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邓丽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选用氨磺必利和喹硫平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显效率为58.3%,有效率为90.0%,喹硫平组显效率为56.7%,有效率为86.7%;PANSS评分显示两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喹硫平组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顺发;毛希祥;柏彩云;伍光辉;李杰;韦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在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忻城县人民医院及柳城县人民医院105例AOPP患者为病例组,根据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32例);选择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体检时,病例组入院时、入院后第1,3,5天的血清Cys-C水平,探讨其在AOPP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用于诊断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表达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中毒时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病例组血清的Cys-C的阳性率为50.5%.血清Cys-C诊断AKI的灵敏度为58.2%,特异度为100%.各病例组的血清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水平和阳性率均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r =0.501,P<0.05);非血液灌流组的血清Cys-C表达水平在入院后第1天升高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轻度组血清Cys-C下降平缓,中、重度组下降幅度大.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早期诊断AOPP患者发生AKI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春晓;谭鹤长;宋雪霞;施宗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后14 d预后将患者分成存活组(n =38)和死亡组(n=38),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中毒—洗胃时间间隔、中毒—血液灌流时间间隔、尿素氮(BUN)、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中毒剂量、外周血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存活组中毒后14d内肺CT平扫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15例,阳性率为39.5%;而死亡组中有23例,阳性率为60.5%出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明显多见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后,中毒剂量、WBC计数、肝肾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异常影像改变等均可作为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世德;李超乾;唐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细胞肝癌(肝癌)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位居第5位,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是第3位,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亡,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估计每年超过8万例,只有30%~40%的病人能通过手术切除、肝移植或者射频消融得到有效的治疗[1],而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缺乏有效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预后极差.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以及对肝癌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获得突破性进展,两个大型Ⅲ期临床研究(SHARP研究和Oriental研究)已经证明索拉非尼能显著地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索拉非尼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治疗首选的全身药物.因此,索拉非尼于2007年10月和11月先后被欧盟药品监督管理局(EME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也于2008年6月批准了索拉非尼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中的应用.上市几年来,索拉非尼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绩.为了帮助相关专业临床医师能够尽快了解并熟悉索拉非尼,我们将从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分子靶向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靶向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就肝癌微转移与靶向治疗适应范围的扩展以及未来展望进行讨论.
作者:刘代忠;刘爱祥;彭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8例住院的T2DM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非斑块组(颈动脉IMT<1.5 mm和无颈动脉斑块)、斑块组(颈动脉IMT≥1.5mm和颈动脉斑块),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测定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结果:两组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ABI呈负相关,与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SBP、LDL-C、Hcy、HbAlc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年龄、SBP、LDL-C、Hcy、HbAlc、ABI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SBP、年龄、LDL-C、Hcy、HbAlc、ABI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ABI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子.
作者:徐烨婷;何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利用针对兰尼碱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 1,RyR1)的小干扰RNA(siRNA),研究沉默RyR1基因表达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1)设计并合成针对RyR1基因的siRNA及阴性对照片段(不针对任何已知人的mRNA)和阳性对照片段(沉默GAPDH内参基因),转染肺癌细胞A549;(2)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CR,F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RyR1 mRNA表达及RyR1蛋白表达的变化;(3)MTT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状态.结果:(1) FQ-PCR结果显示RyR1 siRNA-1969可下调RyR1 mRNA的表达,相对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转染RyR1 siRNA后RyR1蛋白表达下调;(3)MTT实验显示RyR1表达沉黙后的A549细胞生长缓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转染后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的A549细胞)和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小RNA片段的A549细胞株)显著增高(P<0.001),处于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01).结论:RyR1基因可能为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策略.
