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分析进展

雷平华;段君凯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智力结构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神经心理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对儿童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民康医学》投稿指南

    《中国民康医学》编辑部采编平台已经正式运行,邮箱不再接受新投论文。作者投稿请先登录采编平台的网址:http://zmyx. cbpt. cnki. net,点击“作者投稿”,首次投稿请先行“注册”,注册请使用常用邮箱,并填写个人信息(信息请使用真实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以方便编辑部联系与邮寄杂志!)。注册成功后,系统会发送一封激活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按照邮件的提示激活您的帐号。帐号激活后,您便可以进行投稿和查询。投稿上传论文全文时每次上传1篇,如多篇,请分次上传投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紧急支持功能矩阵(ESF MATRIX)的医院灾害应急管理支持体系构建

    应用紧急支持功能矩阵工具( ESF MATRIX),根据玉溪市人民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所确定的灾害种类,研究灾害及其影响之间的相关性,灾害发生所需的应急支持及能够到位的应急支持,在灾害发生前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以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作者:张竣;陈晋;米跃生;桂鸿斌;闫若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少年精神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少年精神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12例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的患儿父母,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施以团体的父母健康教育,观察6周。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临床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组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健康教育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0.01);且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儿童少年精神病患儿的康复。

    作者:刘淑萍;程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分析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相关分析。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8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玉)、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SS)进行评定。结果:85例患者SDSS-玉的6个项目有缺陷, SDSS-玉评分与总住院时间、病程、住院总次数评分呈正相关,与假出院天数、参加工娱疗天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规范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增加社会接触时间,对减轻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提高其社会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张晓明;赵连俊;裴永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结构化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结构化教育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对接受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的22名自闭症儿童,采用自闭症儿童发展及行为量表,由专业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前后测评。结果:康复训练后自闭症儿童功能发展的七个范围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运用结构化教育法对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是治疗自闭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提高他们各项功能的同时,病态行为将得以减轻或消除,为他们今后融入社会奠定较好的基础。

    作者:袁仿来;宋阳;凌伟;张颖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睡眠质量及性别、生源地和年级因素对其影响,为研究大学生身心状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自编一般信息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某医学院372名在校生进行随机整体抽样调查。结果:有17.74%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不同性别学生的睡眠质量有差异,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及时关注医学生睡眠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梁光明;辛春萍;新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对均有明显的间歇性跛行伴有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经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并确诊为1~2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29例患者,参照Hadjipavlou AG等制定的椎管狭窄的治疗规则选择Quadrant微创系统手术方式。同时对手术后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9例患者所有切口一期愈合,术后症状改善明显,随访手术疗效标准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优21例患者,良5例患者,可1例患者,差2例患者,优良率89.6%。结论:通过Quadrant微创系统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玉级亲属防御方式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玉级亲属防御机制的差异性。方法:对235例早发及187晚发精神分裂症玉级亲属进行防御方式问卷( DSQ)调查。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精神分裂症玉级亲属在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中间型防御方式中呈显著性差异,在其因子中,早发组精神分裂症玉级亲属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投射、被动攻击、分裂,成熟型防御方式的压抑,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交往倾向、掩饰因子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而晚发组在中间型防御方式的躯体化,成熟防御方式的幽默的分值高于早发组,且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早发与晚发精神分裂症玉级亲属防御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作者:孙守强;高媛;程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乙肝相关肾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对乙肝相关肾炎患者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患者,累计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个组均有3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保护肝肾等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除上述外,还由专业人员给予患者相关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半月后的总有效率(89.74%)比对照组(41.03%)高,P<0.05,所以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血中肌酐、转氨酶和尿蛋白这些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均为P<0.05,所以两组患者的这些指标在统计学上均存在差异。结论:对HBV-GN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观察组患者还给予护理,发现患者症状改善,所以护理是有效的,可以采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次性袋式输液器脱落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次性袋式输液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可加药又可悬挂,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小剂量输液及分组输液的理想器具。因一次性袋式输液器可以容纳前后两组液体,减少了更换液体的次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输液器具。不仅广泛应用于婴幼儿患者和需要小剂量输液的患者,同时也应用于大部分成人患者。民航飞行学院医院自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共使用由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382具。生产企业许可证:鲁食药监械生产许201000031号。医疗器械注册证: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660148号。规格型号:250 mL。在使用过程中,共发生一次性袋式输液器脱落事件6例,其中因输液网套断裂脱落2例,输液器粗针头与玻璃液体瓶连接处脱落3例,输液器粗针头与塑料液体瓶连接处脱落1例。为了让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加强预防措施,避免发生类似事件。民航飞行学院医院护理部门在分析输液器脱落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后,未再有此类事件发生。

    作者:代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00例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对100例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进行评定比较。结果:①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的SCL-90焦虑、抑郁、躯体化及恐怖因子以及SCL-90总分均高于一般人群;于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的SAS与SDS评分均高于一般人群;③13名妇女的SAS、SDS评分均超过分界值,其TCSQ提示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而正常对照组则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妇女术前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其发生与消极应对方式有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减少心理问题出现。

    作者:周平;刘联琦;伍淑芳;周有才;陈立勇;刘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钠联合锌剂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钠联合锌剂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6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143例和观察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钠与锌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显效71例,有效35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4.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显效92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4%;治疗有效的患儿平均病程对照组6.52天,观察组4.86天。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钠联合锌剂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利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

    目的: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100例脊椎压缩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50例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疾病进行治疗;B组50例患者使用一般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相关治疗时间等。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显示A组得分人数情况优于B组;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显示A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迅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且创伤较小,操作较为安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作用持久。

    作者:邹健;卢国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60例)应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对照组患者(56例)只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以及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间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对于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文正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5例吸食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

    目的:为了加强对吸食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治愈率和戒断率,减少复吸率。方法:对65例吸食冰毒所致精神障碍者的治疗方法、康复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58例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在1周内基本消失,7例患者在2周内精神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药物、心理和康复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积极推广。

    作者:许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应用,医疗费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40例,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结果: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体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康复治疗

    目的:康复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康复效果的分析。方法:对32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分为两组: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康复治疗半年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轻中度组患儿通过半年康复治疗后,P<0.05;重度组患儿通过半年康复治疗后,P>0.05。结论: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比入院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效果不明显需长期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陆静;郑梅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分析进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神经心理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对儿童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雷平华;段君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并选取1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1月、2月、3月、4月、6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6.67%、73.33%、88.33%、94.17%、95.83%,除第1月外,其余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1月、2月、3月、4月、6月病灶吸收率分别为70.83%、86.67%、90.00%、93.33%、97.50%,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2周、4周、8周、12周PFG、2h PG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疗效显著,病灶吸收快,血糖控制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120例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联合治疗,B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治疗,C组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三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使用HAMD抑郁量表和TESS量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治疗8周后HAMD评分明显优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凤竹;吉明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