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妍飞;曹莉;张黎;盘璇;刘燕
目的:研究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和空腹血糖(FBG)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7例脑梗死,50例脑出血及40例非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Hcy、血脂、FIB和FBG的值,比较各组患者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Hcy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血清Hcy、低密度脂蛋白(LDL)-C、FIB和FB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脑梗死及脑出血有关(P<0.05),FIB仅与脑出血有关(P<0.05).血清Hcy的增高和TG、LDL-C、FIB和FBG的增高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卒中与血清Hcy、FIB、TG、LDL-C和FBG密切相关,但Hcy的增高和TG、LDL-C、FIB和FBG的增高无相关性(均P>0.05),Hcy可能是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林伟平;向彩霞;黄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分娩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娩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7例经阴道分娩的AFLP患者的发病临床经过、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7例患者在就诊的前3~14 d均有前驱表现,入院时宫颈评分均≥7分,入院至分娩的平均时间(1.76士0.86)h,总产程(3.83±1.15)h,7例患者产时平均出血量(50±25)mL.7例患者均发生产后大出血,纱条宫腔填塞+子宫动脉下行支及宫旁血管钳夹术止血2例,子宫次全切除2例,纱条宫腔填塞+盆腔动脉栓塞术(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PAE)止血3例.7例患者均并发DIC,子痫前期,并发急性肾功不全4例,肺部感染3例,肝性脑病2例,心功能不全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3例病人需行血液透析治疗,2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所有患者抢救成功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4.7±9.0)d.死胎1例为畸形Bart't水肿胎儿,其余新生儿无死亡和窒息.结论:临产的AFLP患者通常病情发展到较重阶段,产程进展快,并发症多,以产后出血为主,早期诊断、有效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阴道分娩的AFLP患者母婴结局的关键.
作者:龙禹;唐卉;陈悦;王素梅;吴惠梅;钟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暴露致肺气肿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特点及使用红霉素(EM)干预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烟草烟雾暴露组(B组)、EM预防组(C组),红霉素治疗组(D组),每组6只.A组予伪烟草烟雾暴露,B,C,D组于第1和第14天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烟草烟雾暴露2 h/d,持续8周制备模型;除第1天和第14天,C组每日EM灌胃,持续8周;D组烟草烟雾暴露4周后开始每日EM灌胃,持续4周;A、B组每日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气肿和肺血管及其超微结构评估.结果:电镜下B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水肿,饮泡增多,与基底膜连接处增厚,肺小动脉内弹力膜菲薄,断裂,管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C组预防性干预超微结构上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可见正常线粒体,内皮细胞无明显脱落,管壁平滑肌增殖但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D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基底膜连接处增厚,管壁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烟草烟雾暴露及LPS可引起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殖而致血管重构,早期使用EM干预可改善肺血管重构.
作者:周广;梁毅;钟小宁;梁莹;曾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5例DPN患者为DPN组及1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的血清SOD活性,比较DPN组及对照组血清SOD活性,分析DPN患者血清SOD活性与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DPN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1)DPN组患者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2)DPN患者血清SOD活性与患者病程、HbA1c及DPN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血清SOD与DPN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可能可作为判断DPN病情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郭妮;王为民;颜新;苏庆建;韦美娟;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复方地龙胶囊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利用TLC法分别对复方地龙胶囊中的地龙、川芎、黄芪和牛膝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地龙、川芎、黄芪和牛膝色谱斑点清晰,阴性空白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TCL鉴别方法对于复方地龙胶囊中的地龙、川芎、黄芪和牛膝的鉴别专属性强,方法可靠简便,可作为复方地龙胶囊的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王希斌;王晓燕;刘广娟;杨天燕;陆华;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肝脏的影响.方法:对自愿申请参加社区MMT的1 31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按入组时肝脏有无损害分成两组,A组为肝脏损害组498例,B组为肝脏无异常组814例;A、B两组入组时、治疗8,12周取血清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L)检测,入组时、治疗12,24周行肝脏B超检测.结果:A组MMT 12周ALT、AST下降到正常范围(P<0.001);B组ALT、AST治疗前后未见改变;A组治疗前B超检测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336例(67.47%),治疗24周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156例(31.3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B超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肝纤维化、肝硬化均无改变(P>0.05).结论: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基本上不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蔡彦;石珊;杜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氯胺酮1组(K1组),氯胺酮2组(K2组)及对照组(N组),每组20例.K1组患者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首量氯胺酮0.25 mg/kg,随后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4 μg/kg·min-1直至缝皮结束.K2组患者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首量氯胺酮0.5 mg/kg,随后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4 μg/kg·min-1直至缝皮结束,N组患者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3,6,12,24,48 h休息时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48 h翻身活动时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谵妄、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ASA分级、手术时间、苏醒拔管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1、K2组患者术后1,3,6,12,24,48 h休息时的NRS评分较N组降低(P<0.05);K1、K2组患者术后24,48 h翻身活动时的NRS评分较N组降低(P<0.05);而K1与K2组组间术后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谵妄、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疼痛,不影响患者苏醒,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虹光;刘敬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治疗婴儿急性呼吸衰竭在减少气管插管,改善呼吸功能等方面的疗效.方法:对15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病例,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N组)76例和有创通气组(Ⅰ组)82例,记录两组患儿入ICU时的基础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血pH值、PaCO2及PaO2/FiO2;记录ICU住院时间,住院死亡例数及N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并对NIV治疗结局影响因素:PaCO2,是否有肺炎,是否早产儿,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N组ICU住院时间(6.12±2.37)d,有创通气22例,比Ⅰ组[ICU住院时间(7.66±2.74)d和有创通气82例]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I组在行机械通气(无创或有创)前及lh和5h点RR、动脉血pH值、PaCO2及PaO2/FiO2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V治疗结局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CO2、肺炎、早产儿、MODS为NI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NIV应用于婴儿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量,缩短ICU住院时间;肺炎、早产儿、MODS是NIV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宝强;颜云盈;朱云峰;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组织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80只,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建立.其中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又分成模型组、小运动量组、中等运动量组和大运动量组(每组20只).经过估计力竭运动时间及游泳训练后,小运动量组(12 min/次),中等运动量组(21 min/次),大运动量组(30 min/次),进行6周的运动干预,1次/d,一周6次.用PCR法测定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的TLR2、TLR4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血管组织中TLR2、TLR4水平升高;运动干预后,各运动组TLR2、TLR4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以中等运动量、大运动量组下降明显.结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组织中TLR2、TLR4水平升高,TLR2、TLR4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运动能够降低TLR2、TLR4的表达.
