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忠琴;叶柃江;赵志勇
1病例摘要患者女,39岁。因“双眼胀痛1个月,视物不清半月”为主诉就诊,门诊以双眼急性视神经炎收入院。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颈背痛,自以为是颈椎病在当地康复医院按摩治疗,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双眼胀痛,继续按摩并行颈动脉彩超、头颅 MRI 检查,无明显异常,活血化瘀药物口服无效。半月前出现双眼视物不清,伴非喷射性呕吐,晕倒2次,经内科检查诊断为贫血并电解质紊乱,给予输血(2袋)治疗,双眼胀痛、视物不清,颞侧搏动性头痛逐渐加重故来我院就诊。
作者:任芳芳;杨文超;余雯;付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天氨酸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氩酶(HBDH)、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各项指标,并且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ST、HBDH、CK、LDH、CK-MB 等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 AST、LDH、CK、CK-MB、HBDH 的敏感度分别为93.1%、93.1%、94.8%、94.8%、86.2%。结论: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边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心理状况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献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宣讲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实行保健医生每月至少3次下乡巡诊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高血压科普常识问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高血压科普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控制高血压危险行为明显改善(P<0.05)。结论: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宣讲的服务模式,对于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作者:种红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牙周炎患者(136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70颗患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6颗患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查率、自我维护率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有助于牙周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560例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全部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0例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0.36%,基本满意为21.80%,不满意为2.85%;综合满意度达97.13%。结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良好,但仍有不满意因素需改进。
作者:翟新华;麦慧;邓松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綜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文娟;陈尊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红外线耳温计在老年痴呆患者病房测量体温的效果。方法:针对42例老年痴呆患者病房,连续3d,在同一时间段、同室温及同湿度下分别使用玻璃水银体温计与红外线耳温计测量患者体温,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法,比较老年痴呆患者的耳温和腋温之间的差异。结果:比较老年痴呆患者左、右耳耳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老年痴呆患者腋温与耳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两者之间存在线形相关性。结论:红外线耳温计能正确反映人体温度,较玻璃水银体温计更简便、准确、安全、舒适,适用于老年痴呆病房患者临床使用。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儿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50例。 A 组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B 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原因以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A 组患儿并发堵管、静脉炎、非计划拔管以及其他原发症的例数要明显少于 B 组患儿(P<0.05);A 组患儿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长于 B组患儿(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延长针管置留时间,有效预防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尹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三联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方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愈合率、Hp 根除时间和根除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痊愈率(57.61%)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溃疡愈合率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腹腔外与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方式效果比较。方法:选取86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0例。研究组产妇采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产妇采用腹腔内缝合子宫切口。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24 h 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在手术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以及术后24 h 阴道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采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并且减少术后24 h 产妇阴道出血量,建议作为常规的手术方式推广运用。
作者:高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84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躯体、情感、社会以及心理等症状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胡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知识),观察10周。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入组5周时、入组10周时,进行社会功能的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间 SDSS、MRSS、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训练组患者的 SDSS、MRSS、ADL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0周时训练组患者的 SDSS、MRSS、ADL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提高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明显恢复。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阴道用乳酸菌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5 d 后开始用药。观察组患者先用甲硝唑200 mg,每晚阴道放置,7 d 为1个疗程;7 d 后,再予乳杆菌活菌胶囊(0.25 g/粒)连续阴道放置7d。对照组患者仅用甲硝唑200 mg,每晚阴道放置,7 d 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第4周门诊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甲硝唑基础上,再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疗效。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麻疯树提取物中佛波酯含量的方法。方法:直接用二氯甲烷溶液稀释后,过滤、进样,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80 nm,标准曲线范围15.6~250.0μg/ mL,相关系数 R=0.9999,检测时间40 min以内提取麻疯树提取液样品。结果:佛波酯标准曲线范围15.6~250.0μg/ mL,相关系数 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91.2%-94.6%,精密度RSD 1.3%,检出限5.0μg/ mL。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大批量麻疯树提取物中佛波酯含量测定。
作者:陈颖;戴凌峰;邵生文;聂晓明;罗苹;杨清清;曾晖;唐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精神分裂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药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康复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控制作用。
作者:丁晓琴;刘巍;李福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门诊体检人员1256例分为糖尿病组(有糖尿病)516例和对照组(无糖尿病)74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空腹达10 h 以上抽取其静脉血液5 ml,采用放免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并予以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相关性。
作者:谢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胰癌患者的癌组织的中期胰腺肿瘤组织因子(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胰癌患者的癌肿瘤组织内 MK、VEGF-C。结果:胰癌患者癌组织的 MK、VEGF-C 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P<0.05),胰癌患者癌旁组织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对比(P>0.05)。胰癌患者癌组织的 MK 阳性率及 VEGF-C 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的 MK 阳性率及 VEGF-C 阳性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MK、VEGF-C 是胰癌早期诊断、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白春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开展的,对肿瘤患者进行集中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度参加培训的255名肿瘤患者在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参加培训前后在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减少过度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树立正确康复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的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骆峻;刘嘉;徐伟;郑明;聂超;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 ISH 的控制水平。方法:选择108例老年 IS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血压三级管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收缩压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是传统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有望提高社区老年 ISH 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陶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