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国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其破裂造成不良后果的关键.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发现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并可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输卵管,以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育能力.现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30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詹林;唐建华;劳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声止血刀、单极电凝、双极电凝三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分别进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附件切除术和卵巢囊肿剔除术,其中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51例,单极电凝46例,双极电凝83例.对相同术式中用不同的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超声刀患者较单极电凝、双极电凝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止血刀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更佳等优点.
作者:马娅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洁口净含漱液是我院制剂(桂药制字H12060009),本品临床用于牙龈出血、牙周肿痛等口腔疾病的治疗.本文采用RP-HPLC法测定甲硝唑和醋酸氯已定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可做为洁口净含漱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严汝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应用法国产MEDICAMAT超声去脂仪治疗皮下较大浅表脂肪瘤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格非;麦慧;黄欣;梁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WT1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 (small RNA interference, siRNA)对K562细胞表达及增殖的影响,为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为研究对象,化学合成并转染针对K562细胞WT1基因的siRNA,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半定量RT-PCR检测siRNA对WT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结果:siRNA转染K562细胞后, 细胞生长受抑,增殖能力减弱,其增殖抑制作用于转染后48、72 h明显, 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6%和54.1%.半定量RT-PCR显示W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WT1 siRNA转染48 h后有42.19 %的K5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WT1基因特异性siRNA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为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左文丽;魏琛;宋永平;魏旭东;李玉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P14ARF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4ARF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14ARF及P5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蛋白在肿瘤分化程度上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个数及血清AFP无关(P>0.05).P53蛋白表达在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个数及血清AFP无关(P>0.05).P14ARF和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4,P=0.022).结论:P14ARF与 P53蛋白在肝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军;杨春;曹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72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0.1者4 眼,0.1~0.4者34 眼,0.5~0.9者28 眼,1.0~1.5者6眼.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6.9%)和后囊膜破裂(4.2%),无视网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改善视力、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视网膜脱离发生等优点,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取决于眼底黄斑功能.
作者:沈念;张晓湄;马翔;唐柳苹;欧穗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性氧在微囊藻毒素-LR(MCLR)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不同剂量的MCLR作用HepG2细胞后,测定乳酸脱氢酶漏出率来反映细胞毒性,用荧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内总活性氧和羟自由基水平.结果:HepG2细胞经MCLR处理后,LDH漏出率呈剂量-反应式增加.抗氧化剂过氧化氢酶明显减轻MCLR诱导的细胞毒性.MCLR引起细胞内总活性氧及羟自由基水平升高.结论:MCLR增加了细胞内ROS的形成,羟自由基可能在MCLR引起的细胞毒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农清清;竹内亨;张志勇;何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尿道扩张失败后的治疗新方法.方法:36例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扩张失败后,在尿道镜或输尿管镜直视下插入斑马导丝通过狭窄处,撤出尿道镜或输尿管镜,顺留置的斑马导丝逐号置入筋膜扩张器扩张尿道.结果:36例均扩张成功,其中30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6例因长期频繁尿道扩张后患者要求手术而行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结论:直视下斑马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尿道狭窄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少数需长期频繁尿道扩张患者可行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
作者:周大庆;李文刚;庞翔;何猛;刘尚文;余小祥;江波;邹汉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P300改变并探讨其对判定认知功能的意义.方法:对48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进行P300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组N2、P3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3波波幅显著降低(P<0.01);②两组≥60岁者的N2、P3波潜伏期都较<60岁者明显延长,P3波波幅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P300出现改变,P300检测有助于判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古联;吕玉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术后疼痛不仅病人感受痛苦,而且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后镇痛已成为围麻醉期处理的重要部分.
作者:沙文昆;徐国勇;李协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高能量多发性骨关节损伤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世兴;苏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1 μg/kg和芬太尼2 μg/kg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小儿外科手术的患儿,根据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辅以镇痛药的不同,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在气管插管不同时点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糖.结果:气管插管期间R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F组平稳(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血糖均升高,但插管后各时点F组均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皮质醇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各时点皮质醇无明显改变.结论:瑞芬太尼1 μg/kg较芬太尼2 μg/kg更能有效抑制小儿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变化.
作者:施小彤;何国栋;谢玉波;王维;毛新俊;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从广西眼镜蛇蛇毒中提取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并探讨其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①粗毒采用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及CM Sepharose CL-6B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洗脱峰用大鼠嗜铬神经瘤细胞(PC12细胞)测定活性, 通过SDS-PAGE测定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②采用MTT法,以NGF浓度分别为7.5、15、30、60、120 mg/L处理人胃癌MGC-803细胞24 h,观察不同浓度NGF对MGC-803细胞的毒性和生长抑制率;③采用AO/EB双重染色法,NGF浓度分别为25、50、75 mg/L,观察不同浓度NGF作用后细胞染色及形态的变化,计算细胞凋亡率;④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①所得NGF为单一组分,SDS-PAGE结果为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 000,对PC12细胞有良好的促进分化作用;②NGF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作用24 h的IC50值为49.9 mg/L;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凋亡细胞主要特点为: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固缩,橘红色荧光增强,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早期细胞凋亡率随NGF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及CM Sepharose CL-6B阳离子交换柱提取得到的眼镜蛇毒NGF能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韦敏;宋慧;班建东;蒙怡;石庆秋;徐阳曦;陈缨;张学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绝经后出血、贫血、不孕等.随着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等技术的应用,使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就我院308例病理证实的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和宫腔镜检查对照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
作者:韦玲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5例(ASA病情评级Ⅰ~Ⅱ级) UAE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患者,随机抽取39例术前开始予自控镇痛,持续48 h,为PCIA组;26例术后自觉疼痛时予传统的肌注盐酸哌替定(杜冷丁组),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PCI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杜冷丁组,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术中应用PCIA镇痛效果好.
作者:周瑞仁;李廉;陈淼岚;何敏琪;蒙建栋;梁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服用坎地沙坦酯8 mg, 对照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150 mg.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血脂、肾功能、血尿酸和药物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2周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已明显降低, 8周末观察组及对照组SBP分别下降2.6 kPa和2.8 kPa,DBP分别下降2.1 kPa和2.2 kPa,两组降压显效率均为100%.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好、服用安全.
作者:陈胤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变化,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UA作用广泛,除有传统的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作者:覃裕旺;王庆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克隆人癌胚抗原(CEA)基因cDNA,构建CEA基因疫苗.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结肠癌细胞组织克隆出细胞中CEA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重组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成pcDNA3.1/CEA疫苗,分别用PCR扩增、酶切电泳分析及DNA测序的方法对pcDNA3.1/CEA疫苗进行鉴定.结果:经PCR扩增发现2.1 kb的目的基因条带、酶切电泳分析可见2.1 kb的目的基因条带和5.4 kb的载体条带、DNA测序证实载体中的目的基因序列与CEA的cDNA序列完全相同.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CEA 基因并构建了其基因疫苗,为进一步研究CEA基因疫苗抗肿瘤的实验打下基础.
作者:王代友;于大海;邝晓聪;张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对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和对照组20例(中低温心脏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手术;对照组经冠状静脉窦逆灌冷晶体停搏液、中度低温[(28~30)℃]体外循环下手术.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阻断15 min、主动脉开放15 min、主动脉开放1 h、主动脉开放2 h、主动脉开放4 h、主动脉开放24 h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两组各个时点血浆IL-10、cTnT水平.结果:①IL-10在主动脉阻断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cTnT在主动脉开放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增加IL-10释放,减少cTnT释放,从而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性反应及心肌的损伤.
作者:谢晓勇;何巍;郑宝石;雷宾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