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预后疗效及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起效时间为(1.6±1.3) d,住院时间为(25.4±3.0) d,治疗总有效率为88.8%,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综合治疗疗效。
作者:程莫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开展的,对肿瘤患者进行集中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度参加培训的255名肿瘤患者在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参加培训前后在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减少过度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树立正确康复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的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骆峻;刘嘉;徐伟;郑明;聂超;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等综合性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管理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综合干预后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殷瑞玲;刁艳云;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近年来护理临床带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并落实改革措施。结果:主要影响因素为外部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带教教师因素和护生的自身因素等,改革措施包括完善管理机制、培养选拔加带教教师、制定科学临床带教计划和注重护生的岗前培训等,落实改革措施后,护理临床带教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结论:通过对护理临床带教影响因素的查找分析、研究及改革措施的落实,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医学检验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衰程度分为 A 组(Ⅱ级)、B 组(Ⅲ级)、C 组(Ⅳ级);另选正常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对以上研究对象行红细胞检查,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结果:A、B、C 3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的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成正比例关系,各组间的差异较大(P<0.05);RDW 增高者的病死率(17.78%)显著高于 RDW 正常者(3.33%)(P<0.05),患者 RDW 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RDW 与患者心功能情况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文滔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麻疯树提取物中佛波酯含量的方法。方法:直接用二氯甲烷溶液稀释后,过滤、进样,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80 nm,标准曲线范围15.6~250.0μg/ mL,相关系数 R=0.9999,检测时间40 min以内提取麻疯树提取液样品。结果:佛波酯标准曲线范围15.6~250.0μg/ mL,相关系数 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91.2%-94.6%,精密度RSD 1.3%,检出限5.0μg/ mL。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大批量麻疯树提取物中佛波酯含量测定。
作者:陈颖;戴凌峰;邵生文;聂晓明;罗苹;杨清清;曾晖;唐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磁共振诊断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经磁共振诊断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共76例,手术治疗后用病理诊断对照,比较磁共振表现特点。结果:经病理诊断68例(89.5%)患者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8例(10.5%)患者为动静脉畸形;两种血管畸形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诊断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正确率较高,但部分存在动静脉畸形的可能性。
作者:杨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移动输液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利用医院医嘱信息化导入条形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南京师范大学自行设计开发 EDA,包括打印核对医嘱,输液操作,输液一般巡检,输液工作量查询,分配和释放座位。结果:应用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后,提高了护士输液安全性,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结论:应用移动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从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 ISH 的控制水平。方法:选择108例老年 IS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血压三级管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收缩压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是传统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有望提高社区老年 ISH 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陶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 CPC)的因素。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 NSCLC 患者192例,进行“CPC 易患因素问卷”调查,并按术后有无发生 CPC 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92例 NSCLC 患者手术后发生 CPC 者57例为 CPC 组,发生率为29.69%,未发生 CPC 者135例为对照组,未发生率为70.31%;CPC 组患者的老年、吸烟、术前冠心病、高血压、COPD、肺功能异常例数、术前肺功能异常例数、手术时间长及全肺切除例数均多于对照组,而肺叶或肺段切除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 均<0.05~0.01)。结论:老年、吸烟、术前患有冠心病、高血压、COPD 及术前肺功能异常、手术时间长及全肺切除术均为术后发生 CPC 常见因素。
作者:孙玉宏;于绍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丸治疗肺肾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肺肾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金水六君丸治疗。治疗1~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的哮喘发作次数高于对照组,治疗3~4个月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六君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肺肾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远期效果优于单钝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效果。
作者:郝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4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血浆内皮素水平和 PT、APTT 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刺放血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水平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慧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门诊体检人员1256例分为糖尿病组(有糖尿病)516例和对照组(无糖尿病)74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空腹达10 h 以上抽取其静脉血液5 ml,采用放免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并予以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相关性。
作者:谢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35例,采用聚丙烯单丝纺织网塞及网片(MarIex Mesh Perfix PIug)作修补材料,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护理,使用 SAQ 量表评价术前术后满意度。结果:填补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可降低对患者生理结构的破坏,减轻术中患者的不适和术后的疼痛。患者经过全面护理,恢复良好,术后一年未有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熊忠琴;叶柃江;赵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可能与患者认知、治疗依从性等有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2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理健康调查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对比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心理状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恐惧、强迫、焦虑、依赖、自私、求知、自卑、悲观、神经衰弱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可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雅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儿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50例。 A 组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B 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原因以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A 组患儿并发堵管、静脉炎、非计划拔管以及其他原发症的例数要明显少于 B 组患儿(P<0.05);A 组患儿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长于 B组患儿(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延长针管置留时间,有效预防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尹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560例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全部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0例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0.36%,基本满意为21.80%,不满意为2.85%;综合满意度达97.13%。结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良好,但仍有不满意因素需改进。
作者:翟新华;麦慧;邓松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脑外伤引发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O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引发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帕利哌酮。
作者:车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胰癌患者的癌组织的中期胰腺肿瘤组织因子(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胰癌患者的癌肿瘤组织内 MK、VEGF-C。结果:胰癌患者癌组织的 MK、VEGF-C 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P<0.05),胰癌患者癌旁组织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对比(P>0.05)。胰癌患者癌组织的 MK 阳性率及 VEGF-C 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的 MK 阳性率及 VEGF-C 阳性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MK、VEGF-C 是胰癌早期诊断、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白春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