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家居癌痛病人的临床评价

钟进才;阙铁生;韦美怡;张华萍;林章华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 癌痛, 家居
摘要: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多瑞吉)贴剂用于家居的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中重度疼痛的53例家居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贴剂止痛,于第15天时观察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患者喜爱程度.结果:多瑞吉贴剂平均剂量为4.86 mg/72 h,疼痛缓解率为94.34%,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呕吐、便秘等,无成瘾及其他严重毒性.结论:多瑞吉贴剂因其强效、安全方便、无成瘾及外流危险,可作为家居癌痛患者的一线止痛药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溶剂和受试物颜色对MTT实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MTT实验中不同溶剂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受试物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方法比较不同溶剂(乙醇、脂肪乳、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氯仿、吐温80)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受试物(黄芩素、茶多酚、阿霉素)颜色对MTT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10%以上浓度的乙醇、乙酸乙酯、5%二甲基亚砜、20%以上浓度的氯仿和所有浓度的吐温80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递增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而脂肪乳细胞毒性甚微,浓度高达50%仍不会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吐温80不宜作为MTT实验受试物的溶剂.药物黄芩素、茶多酚和阿霉素本身的颜色会增加MTT实验中的吸光值,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结论:不同浓度的溶剂和受试药物的颜色会干扰MTT的实验结果,在采用MTT法时必须设定溶剂和有颜色受试药物的对照组,否则将不能利用MTT的实验结果正确评价受试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陈艳华;黎丹戎;侯华新;邱莉;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微探头超声内镜(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1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USP检查,其中154例经手术或内镜切除,内镜活检得到病理确诊.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种类分布及声像图有一定规律,USP对154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8%,与胃镜、X线钡餐造影相比,USP更容易确定病变的性质.结论: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谭至柔;唐国都;金群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TRFIA法与ELISA酶免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

    乙型肝炎在多种传染病中是常见的一种,在正常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感染程度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赖国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22例体会

    肺性脑病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无创通气,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BiPAP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本文收集我科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采用BiPAP治疗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晓芳;李家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淀粉酶升高误诊为急性胰腺炎30例原因分析

    2000年12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收治30例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误诊为胰腺炎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严永光;马艾辉;潘力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舌鳞状细胞癌耐放疗细胞系的构建及多药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目的:建立人舌鳞状细胞癌耐放疗细胞系并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 采用单次剂量1 Gy,每周2次的60Co照射,诱导其耐放疗性,建立一株耐放疗的人舌鳞癌细胞系.并用免疫组化以及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结果:耐放疗的Tca8113细胞大耐受剂量为20 Gy,多药耐药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结论:成功建立耐放疗细胞系,为口腔癌放疗耐药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作者:韦舜;陈海波;曹(王莹);于大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动式吸入染毒柜制作小型高温人工气候室

    目的:在人为条件下,用动式吸入染毒柜制作小型高温人工气候室再现高温自然环境.方法:用可调电炉加温,经温控器及保温锅后通过空气压缩机向染毒柜内连续输送高温空气,观察柜内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性及温度上升时间;对室内动物呼吸带对角线4位点及中心点用温湿度晴雨表进行温度、湿度测定;对小鼠进行热致死时间试验及家兔高温中暑试验.结果:高温人工气候室内温度、湿度在开机30 min后变化在(40±0.5)℃,(55±7)%范围内,小鼠在43 ℃高温的环境条件下死亡,家兔在40 ℃的高温环境下出现中暑症状.结论:该高温人工气候室室内温度、湿度恒定,能满足生物研究需要.

