬼针草水提物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10 mg/kg)及鬼针草低(3 g/kg)、中(6 g/kg)、高(9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各治疗组均连续灌胃给药28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ET 1)、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P<0.01).给药前,各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1~4周后,鬼针草高、中、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SBP、DBP、MB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鬼针草水提物对血压的降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鬼针草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ET-1、AngⅡ含量降低,NO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鬼针草水提物对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具有显著降压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NO的产生,减少内源性缩血管活性物质AngⅡ和ET-1的释放有关.

    作者:阮氏香江;陈宁;黄婉苏;叶芳杏;黄仁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连续干预24个月.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门齿距及张口困难程度.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齿距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提供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

    作者:许丽媚;张朝凤;杨秋花;潘素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13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组(研究组,65例)和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组(对照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血肿清除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血肿清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满意,损伤小,能较彻底地清除血肿,神经功能恢复好,操作简单,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岑茂良;蒋礼源;陈光;杨永海;宋永富;吕泰霖;蔡文强;宁立金;黎艺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3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优19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1%,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率为83.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突出位置、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年龄、病程、突出位置、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COPD是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DL-C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丛洋;芦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激酶联合氯呲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NP、cTnT、CK-MB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 5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清BNP、cTnT、CK M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82.22%,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再梗死以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V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cTnT、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BNP、cTnT、CK 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HRV,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林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陕两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4例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研究组患者1h尿红细胞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肾小球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杲和艳;高青青;赵阿丽;崔全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PSA水平与SPECT骨显像分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关系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显像分级的关系及两者在前列腺癌(PCa)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例PCa患者的SPECT骨显像特征和血清PSA水平.结果:54例PCa患者SPECT骨显像中,骨转移发生率为66.67%(36/54),其中单发病灶3例,骨转移部位以脊柱、骨盆常见.PCa骨显像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2,P<0.05).PSA≤10 μg/L的7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骨转移(14.29%),PSA> 100 μμg/L的15例患者均出现骨转移.SPECT骨显像分级与血清PSA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8,P<0.05).以PSA>20 μg/L作为临界值,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高(85.1 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77.78%.结论:SPECT骨显像分级与血清PSA高度相关,PSA水平随着骨显像分级升高而升高;当PCa患者PSA水平>20 μg/L时,应行核素骨显像检查以提高PCa骨转移的检出率.

    作者:廖光星;冷志欣;韦琳琳;张雪辉;杨志;李宁;杨贵生;柴华;李党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并对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 6、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作者:孙文利;王华;孙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龙胆木水提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龙胆木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1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龙胆木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龙胆木水提物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分别灌胃给予龙胆木水提物(40 g/kg、20 g/kg、10 g/kg)和联苯双酯(200 mg/kg),连续给药7d,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含0.2% CCl4的花生油溶液(10 mL/kg)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白介素6(IL6)含量,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MCP 1、IL 6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龙胆木水提物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的AST、ALT水平(P<0.01);此外,还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GSH、GSH-Px的活性(P<0.05或P<0.01),并降低MDA含量.龙胆木水提物高剂量组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MCP 1、IL6含量和基因表达.HE染色结果表明龙胆木水提物能减轻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结论:龙胆木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还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损伤.

    作者:谢秋巧;黄湘;李菊满;陈兆霓;张士军;黄仁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液学毒性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分析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液学毒性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序贯放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同步放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结论: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同步放化疗能更好地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血液学毒性,更适合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

    作者:吴琴;张丹;万义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的90例确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用康莱特注射液将其分为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50),所有患者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增殖水平[Ki-67指数(KI]和细胞凋亡水平[凋亡指数(AI]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2年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KI较对照组降低,AI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两组2年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肺癌患者可提高疗效,并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癌细胞凋亡、增殖等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妈富隆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妈富隆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 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产科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患者服用妈富隆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控制周期、突破性出血发生率、血红蛋白(Hb)含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5.5%)(P<0.05);研究组患者的出血时间、控制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突破性出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Hb含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 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可靠,能明显缩短患者出血时间和控制周期,减少Hb含量及子宫内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彦;李岚;黄文珍;刘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西泮中毒急救患者的脂肪乳应用剂量研究

    目的:探讨地西泮中毒急救患者的脂肪乳应用剂量,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8例急性地西泮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中毒情况分为轻度中毒组(32例)、中度中毒组(31例)和重度中毒组(25例),每组患者再分为两个亚组,即1o%脂肪乳治疗组和20%脂肪乳治疗组.另选取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地西泮中毒患者3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在治疗前0.5h和治疗后各时间段地西泮的血药浓度,同时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Ramsay镇静深度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接受20%脂肪乳治疗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Ramsay镇静深度评分均优于接受l0%脂肪乳治疗的患者(P <0.05),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短时间内地西泮的血药浓度明显降低,且20%脂肪乳治疗组患者浓度低于10%脂肪乳治疗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也未发现患者出现反跳现象.结论:使用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地西泮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起到治疗急性中毒的作用,其中20%浓度的脂肪乳效果更为良好.

    作者:陈天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