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盛才;秦朝军;章忠明;龙耀斌;马加强;颜李梅
脾是人体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脾在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脾含有丰富的血窦,外有包膜,位置表浅且固定,质地柔软且脆弱,是腹腔内易受到损伤并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的器官.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和部分社会问题的存在使腹部闭合性损伤大量增多,脾是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占各种腹部伤的40%~50%,创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居腹部实质性脏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1].
作者:李业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时有效效应室靶控浓度.方法: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肝硬化且肝功能A级患者20例(A组),肝硬化且肝功能B级患者20例(B组),非肝硬化、肝功能正常患者20例(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效应室TCI模式进行诱导,浓度设定从1.0 μg/mL开始,每2 min增加0.5 μg/mL,当患者改良OAA/S评分≤1分时,记录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结果:术前A组、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A组(P<0.05).术前B组总胆红素高于A组、C组(P<0.05);A组总胆红素高于C组(P <0.05);OAA/S≤1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2.83±0.57)μg/mL,明显高于A组(2.16±0.26)μg/mL、B组(1.86±0.31)μg/mL,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肝硬化程度越重,产生同等镇静效果所需的丙泊酚效应浓度越低.
作者:韦新权;倪玉霞;江朝秀;彭劲松;周柃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锰中毒小鼠海马区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为锰中毒的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5只清洁级成年雄性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染锰组(MG)、锰加普罗布考组(MPG),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氯化锰的方式制造小鼠锰中毒模型,剂量为20 mg/kg,MPG予以普罗布考药物灌胃,剂量为500 mg/kg,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与CG相比,MG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MG相比,MPG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CG相比,MG小鼠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与MG比较,MPG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 <0.05).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与CG相比较,MG海马CA1区和海马DG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 <0.05);与MG相比,MPG小鼠caspase-3的阳性表达减少(P<0.05).结论:普罗布考干预可改善锰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郭忠信;井学超;王琳;甘珏方;杨伯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经胸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心脏无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逐渐成为一种常规的VSD、ASD治疗的备选方法[1-4,6,7].但对于婴儿的VSD特别是小婴儿VSD经胸封堵的疗效如何,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我科在幼儿VSD、ASD经胸封堵手术熟练的基础上[4,8],将经胸封堵治疗VSD、ASD的技术应用于婴儿,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绪;郑晓宇;张迎春;叶仕高;石俊杰;刘永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高压氧(HBO)舱内联合使用气控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的疗效和相应的特殊护理.方法:50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以高压氧治疗后第1个、第2个及第3个疗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和苏醒时间为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及苏醒时间.结果:HBO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HBO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及特殊护理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及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作者:吕妙;李亚范;韦芳玲;庞进军;余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抑癌基因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的发生情况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初诊MDS患者及10例正常骨髓捐献者的骨髓,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p1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发生情况,并分析p15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与MDS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在41例MDS患者中,有24例(58.5%)检测出p15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对照组中无一例检测出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RAEtB-1、RAEB-2患者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UD、RARS和MDS-U患者(71.4% vs 12.5%,P=0.024).按照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将患者分组发现,中高危组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 =0.017).染色体核型异常的MDS患者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发生率(9/10,90%)明显高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6/16,37.5%)(P=0.014).结论:MDS患者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与染色体畸变有关联,可能是MDS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望成为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姜彦枫;马劼;赵卫华;彭志刚;姚奕斌;邓东红;杜立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肺挫伤导致连枷胸采用手术早期(72 h内)内固定方式与保守治疗模式的临床经验.方法:在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按入院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分为2组:治疗组A组30例(早期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钛合金材料,固定肋骨骨折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B组30例(采取单纯胸带加压包扎或叠形胶布外固定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脓胸、死亡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内固定综合治疗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时有效改善胸廓的畸形,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庆淮;谭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活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5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冠心病组、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Lp-PLA2水平,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Lp-PLA2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组的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冠心病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PLA2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吸烟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和饮酒无明显关联.高血压、男性、吸烟、Lp-PLA2水平升高、FBG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p-PLA2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其风险预测作用可能更大.
作者:杜文涛;李亚;史素芳;赵兴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55岁以上骨质疏松引起的新鲜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法闭合复位结合PVP治疗,对比观察术前、术后及终末随访患者的疼痛情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部分完全解除,术后及终末随访VAS评分、椎体高度丢失及Cobb角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PV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性胸腰椎骨折快速有效、并发症少、费用较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祖龙;黄顺勇;覃盛明;卢炳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中虎杖苷和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按照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摸索确定高效色谱法测定武打将军酊中虎杖苷和丹皮酚含量的色谱条件.结果:HPLC色谱条件:以Gemini C1s为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0~10 min:306 nm;15~35 min:274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 μL,虎杖苷平均回收率为100.98%,RSD=1.09%;丹皮酚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0.91%.结论:本文建立的武打将军酊虎杖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科学简捷,可用于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产品质量的控制.
作者:苏青;黄瑞松;程钰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构建广西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梳理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两轮德尔菲法来构建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较高,分别为95%和9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协调系数分别为0.192 3和0.287 5.确定了广西乡镇卫生院能力评估体系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系数.结论:所构建的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可信度高.
