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E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熊良庚

关键词:局部, 晚期乳腺癌, 术前新辅助化疗, 现报告如下, 手术切除率, 乳腺癌患者, 多西紫杉醇, 肿瘤分期, 术前化疗, 毒副反应, 表阿霉素, 保乳手术, 小肿瘤, 应用
摘要:晚期乳腺癌,通过术前化疗可以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我科在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DE方案)对31例Ⅱb至Ⅲb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较好,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480例疑似性病患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荧光定量PCR法(FQ-PCR)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特点,近几年已经广泛应用于性病病原体的检测.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 480例疑似性病(STD)病原体,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围术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对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HH组切皮前静脉输入血定安15 ml/kg,50 ml/min行高容血液稀释,对照组常规输入林格氏液,不行血液稀释;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 h、术后24 h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的水平.结果:稀释后术中1 h及术后24 h两组CD4+及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低比实验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秦丹丹;梁宁;黄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K-plate钢板内固定在胸腰椎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脊柱肿瘤好发于胸腰段脊柱,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侵害脊髓,引起截瘫,治疗颇为棘手.2001~2005年,我科收治胸腰段肿瘤13例,均采用经前路肿瘤切除,骨水泥或用肋骨植骨嵌入,相邻椎体间K-plate钢板内固定,修复和重建了脊柱功能结构.初步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1],单眼发病多见,1/3患儿可累及双眼;本病常发生于2~5岁以下儿童[2],多在3岁内出现症状[3].本文通过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眼球CT结果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

    作者:林薇;廖锦元;唐勇;曹林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

    目的:探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变应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的2~14岁儿童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每天1次;对照组25例每天吸入丙酸倍氯松(必可酮).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哮喘和鼻炎同时缓解症状者占86.67%,对照组为60%(P<0.05);鼻炎症状消失者治疗组占90%,对照组占56%(P<0.01).结论:粉尘螨口含滴剂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更好.

    作者:覃敏;谭毅;吴曙粤;宾博平;梁秀安;于波;陈惠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

    髁状突骨折是颌骨常见骨折之一,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易引起(牙合)功能紊乱、关节弹响、疼痛、面部畸形,甚至关节强直等并发症.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暂停108例分析

    我院儿科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间收治经确诊为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患儿10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钟运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的建立

    目的:建立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从而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基因库中找出人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mRNA序列,选取其中与大、小鼠高度同源的片段,设计出相关的引物序列,然后用树鼩正常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树鼩相应基因的cDNA片段,将这些cDNA片段作为树鼩的特异性探针,进而建立起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结果:得到涉及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探针共有152个基因.结论:利用该芯片研究树鼩HCC发生过程中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而完善树鼩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陈远能;曹骥;苏建家;李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治疗成年人弱视疗效观察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常见的眼病,其发生率达2%~4%,但由于不同地域、医疗卫生条件、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得许多年长后确诊和年幼时贻误了治疗时机的弱视患者,多因视觉留下缺陷,导致在求学、工作中遇到极大的困难.在成人单眼视觉损害眼病中,弱视占第3位.

    作者:范景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机用镍钛根管器械应用于恒磨牙根管治疗的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中关键的步骤,根管预备的目的是根管清理和根管塑形.