作者:薄龙;潘泓;赵冰冰;黄明方;刘德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前列地尔对体外培养类缺血再灌注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自噬的影响,探讨其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RGC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建立类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组在建立模型前后加入浓度为45 μg/L前列地尔.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ULK1、Be-clin1、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ULK1 mRNA、Beclin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其中模型组(P<0.01),给药组(P<0.05);而给药组ULK1 mRNA、Beclin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②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前列地尔对体外培养类缺血再灌注模型RGC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自噬作用,进而发挥其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周卫为;黎丹戎;侯华新;张庆平;张鸿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由不同比例的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增生的血管组成[1].由于HAML发病率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存在较高的误诊率,给治疗措施的选择带来极大困难.我科于2013年3月21日收治1例HAML,现综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柯阳;钟鉴宏;张志明;黎乐群;向邦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疲劳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情稳定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的运动训练,包括透析前的能力训练、透析过程开始后2h内的踏车运动、透析间期的30 min运动能力训练,干预时间为12周.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根据自身状况自行运动,对运动的时间及强度无特殊要求.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疲劳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疲劳感评分总分、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疲劳感.
作者:李建英;黄燕林;滕艳娟;黄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建立巴马小型猪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探讨肺组织在放射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病理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 and D,SP-A,SP-D)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单纯照射组(单照组),行60Coγ射线右胸野照射,单照组单次照射剂量为15 Gy,空白组为0 Gy.于照射后4,8,12周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肺组织中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照射4周后,肺泡中有炎性细胞渗出,间质水肿,第8周,肺泡壁增厚,肺泡结构破坏,第12周,肺组织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qPCR检测结果发现单照组肺组织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组各时间点相比都明显降低(P<0.01),单照组各时间点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进行性降低(P<0.01),以第4周下降明显.结论:SP-A、SP-D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蒋健;王仁生;张雪燕;胡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分为MIPPO组及ORIF组,ORIF组37例采用ORIF法治疗,MIPPO组26例采用MIPPO法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时间以判断疗效.并按Johner-Wruhs临床功能评分标准做预后分级.结果:MIPPO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RIF组,MIPP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短于ORIF组,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Johner-Wruhs分级MIPPO组优良率高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法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疗效优于ORIF法.
作者:张森;赵劲民;李晓峰;胡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鼠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方法:提取小鼠的肝、脑和心等17个组织的RNA,采用RT-PCR的方法对apoE基因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apoE基因在肝组织表达强,其次是脊髓和脑,肺、肾、心、脾、胸腺、小肠、胃、膀胱、血液、肾上腺、子宫、胰腺和主动脉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腹肌中几乎不表达.结论:小鼠的apoE基因组织表达谱与人的apoE基因组织表达谱有较高的一致性,与猪的相比差异也不大.
作者:赖青鸟;畅荣妮;袁广之;马军;杨益金;陆俊佳;侯伟;舒伟;袁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30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科学的进步,造血干细胞/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癌症病人的放疗或化疗、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各种置管技术的发展以及HIV在全球的蔓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呈显著上升趋势[1].白念珠菌、烟曲霉菌和新型隐球菌是临床常见也是危害严重的侵袭性致病真菌.临床上用于治疗白念珠菌、烟曲霉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药物有限,包括唑类(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这些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尚存在各种不足,如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大,包括肾毒性、肝毒性等;氟康唑对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好,但对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基本无活性,对酵母菌以外的真菌也无抗菌活性;卡泊芬净生产成本高,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2].研发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真菌新药迫在眉睫.
