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黄献华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癫痫患儿, 护理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心理状况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可能与患者认知、治疗依从性等有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分析及相应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2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理健康调查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对比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心理状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恐惧、强迫、焦虑、依赖、自私、求知、自卑、悲观、神经衰弱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可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雅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规避健康体检中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在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各地体检快速发展。同时,人们对医学的有限认知和医学发展无限的不可预知性,人们对医疗市场的期望值过高与现有体制下医疗技术发展的不均衡,不负责任媒体的炒作和报道,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如履薄冰,如何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保护体检者的权益,保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成为每个健康管理中心管理者时刻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在体检中潜在的或业已存在的法律风险试做论述,以期引起对此的重视,完善健康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作者:牛兆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试论临床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施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43例急症产妇中29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余下1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原因:17例为胎盘植入,11例为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引产9例,羊水塞伴弥散性血管凝血6例。所有产妇未发生死亡。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可作为治疗产妇大出血不止的后的手段,但会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致使患者失去再次生育的能力。

    作者:刘丽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精神分裂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药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康复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控制作用。

    作者:丁晓琴;刘巍;李福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牙周炎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牙周炎患者(136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70颗患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6颗患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查率、自我维护率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有助于牙周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HAMD 评分和中医疗效指数研究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优于舍曲林。

    作者:汪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行为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 ISH 的控制水平。方法:选择108例老年 IS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血压三级管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收缩压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是传统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有望提高社区老年 ISH 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陶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门诊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索心理门诊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对170名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汉密尔顿焦虑相关的因素:自尊、健康适应、内向外向和神经质。与躯体焦虑相关的因素:母亲惩罚、严厉、神经质。与精神焦虑相关的因素:自尊、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精神质、内向外向、神经质。结论:自尊、健康适应、内向外向和神经质是青少年焦虑患者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昌;王永柏;李柳;杨妍;杨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心理状态时期的干预成效

    目的::评估恶性肿瘤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以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心理状态时期的干预成效。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及姑息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分别评价两组患者不同心理状态时期的心理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进行相应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各期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等状况经统计学分析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心理状态时期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更进一步促进护患间的沟通及信任,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及生活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560例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全部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0例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0.36%,基本满意为21.80%,不满意为2.85%;综合满意度达97.13%。结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良好,但仍有不满意因素需改进。

    作者:翟新华;麦慧;邓松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的治疗策略

    目的::分析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4例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策略。结果:本研究中有116例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18例切口愈合不良,6例骨折延迟愈合,8例切口感染,6例骨髓炎,12例延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3.10%;24例患者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2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骨折延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54例患者经交锁定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钢板内固定术容易引发并发症。

    作者:刘雪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脑外伤引发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O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引发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帕利哌酮。

    作者:车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胰癌患者癌组织的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胰癌患者的癌组织的中期胰腺肿瘤组织因子(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胰癌患者的癌肿瘤组织内 MK、VEGF-C。结果:胰癌患者癌组织的 MK、VEGF-C 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P<0.05),胰癌患者癌旁组织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对比(P>0.05)。胰癌患者癌组织的 MK 阳性率及 VEGF-C 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组织的 MK 阳性率及 VEGF-C 阳性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MK、VEGF-C 是胰癌早期诊断、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白春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698例孕妇所孕胎儿中筛查出的51例肢体畸形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5698例孕妇所孕胎儿中,胎儿肢体畸形发生率为1.98‰;主要为指趾畸形,占胎儿肢体畸形中的39.3%;其次为短肢畸形,占23.5%;在51例肢体胎儿畸形中,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8.8%。结论: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十分必要。

    作者:李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心理状况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献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填补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35例,采用聚丙烯单丝纺织网塞及网片(MarIex Mesh Perfix PIug)作修补材料,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护理,使用 SAQ 量表评价术前术后满意度。结果:填补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可降低对患者生理结构的破坏,减轻术中患者的不适和术后的疼痛。患者经过全面护理,恢复良好,术后一年未有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熊忠琴;叶柃江;赵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糖尿病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门诊体检人员1256例分为糖尿病组(有糖尿病)516例和对照组(无糖尿病)74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空腹达10 h 以上抽取其静脉血液5 ml,采用放免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并予以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相关性。

    作者:谢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慢性肝病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加护理干预,连续实施干预4周,期间用睡眠状况自评量(SRSS)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用 WHO 生存质量检查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 SRSS 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实施1周、2周、3周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 SRSS 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在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雯俊;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预后疗效及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起效时间为(1.6±1.3) d,住院时间为(25.4±3.0) d,治疗总有效率为88.8%,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综合治疗疗效。

    作者:程莫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