    作者:何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C臂导向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腰突症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院应用臭氧(O3)治疗技术,于2005年3~11月在小C臂导向下注射O3治疗腰突症5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旭清;翁柱庆;潘向荣;周凯;韦敏强;王风华;刘伟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4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的影响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eotaxin-3)在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以及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对其表达的调节,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和IL-4在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以BEAS-2B细胞和NHBE细胞为研究对象,用IL-4刺激细胞24 h,RT-PCR法检测eotaxin-3在mRNA水平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otaxin-3蛋白的表达.结果:未经处理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不表达eotaxin-3,用IL-4刺激细胞24 h后,可见mRNA和蛋白水平的eotaxin-3的明显表达,IL-4的这种诱导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增强.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细胞,也是一种效应细胞,在炎症介质IL-4的刺激下能表达eotaxin-3,可能是其参与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欧维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一侧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两侧损伤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故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6年2月829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和不解剖喉返神经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家耀;黄显实;黄小明;赫军;黄世佳;江现强;傅汉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可博利-2号联合克罗米芬对少精子症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可博利-2号口服液联合克罗米芬对少精子症的作用.方法:将64例少精子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葡萄糖酸锌、三磷酸腺苷(ATP)和克罗米芬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博利-2号口服液,每次10 ml,3次/d,3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检测血睾酮、一氧化氮和精液常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29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24例有效,总有效率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睾酮、一氧化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博利-2号口服液联合克罗米芬明显具有促进生精作用,改善精液质量.

    作者:李全庆;李化升;甘克定;赵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耐受剂量及安全性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耐受剂量范围及安全性.方法:65例符合慢性心衰标准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 mg/d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100~150 mg/d或大耐受剂量,治疗前后分别对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径),LVESD(左室收缩末径)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心率等体征及实验室(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评价其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用美托洛尔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61.54%的患者可以达到推荐的靶剂量.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作者:赵春丽;曾凤兰;黄其昌;邝日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管内照射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188铼(188Re)血管内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只)和照射组(n=20只),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内皮拉伤后行188Re血管内照射治疗,管腔下0.5 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 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细胞分析.结果:照射组第1、3周PCNA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7.69±7.04)%与(20.88±4.55)%,明显低于对照组(42.71±6.11)%、(29.48±10.13)%(P均<0.05);照射组第3周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为(40.16±7.93)%,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9.39)%(P=0.018).结论:188Re血管内照射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减少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曹莉;曾知恒;覃伟武;刘唐威;黄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下奈福泮-芬太尼预防胆道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有效地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我们观察了硬膜外阻滞下奈福泮复合芬太尼对胆道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并以同期辅用氟芬合剂(氟哌利多和芬太尼)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锦益;黄凤形;潘祖德;黄泽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位置深在,与颈内动脉关系密切,因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以往治疗态度偏于保守,1999~2005年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此类脑膜瘤20例,全切除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吴雪松;罗云平;潘荣南;刘增庆;陈民;吴文昌;卢霞;何一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工气腹时不同呼吸机参数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改变呼吸参数对人工气腹时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病人全麻气腹后呼吸机参数不变;Ⅱ组病人全麻气腹后调节呼吸机的参数为呼吸频率(f)16次/min,潮气量(VT)10 ml/kg,吸入氧浓度(FiO2)50%,PEEP0.49 kPa.监测时点: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30 min(T3)、气腹后1.5 h(T4)、气腹后2.5 h(T5).结果:两组病人各时点PaO2均增加;P(A-a)O2减少;pH、剩余碱(BE)下降(P<0.05);Ⅰ组:气腹后PCO2、VD/VT、PETCO2即开始逐渐增加,pH、BE下降(P<0.05);Ⅱ组:VD/VT、PCO2气腹后1.5、2.5 h明显增加;pH、BE下降;PETCO2在气腹后0.5 h开始增加(P<0.05);气腹后1.5、2.5 hⅠ组病人的PCO2、VD/VT、PETCO2均分别高于Ⅱ组,Ⅰ组的pH、BE则小于Ⅱ组(P<0.05).结论:CO2气腹时合适的呼吸机呼吸参数可使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得到改善,但长时间的人工气腹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碳酸血症、酸中毒,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程度不断加重.

    作者:蓝雨雁;冯梅;冼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TA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检测了Mta1 mRNA的表达.结果:43例鼻咽癌组织的Mta1 mRNA平均表达水平(2.36±0.87)明显高于鼻咽部正常组织(0.87±0.45)(P<0.01);鼻咽癌组织中Mta1 mRNA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关系密切;43例鼻咽癌有19例Mta1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4.2%.结论:Mta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高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王会河;黄光武;莫立根;赵惠柳;邝国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