作者:王晓燕;胡丹丹;王彦;姜远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9~2012年对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 283例肺炎患儿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 623例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肺炎患儿进行对比.结果: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21.72%,3岁以内的婴幼儿、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用药时间长、病情危重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可引起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补充微生态制剂,是预防和控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作者:颜云盈;包增兰;李梅;许震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式股动脉止血气囊袋压迫止血法在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评价.方法:将自愿参与实验的经股动脉穿刺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压迫止血法,实验组采用可调式股动脉止血气囊袋压迫止血,气囊充气后气囊压力=术前踝动脉收缩压+2.66 kP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中皮下瘀斑、腰背酸痛、局部皮肤改变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发生率仍有所降低趋势.结论:可调式股动脉止血气囊袋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榕;阮芳;王晓荣;玉琴;黄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急症,多继发于骨盆骨折、尿道骑跨伤等.导尿失败后治疗方式有急诊尿道修补、端—端吻合术,尿道会师牵引术,膀胱造瘘二期尿道修复术,窥视下尿道会师术.近年来,随着腔镜及微创技术的发展,尿道损伤的腔镜窥视下治疗成为一种趋势.我科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在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2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海庆;李伟;黄靖新;梁海;甘隆;蔡达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和血清CA199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9例老年T2DM患者和75例中年T2DM患者,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分为血糖良好组(HbAlc<7.0%)和血糖不良组(HbAlc>7.0%)两个亚组.检测各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2 hC-P)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和统计学分析,将血清CA199水平与其余各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老年T2DM组和中年T2DM组中,血糖不良组的FBG、2 hPBG、FIns、2 hIns、FC-P、2 hC-P和血清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血糖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老年T2DM组中血糖不良组的2 hPBG、FC-P和血清CA199水平高于中年T2DM组中的血糖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中年T2DM组的血清CA199水平与FBG、2 hPBG、HbAlc呈正相关,而老年T2DM组的血清CA199水平与FBG、2 hPBG、2 hIns、HbAlc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A199升高与血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影响应用血清CA199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患恶性肿瘤风险的预测.
作者:杨曦;刘红;黄鸿;姚彦冰;吴媛;卢德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体重42~67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S组行右侧SGB后麻醉诱导,C组直接麻醉诱导.于右侧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后即刻(基础状态,T0)、降温至鼻咽温32℃(T1)、复温至鼻咽温37℃(T2)、停体外循环时(T3)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并计算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值(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及桡动脉-颈内静脉乳酸差值(Da-jvL).结果:两组各时点心率(HR),氧分压(SpO2),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目标范围内.与C组比较,S组在T1~T3时SjvO2升高,Da-jvO2、CEO2和Da-jvL降低(均P<0.05).结论:右侧SGB可降低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脑氧耗,保持脑血流和脑氧代谢的良好匹配,其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涂杰;张炳东;陈燕桦;梁蓓薇;梁东科;刘国锋;何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各病因晕厥儿童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运用2009年我国儿童晕厥诊断程序及直立试验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儿科门诊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以“晕厥”来就诊的57例患儿进行初步诊断,分析各病因晕厥儿童的临床特征.结果:57例患儿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53例,占92.9%,年龄2~15岁,平均(10.23±3.58)岁,男30例,女23例,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51例和境遇性晕厥2例;心原性晕厥4例,占7.1%,年龄0.8~8岁,平均(5.5士3.3)岁,均为男性.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与心原性晕厥相比,其发病年龄、发作次数、诱因、先兆、发作时的体位及有无心脏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神经介导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晕厥的多数,多发生在11岁以上的青少年,有比较明显的诱因及先兆,一般发生在直立体位,晕厥次数较少.
作者:陈成;庞玉生;苏丹艳;陈传斯;马建法;覃素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TLR4(toll-like receptor 4)基因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研究,旨在了解其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的频率分布及其在不同地区、种族之间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使用单碱基延伸PCR技术和DNA测序方法来检测中国广西地区人群TLR4基因内含子区rs12377632T/C多态性,并比较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4个人群(欧洲、中国北京、日本、非洲)的SNP分型数据,以分析TLR4基因内含子区rs12377632T/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地区、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中国广西地区人群的TLR4基因内含子区rs12377632T/C位点SNP分型数据在男性、女性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NP分型数据与日本、中国北京地区人群相比较,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非洲地区人群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LR4基因内含子区rs12377632T/C位点SNP,在不同地区、种族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王海彦;廖品琥;熊滨;覃纲;李军;黄冰;仇晓文;胡东海;黄孔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