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震;李华;王笑蓉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达到医护患满意。方法:在原有班次上,设置早晚帮班护士,选择设置前后半年时间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设置早晚帮班护士,减少了46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质量合格率设置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设置前后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设置早晚帮班护士,科学有效,达到了医护患三方满意。
作者:刘淑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开展的,对肿瘤患者进行集中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度参加培训的255名肿瘤患者在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参加培训前后在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减少过度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树立正确康复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的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骆峻;刘嘉;徐伟;郑明;聂超;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牙周炎患者(136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70颗患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6颗患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查率、自我维护率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有助于牙周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联合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患有 PFD 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失禁评分情况以及盆底肌力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失禁评分(12.83±4.53)分与对照组的评分(19.54±7.48)分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力≥3级例数(72.00%)与对照组的例数(38.00%)相比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联合康复训练对 PFD 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姣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红外线耳温计在老年痴呆患者病房测量体温的效果。方法:针对42例老年痴呆患者病房,连续3d,在同一时间段、同室温及同湿度下分别使用玻璃水银体温计与红外线耳温计测量患者体温,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法,比较老年痴呆患者的耳温和腋温之间的差异。结果:比较老年痴呆患者左、右耳耳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老年痴呆患者腋温与耳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两者之间存在线形相关性。结论:红外线耳温计能正确反映人体温度,较玻璃水银体温计更简便、准确、安全、舒适,适用于老年痴呆病房患者临床使用。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阴道用乳酸菌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5 d 后开始用药。观察组患者先用甲硝唑200 mg,每晚阴道放置,7 d 为1个疗程;7 d 后,再予乳杆菌活菌胶囊(0.25 g/粒)连续阴道放置7d。对照组患者仅用甲硝唑200 mg,每晚阴道放置,7 d 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第4周门诊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甲硝唑基础上,再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疗效。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应用中药制剂联合放疗、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时下热点,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中,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肖永焕;熊汉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綜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文娟;陈尊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4例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策略。结果:本研究中有116例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18例切口愈合不良,6例骨折延迟愈合,8例切口感染,6例骨髓炎,12例延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3.10%;24例患者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2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骨折延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54例患者经交锁定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钢板内固定术容易引发并发症。
作者:刘雪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患者的关联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全髋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 logistic 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指数、疾病类型、假体类型是患者隐性失血的独立风险因素( P<0.05)。结论: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病症类型、不同假体材质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关键。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预后疗效及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起效时间为(1.6±1.3) d,住院时间为(25.4±3.0) d,治疗总有效率为88.8%,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综合治疗疗效。
作者:程莫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50例给予通过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对照组患者30例给予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智秀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慢性肝病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加护理干预,连续实施干预4周,期间用睡眠状况自评量(SRSS)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用 WHO 生存质量检查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 SRSS 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实施1周、2周、3周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 SRSS 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在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雯俊;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垂体后叶素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奥曲肽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垂体后叶素组的72.5%,(P<0.05);奥曲肽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也明显低于垂体后叶素组(15.0%)(P<0.05)。结论:本研究中,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张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在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各地体检快速发展。同时,人们对医学的有限认知和医学发展无限的不可预知性,人们对医疗市场的期望值过高与现有体制下医疗技术发展的不均衡,不负责任媒体的炒作和报道,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如履薄冰,如何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保护体检者的权益,保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成为每个健康管理中心管理者时刻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在体检中潜在的或业已存在的法律风险试做论述,以期引起对此的重视,完善健康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作者:牛兆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医学检验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衰程度分为 A 组(Ⅱ级)、B 组(Ⅲ级)、C 组(Ⅳ级);另选正常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对以上研究对象行红细胞检查,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结果:A、B、C 3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的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成正比例关系,各组间的差异较大(P<0.05);RDW 增高者的病死率(17.78%)显著高于 RDW 正常者(3.33%)(P<0.05),患者 RDW 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RDW 与患者心功能情况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文滔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胃瘫时及胃瘫临床观察判断康复时的 SAS、SD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胃瘫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晓辉;师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三联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方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愈合率、Hp 根除时间和根除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痊愈率(57.61%)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溃疡愈合率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心电图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的形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72%,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漏诊率22%(P<0.05)。结论:在临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鄂震;李华;王笑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 ISH 的控制水平。方法:选择108例老年 IS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血压三级管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收缩压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是传统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有望提高社区老年 ISH 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陶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