作者:冯芳莉;陈其伟;孟雪晖;江南;罗红叶;韦波;冯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的治疗方法,每次注射8 mg,7~10 d注射1次,注射总量婴幼儿一般不超过40 mg,成人不超过70 mg.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60例(75%),显效16例(20%),好转4例(5%).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门诊操作.
作者:段绪伟;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辅助生殖技术中通常要对患者的输卵管、宫腔形态、子宫内膜进行检查,传统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子宫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或子宫诊刮病理检查等,虽特异性较高,但对患者的机体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始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成熟.它除能获得与二维超声一样的横断面结构外,其图像直观、清晰、立体,还能显示二维超声看不到的病变整体和表面形态,并精确测量容积与体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1].同时,它较传统的其它检查方式更具快速和无创的优点.现将三维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医学上的新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袁华;李慕军;李柳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生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将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为年轻宫颈癌患者.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行宫颈癌根治术[1],术后患者永久丧失生育能力、生活质量下降,夫妻间产生隔阂,给患者的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年轻宫颈癌患者症状更加明显[2].因此,其生活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实施全程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丽;黄一华;施贵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筛选出朝天罐根抗炎活性部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系统溶剂法对朝天罐根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3个部分: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液部位.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综合评价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了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致炎耳组织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朝天罐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肿胀度(P<0.05);乙酸乙酯部位可使致炎小鼠耳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朝天罐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其抗炎活性部位,其作用机制为有效降低TNF-αmRNA的表达.
作者:蒋霞;邹小琴;王小洁;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调适(IP)方案对大鼠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IP A组、IP B组、IP C组,每组12只,各组均予股动脉夹闭4h,再复灌长24 h,IP 3组于4h缺血前施以3个不同方案的预处理:IP A组:6个循环2 min缺血/2 min灌注;IP B组: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IP C组:10个循环1 min缺血/1 min灌注.各组骨骼肌IR后2h、12 h、24 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骨骼肌湿干比(W/D)值、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以及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P A组、IP B组、IP C组骨骼肌IR2h、12 h、24 h的血清CK及LDH含量上升、骨骼肌W/D值增加、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均比IR组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能减轻大鼠肢体IR损伤,以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的IP方案保护作用佳.
作者:劳宏业;阳富春;罗君;阳茂春;刘军廷;胡峰;王静威;赵劲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2例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CHOP方案(R-CHOP方案),分别于化疗前和第二疗程化疗后2周(早期)做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根据DL-BCL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程度分为3组: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和疗效不明显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第二疗程化疗后病灶摄取18F-FDG标准摄取值大值(SUVmax)的大小及缓解率.结果:(1)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7.71±8.95),第二疗程化疗后肿瘤活性完全灭活.(2)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8.96±8.13),治疗后:SUVmax(10.27±8.6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4).(3)疗效不明显组治疗前SUVmax(10.8±5.8),治疗后SUVmax(11.5±6.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P-0.5).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和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8.7% (22/32),25.0% (8/32)(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评价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盛才;秦朝军;章忠明;龙耀斌;马加强;颜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Wagner分期≥3期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并获得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均得到愈合,有2例患者进行了坏死趾解脱术.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肢.
作者:冼呈;赵劲民;苏伟;劳山;花奇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DCE-MRI表现为NMLE病变的患者105例,均经病理证实.记录病灶分布特征(节段、导管、区域、多区域、弥漫、局灶)、内部强化方式(簇状、不均匀、网状、斑点样)及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应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有病变中,恶性88例,良性17例.节段分布及簇状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P <0.05),分别占50.0%(44/88)和56.8%(50/88);弥漫分布及斑点样强化多见于良性病变(P<0.05),分别占29.4%(5/17)和29.4%(5/17);而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DCE-MRI表现中的病变分布特征及内部强化方式,可有效地鉴别乳腺NMLE病变的良恶性.
作者:徐茂林;李芳;苏丹柯;赖少侣;金观桥;谢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了解接受全冠、固定桥、活动义齿3种传统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度,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及其对修复治疗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274例(有效问卷占比91.24%)接受传统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就诊主要原因、修复状况、修复方式和治疗效果,并就调查信息进行相应统计描述与相关分析.结果:(1)患者的年龄与全冠和固定桥两种修复方式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和咀嚼功能满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全冠修复的总满意度呈负相关(rs=-0.142,P<0.05);与活动义齿修复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的满意度呈正相关(rs=0.271,0.256,0.298,均P<0.01),与活动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呈负相关(^ =-0.037,P<0.01);与3种修复方式的美观、颜色的满意度呈正相关(rs=0.170,0.180,P<0.01).(2)女性患者对全冠修复的颜色满意度(P<0.05),活动义齿修复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呈负相关(rs=-0.235,-0.205,-0.173,-0.208,-0.253,P<0.05或P<0.01),对3种修复方式的美观、颜色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rs=-0.136,-0.208,-0.155,P<0.05或P<0.01).(3)患者的学历与修复治疗方式的各项满意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活动义齿能有效的改善口腔的外观,但其咀嚼效能的恢复仍未达到天然牙的咀嚼效能;女性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方式各项满意度较低.
作者:陆建志;黄冬梅;张天;覃媛;廖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