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寨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加三七抑制大鼠Walker256癌肿瘤血管生成及肝转移的机制.方法:Walker256癌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脾脏建立肝转移模型,分成对照组、三七组、三七+黄芪组,每组10只,分别于接种Walker256癌细胞第2天开始予相应的生理盐水,三七水煎剂及三七加黄芪水煎剂灌胃,每日2次,每次0.3 mL.造模后2d及14 d,分别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1、Ang-2、Tie-2、VEGF、HIF-1α水平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后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七组、三七加黄芪组Ang-1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而Ang-2、Tie-2、VEGF、HIF-1α(P<0.05)水平均下降,以三七加黄芪组更为显著.结论:黄芪+三七更利于抑制大鼠Walker256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将来中药联合抗肿瘤的新方向之一.
作者:邓伟;向清;李宝;左江伟;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赫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联合放化疗前后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招募43例接受联合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前、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运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收集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CD4+/CD25+淋巴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CD28+/TCR+淋巴亚群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可部分恢复鼻咽癌患者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作者:韩雪琼;李永强;胡晓桦;廖小莉;刘志辉;梁嵘;林燕;原春玲;黎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是否为室间隔缺损(y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潜在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性别、年龄、民族频数匹配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各20例,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对各组血清样本中SPARC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PARC均在4组血清中表达,但VSD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VSD组患者血清中SPARC浓度为(198.03±87.26) ng/L,ASD组为(137.02±83.89) ng/L,TOF组为(140.61±79.98) ng/L,健康对照组为(91.30±55.50) ng/L,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VSD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在VSD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VSD潜在的血清标志物,可为VSD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黄慧;仇小强;何武金;黄东萍;张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治疗效果.方法:67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传统治疗.UTI组(29例)采用UTI结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率.结果:UTI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AL发生在KD复发的患儿中,与对照组相比较,UTI组的CAL发病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结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的传统治疗方案中加入乌司他丁,可显著提高对川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克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行开颅术后明确有颅内感染且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阳性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40例未合并颅内感染者为对照组,先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ASA评分、应用激素、术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感染、颅内植入异物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手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缩短脑室外引流放置时间,积极治疗术前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减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陆冠平;廖声潮;余永佳;黄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72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每周进行复诊取药(药量一周),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组采用每个月进行复诊(药量一个月),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6,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与6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该提高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吕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T2DM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浆Hcy、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高Hcy血症发生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hA1c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63,0.308和0.35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浆Hcy水平增高,与年龄、收缩压、HbA1c相关.
作者:何玉玲;李勇杰;苏宏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期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1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平均住院(9.67±5.09)d,痊愈157例,死亡7例.临床上无喉梗阻和Ⅰ度喉梗阻的住院天数与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梗阻,梗阻Ⅰ、Ⅱ度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梗阻Ⅳ度(P <0.05).Ⅱ度及以上临床死亡10例.结论: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各个不同临床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无呼吸梗阻的及Ⅰ度喉梗阻的患儿治疗效果好,所以尽可能的早期诊断治疗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作者:周西笛;李颖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留滑膜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保留滑膜组及滑膜切除组,每组36例,保留滑膜组术中不切除滑膜,切除滑膜组术中切除滑膜,两组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术后常规术口周围冰敷24 h,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保留滑膜组术中出血量为(196.76±48.23)mL,术后24 h引流量为(248.92±73.65)mL,滑膜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为(472.41±86.19)mL,术后24 h引流量为(688.81±92.36) mL,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滑膜,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有效降低术中术后输血率.
作者:张向敏;杨福成;刘丁玮;肖仕辉;覃鑫;张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自2009~2014年,我院骨科对33例Evans-Jensen分型为ⅡA型、ⅡB型及Ⅲ型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3例均获随访,无术中休克或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1周后消失.全部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平均下地时间为8 d(6~12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0.9%.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韦树杰;覃立耿;黎勤鸿;黄毅;莫金海;刘东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1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B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8,0.1 mg/kg,C组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 mL.麻醉诱导时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5μg/kg,顺式阿曲库胺1.5 mg/kg,给氧去氮3 min后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微泵静注丙泊酚8 mg/kg· h-1,瑞芬太尼0.3 μg/kg·min-1,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等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3组患儿的基础值(入室后安静状态下的生命体征),拔管时,术后1 h(T1),3 h(T2),6 h(T3)各时间点患儿的MAP,HR,RR,SpO2及疼痛程度评分(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价量表FPS-R),以及3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躁动、昏睡、呼吸抑制及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1、t2、t3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MAP、HR、C组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RR,SpO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1、T2、T3各时间点患儿FPS-R评分C组均高于A,B组(P<0.05),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不良反应的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昏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出血的发生率B组均低于A,C两组(P<0.05),A,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儿童超前镇痛的合适药物.