作者:刘鸿;申彦菊;陈青云;廖芝玲;薛桂月;陈莹;蔡劲薇;潘琼华;甘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眼压改变.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108只眼)分成观察组(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及对照组(粘弹剂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并进行手术前及术后6h,1,3,7 d;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测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h除7只眼眼压升高超过2.80 kPa外,余眼压均在2.80 kPa以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观察组眼压降低,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h和术后1d眼压升高,与观察组及本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眼压升高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可以避免术后早期由于粘弹剂引起的高眼压所造成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
作者:王瑛;曹珊;梁民;郑茜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小儿脓胸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天数11~14 d.术后随访23例,随访时间1~18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明显脊柱侧弯和胸廓塌陷发生.结论: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儿病情、病程、手术耐受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是提高小儿脓胸疗效的关键.
作者:庞永通;何振波;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简称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中药在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9例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患者,35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中药治疗(联合组),44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结果:2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联合组较优;2组手术日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术后第1,第2,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0).长期随访腔镜组腹痛6例、联合组2例,但腔镜组2例需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手段.
作者:陈小勋;潘向荣;周永醇;张兆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9月我科采用在关节镜铺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横形或非严重粉碎性髌骨骨18例,并通过关节镜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治疗髌骨及股骨滑车的软骨损伤,对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随访期内未见钛缆松动、螺钉断裂、髌股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肖笠;冯江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焦炉工多环芳烃类物质不同职业暴露水平及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其肝脏功能损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焦化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焦炉位置作业及GSTM1、GSTT1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肝脏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结果:焦炉工焦炉作业位置越高,其肝脏功能损伤发生率越高(x2 =9.211,P<0.05).GSTM1(-)、GSTT1(-)基因型个体肝脏功能损伤率显著高于GSTM1(+)、GSTT1(+)基因型个体(x2=5.372,P<0.05).焦炉工尿1-OHP水平每升高1μmol/mol Cr,肝脏功能损伤的发生增加0.497倍(P<0.05).结论:焦炉工肝脏功能损伤的发生与多环芳烃职业暴露存在密切联系;焦炉工GSTT1、GSTM1基因全缺失型个体较易发生肝脏功能损伤.
作者:漆骏;段佳丽;唐艳红;宋家卫;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清、舌组织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加味藿朴夏苓汤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IL-17在温病湿热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制备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干预组第25天起予加味藿朴夏苓汤治疗,连服7d.于造模后4,24,48,72h4个时点分批处死大鼠并取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7的水平,SP免疫组化法检测舌组织IL-17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正常组(P <0.01),随时点变化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4h时高;随病情加重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r =0.671,P<0.01;舌组织:r=0.714,P<0.01).干预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随时点变化呈下降趋势,在各时点均低于模型组(P<0.01)而高于正常组(P<0.05,P<0.01);随病情加重干预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中重度组与轻度、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在舌组织中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仍呈正相关(血清:r =0.476,P<0.01;舌组织:r =0.546,P<0.01).结论:IL-17参与了温病湿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水平与温病湿热证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加味藿朴夏苓汤可降低温病湿热证大鼠IL-17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阙铁生;李曙光;吕军影;常丽萍;何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苦参碱是由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一般为苦参总碱,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心率失常、抗炎及抗病毒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好.苦参碱研究历史长,剂型多样.与老剂型相比新剂型毒性更小、疗效更好,用药也比较方便.如栓剂、凝胶剂等对人体刺激较小的新剂型,不仅使用起来更方便,也更受患者的喜爱和欢迎.而一些制剂新技术如缓、控释技术的使用,能够让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保持稳定的浓度,治疗效果更有保证.现就近10年苦参碱剂型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丹;赖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原癌基因DEK蛋白(以下简称DEK蛋白)是一种可磷酸化的染色质架构蛋白,普遍存在于有机体大多数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内.通过对DEK蛋白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发现DEK蛋白与细胞凋亡及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就DEK蛋白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概况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粟连秀;吕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降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和葛蓝减肥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小鼠灌服给药,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4周后,测定小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C和TG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表明营养性肥胖小鼠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蓝减肥汤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小鼠的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C、TG含量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蓝减肥汤对营养性肥胖小鼠有一定的减肥降脂作用.
作者:李琼;荆树汉;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法测生长曲线,抗波形丝蛋白及角蛋白、抗STRO-1免疫化学染色.体外分化诱导实验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分离纯化获得的大鼠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波形丝蛋白、STRO-1均有表达.诱导条件下部分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力,符合干细胞特征.结论:成功从大鼠牙髓中获取牙髓干细胞.
作者:陈婉;甘春兰;赵文青;吴煜;蔡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腹部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世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