    作者:潘瑞辉;陈晓琴;李羡筠;甘永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南方汉族IgA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进展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进展相关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随访309例南方汉族IgA肾病患者,按肾功能是否进展将患者分为进展组(49例)和稳定组(260例),分析肾功能进展的临床风险因素.结果:①男性、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率均以进展组多见(P<0.05);②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压、尿蛋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进展组有较高的血清IgA水平和较低的血清C3水平(P<0.05).结论:南方汉族IgA肾病的临床风险因素是蛋白尿、男性和高血压;年龄大、血清IgA升高和补体C3下降也是肾功能预后差的指标;病程长短可能不是肾功能进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薛超;廖蕴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FB)增殖的影响, 并找出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有效药物浓度范围,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曲安奈德处理HFB 24、48、72 h,采用不加药培养基为阴性对照,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HFB增殖活性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IC50、IC95.结果:一定浓度的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HFB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24 h的IC50为0.42 g/L,IC95为2.05 g/L.结论:曲安奈德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抑制HFB增殖来实现的.曲安奈德抑制体外培养的HFB增殖的有效浓度范围为0.42~2.05 g/L.此浓度范围可作为临床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范东良;刘庆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术及预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加强血液及制品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已越来越受到医疗行政部门的重视.对外科手术及预输血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兹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TP-ELISA)的检测,对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004年1~12月对手术及预输血患者6 140例进行4项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一平;李晖;黄文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疾病,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冠心病危险性呈负相关.已证实HDL每提高1 mg,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低2%~3%[1].

    作者:周毅江;尹瑞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720例慢性前列腺炎4种疗法的临床分析

    1998年3月至2004年3月,我科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CP)72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2组,观察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脏损伤动物模型及观察指标研究现状

    肝脏是动物体内的解毒器官及重要的代谢场所,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探知肝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疗效判断提供有用的工具.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类、检测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卫华;郭松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亢危象的临床特点分析

    近年来,虽然对甲状腺及其急性并发症,尤其甲亢危象(thyroid storm,TS)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但有关TS的临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其病死率约为30%~60%[1].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10年来我院收治的11例TS,以同期收治的入院治疗的甲亢患者作对照进行比较,以揭示TS的临床特点.

    作者:梁华晟;罗佐杰;秦映芬;梁杏欢;戴霞;卢德成;韦志明;冼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2例

    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对22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良;王全好;刘仁滨;李秀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53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AFP、HBV感染之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p53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患者预后、AFP、HB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肝细胞癌和20例肝良性肿瘤标本p53的表达;结合肝细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术后生存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肝良性肿瘤(P<0.01);p53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硬化、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包膜不完整、并有门静脉癌栓、分化未成熟及血清AFP阳性的肝细胞癌组织的p53阳性率明显高于有完整包膜、无门静脉癌栓、分化较成熟及血清AFP阴性的组织(P<0.05) ;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p53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阴性者(P<0.01);p53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2年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者 (P<0.01).结论:p53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它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及HBV感染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欧盛秋;马亦龙;崔英;康平;李志坤;蒙志斌;陈祖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Foley's导管逆行灌注心脏瓣膜替换

    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利用Foley's导管逆行灌注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香伟;林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检测系统LDH及HBDH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同一临床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间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血清酶测定的标准化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参考NCCLS的EP9-A文件,以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已通过ISO/IEC 17025标准认可)为比较方法,检测系统1~4为实验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对LDH和HBDH进行检测,计算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 结果:LDH和HBDH测定结果各系统的误差临床均可以接受.结论:各检测系统测定LDH和HBDH结果具有可比性.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二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吴子安;卓兰云;徐宁;黄宪章;张秀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肺泡内白介素8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鼠吸入高浓度氧所致肺损伤时肺泡内白介素8(IL-8)的变化.方法:生后24 h内的SD新生鼠100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50只.空气组常规饲养,高氧组置常压高氧箱内,吸入>95%氧,两组分别于实验进行后24 h,3、6、10、14 d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并进行肺泡灌洗获取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方法检测灌洗液中IL-8含量.结果: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肺组织24 h开始出现炎症细胞反应,肺泡内见巨噬细胞、极少量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随着吸氧时间延长,肺发育受阻,肺泡数量减少,有纤维样物质增生;从第3天起,BALF中IL-8含量显著增高,与相应同日龄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浓度氧可导致肺组织损伤并影响肺发育;IL-8可能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导致高氧肺损伤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

    作者:陈玉君;庞玉生;陈丽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家居癌痛病人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多瑞吉)贴剂用于家居的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中重度疼痛的53例家居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贴剂止痛,于第15天时观察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患者喜爱程度.结果:多瑞吉贴剂平均剂量为4.86 mg/72 h,疼痛缓解率为94.34%,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呕吐、便秘等,无成瘾及其他严重毒性.结论:多瑞吉贴剂因其强效、安全方便、无成瘾及外流危险,可作为家居癌痛患者的一线止痛药物.

    作者:钟进才;阙铁生;韦美怡;张华萍;林章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