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

车丽娜

关键词:丙戊酸钠, 帕利哌酮, 精神障碍攻击行为
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脑外伤引发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O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引发精神障碍攻击行为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帕利哌酮。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可能与患者认知、治疗依从性等有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填补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35例,采用聚丙烯单丝纺织网塞及网片(MarIex Mesh Perfix PIug)作修补材料,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护理,使用 SAQ 量表评价术前术后满意度。结果:填补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可降低对患者生理结构的破坏,减轻术中患者的不适和术后的疼痛。患者经过全面护理,恢复良好,术后一年未有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熊忠琴;叶柃江;赵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耳鼻喉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手术麻醉用舒芬太尼;对照组患儿麻醉用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并发症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自主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麻醉效果。

    作者:王可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设置早晚间帮班护士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达到医护患满意。方法:在原有班次上,设置早晚帮班护士,选择设置前后半年时间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设置早晚帮班护士,减少了46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质量合格率设置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设置前后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设置早晚帮班护士,科学有效,达到了医护患三方满意。

    作者:刘淑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究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与预防。方法:选取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高渗盐水治疗,在使用盐水治疗的同时静滴硝普钠,使用盐水后静滴速尿100.0 mg,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钠浓度、血钠改善时间、心功能改善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血钠、心功能改善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渗盐水合用大剂量利尿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水肿消退快,心功能和低钠血症改善较快。低钠血症一经发现,应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王静;李伟;张良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的治疗策略

    目的::分析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4例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不同程度软组织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策略。结果:本研究中有116例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18例切口愈合不良,6例骨折延迟愈合,8例切口感染,6例骨髓炎,12例延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3.10%;24例患者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2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骨折延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54例患者经交锁定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闭合性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钢板内固定术容易引发并发症。

    作者:刘雪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慢性肝病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加护理干预,连续实施干预4周,期间用睡眠状况自评量(SRSS)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用 WHO 生存质量检查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 SRSS 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实施1周、2周、3周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 SRSS 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在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雯俊;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 CPC)的因素。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 NSCLC 患者192例,进行“CPC 易患因素问卷”调查,并按术后有无发生 CPC 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92例 NSCLC 患者手术后发生 CPC 者57例为 CPC 组,发生率为29.69%,未发生 CPC 者135例为对照组,未发生率为70.31%;CPC 组患者的老年、吸烟、术前冠心病、高血压、COPD、肺功能异常例数、术前肺功能异常例数、手术时间长及全肺切除例数均多于对照组,而肺叶或肺段切除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 均<0.05~0.01)。结论:老年、吸烟、术前患有冠心病、高血压、COPD 及术前肺功能异常、手术时间长及全肺切除术均为术后发生 CPC 常见因素。

    作者:孙玉宏;于绍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宣讲高血压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宣讲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实行保健医生每月至少3次下乡巡诊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高血压科普常识问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高血压科普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控制高血压危险行为明显改善(P<0.05)。结论: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宣讲的服务模式,对于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作者:种红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牙周炎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牙周炎患者(136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70颗患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6颗患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查率、自我维护率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有助于牙周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的肿瘤患者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目的::对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开展的,对肿瘤患者进行集中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度参加培训的255名肿瘤患者在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参加培训前后在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减少过度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树立正确康复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的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骆峻;刘嘉;徐伟;郑明;聂超;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560例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全部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0例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0.36%,基本满意为21.80%,不满意为2.85%;综合满意度达97.13%。结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良好,但仍有不满意因素需改进。

    作者:翟新华;麦慧;邓松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糖尿病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门诊体检人员1256例分为糖尿病组(有糖尿病)516例和对照组(无糖尿病)74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空腹达10 h 以上抽取其静脉血液5 ml,采用放免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并予以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相关性。

    作者:谢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行为训练治疗与慢性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治疗对慢性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方法:对81例住院慢性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行为训练治疗,用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行为训练治疗前后相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行为训练疗法能减轻患者精神症状,缓解患者的忧郁、紧张的情绪,增强患者的体质,增加患者的交往能力,增加了主观幸福感,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精神康复。

    作者:吕新华;李金;谭志林;孟昭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阴道用乳酸菌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阴道用乳酸菌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5 d 后开始用药。观察组患者先用甲硝唑200 mg,每晚阴道放置,7 d 为1个疗程;7 d 后,再予乳杆菌活菌胶囊(0.25 g/粒)连续阴道放置7d。对照组患者仅用甲硝唑200 mg,每晚阴道放置,7 d 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第4周门诊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甲硝唑基础上,再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疗效。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行为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 ISH 的控制水平。方法:选择108例老年 IS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血压三级管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收缩压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是传统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有望提高社区老年 ISH 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陶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抽血前后测量血压对入职健康体检人群血压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入职健康人群抽血前测量血压与抽血后测量血压对血压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300例入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于抽血前后测量其心理状况和血压,对比抽血前后测量血压的差值,观察其准确性,并讨论影响血压结果的因素。结果:抽血前健康体检者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抽血后,P<0.05;抽血前健康体检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抽血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血时,患者紧张、疼痛等情况均会对血压有所影响,造成血压升高,影响准确性。临床上测量血压时应在抽血前进行测量更为准确。

    作者:朱坤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84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躯体、情感、社会以及心理等症状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胡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磁共振诊断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应用

    目的::观察磁共振诊断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经磁共振诊断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共76例,手术治疗后用病理诊断对照,比较磁共振表现特点。结果:经病理诊断68例(89.5%)患者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8例(10.5%)患者为动静脉畸形;两种血管畸形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诊断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正确率较高,但部分存在动静脉畸形的可能性。

    作者:杨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联合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患有 PFD 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失禁评分情况以及盆底肌力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失禁评分(12.83±4.53)分与对照组的评分(19.54±7.48)分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力≥3级例数(72.00%)与对照组的例数(38.00%)相比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联合康复训练对 PFD 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姣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