作者:吴新华;苏涛;徐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蛤口服液辅助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2∶1比例进行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化疗+金蛤口服液辅助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差异明显,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并发感染、出血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前后外周血Hb和PLT均较化疗前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均较化疗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观察组Hb、PLT和中性粒细胞(N)恢复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蛤口服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卢俊丽;蔡乐;谭宏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有吸烟史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及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一线化疗的有吸烟病史的8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42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41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培美曲塞组与吉西他滨组的客观缓解率为19%和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5%和80.5%,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为4.8和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7,P=0.02),中位总生存(mOS)为11.0个月和12.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对有吸烟史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一线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的疗效可能优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
作者:赵文华;宋向群;于起涛;曾爱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表现与手术病理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肝脏UESL6例的资料,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54岁.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分析肿瘤形态学表现及强化方式,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4例病灶单发,3例位于右叶,1例同时累及肝右叶及左内叶;2例为多发病灶,1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右叶及左外叶.1例肿块肝内生长,包膜完整;其余5例不同程度向周围浸润性生长.CT平扫呈囊实性低密度肿块,2例伴出血呈混杂密度,1例灶周见钙化结节.动态增强多期扫描,静脉期强化达峰值3例;平衡期强化达峰值3例,瘤内可见多发病理血管,坏死区始终未见明显强化.镜下病理显示肿瘤组织主要由原始胚胎性间叶细胞组成,组织成分多样且各成分比例不等,有3例横纹肌母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较多,另3例以血管瘤样及成纤维细胞多见,部分区域可见致密多核瘤巨细胞.结论:UESL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有较高的一致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黎宁钦;黄仲奎;廖锦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52例宫颈癌(Ⅰb1~Ⅱa1)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实施LNSRH术式治疗,对照组20例,实施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范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膀胱、直肠、性生活恢复情况等疗效指标.结果: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LNSRH组和LRH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宫旁和阴道切除范围、术中并发症、术中淋巴结转移例数及术后淋巴囊肿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理证实切缘均无肿瘤残留;LNSRH组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显著好于LRH组(P<0.05),性生活功能恢复无差异(P>0.05).术后平均随访(14.4±4.6)个月(4~24个月),无失访病例,无复发及死亡者.结论:LNSRH是安全、可行的,既不影响治愈率,又可减少术后膀胱、肠道功能障碍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韦业平;邓丽;邵世清;罗凤娥;黄燕;刘俐伶;殷艳;张丽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验证EPID在调强验证中的可行性.方法:在Eclipse计划系统里把要验证的调强计划生成一个验证计划,然后再把验证计划在加速器上执行,通过EPID采集数据,再用Portal Dosimetry分析数据.另外我们通过Matrixx采集调强计划在加速器上执行的数据,通过OmniPro ImRT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EPID上采集的数据通过Portal Dosimetry分析,在gamma误差限定条件为3 mm 3%时,小于1的r值为91~99.同样用Matrixx采集的数据用OmniPro ImRT软件分析,在gamma误差限定条件为3 mm3%时,小于1的r值为95~99.结论:通过比较分析,用加速器自带的EPID做调强验证和第三方调强验证软件Matrixx在调强验证的结果误差在±1.5%之间.由于用EPID更加方便简捷,不要重新连接设备,而且测量数据跟随计划数据一起保存,我们认为在日常计划验证中,EPID可以作为一种验证工具.
作者:黎桂华;覃文;张大伟;韦珍;苏世达;张伟;王仁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甲状腺Ⅱ度以上肿大的甲亢患者,具有治疗简便、快速、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等特点[1-4].而对于病情较轻、甲状腺不大或只有Ⅰ度肿大甲亢患者的治疗,多数医生倾向于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避免行131I治疗而造成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但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且疗程较长,也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30例轻型甲亢患者给予小剂量131I治疗95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35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广西82例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行临床病理分析,寻找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增加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通过自行定制的膜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电话访问的调查方法,调查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肾穿并诊断为膜性肾病但特发性年龄<40岁的患者,并记录这些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辅助检查.将所有资料数值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l9.0、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在82例患者中,男性43例(占52.4%),女性39例(占47.6%),男女比为1.1∶1.发病存在季节性高峰,高峰时区3月上旬至9月下旬.(2)82例主要集中在学生及从事接触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工作的人员.学生以高中生为主.(3)临床表现上,82例中有93.9%的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且24 h尿蛋白定量<3.5 g/24 h常见.63.4%的患者同时伴有镜下血尿.46.3%的患者起病时已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肾脏病理特征:以Ⅰ期和Ⅱ期膜性肾病多见.结论:(1)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有集中趋势,存在季节性高峰,高峰时区为3月上旬至9月下旬.(2)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及高中学生是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的主要人群,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精神因素可能是其主要致病原因.(3)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上以水肿及非肾病范围尿蛋白常见,镜下血尿的发生率较高,病理类型分期以Ⅰ期及Ⅱ期多见.
作者:王明军;丁瑞恒;伍巧源;王成玉;宋雅珊;张影华;黎伟;莫晓露;廖蕴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出血量多或者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1].对诊断性刮宫(诊刮)以及激素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功血,以往的治疗方法是行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是近年来治疗顽固性功血的一项新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5月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对38例功血患者实施手术,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丹;赵仁峰;胡晓霞;陈昌益;蒋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冠状切口,于发际后2~5 cm左右切开,充分暴露骨折断端部位,在直视下使骨折处达到解剖复位,采用聚乳酸材料或微型钛板固定.结果:运用该方法治疗颧骨颧弓骨折患者146例,141例Ⅰ期愈合,5例Ⅱ期愈合,术后2~3 d CT检查可见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术后3~6个月复诊,两侧面部对称,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正常,CT复查:骨折断端愈合良好,面形和开口度恢复理想.结论:冠状切口可使术野暴露清楚,便于在直视下操作,切口隐蔽安全,面部不留瘢痕,不影响美观,损伤面神经机会极少,聚乳酸材料或微型钛板内固定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正武;郑灵;丘小丽;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