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静脉双路化疗的临床应用

卢海明

关键词:胃肠道癌, 腹腔化疗, 静脉化疗, 腹腔复发, 肝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静脉双路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86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46例采用腹腔、静脉双路化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者术后腹腔复发及肝脏转移的发生率、术后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0.9%和3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肝脏转移率分别为8.7%和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为84.8%、73.9%和65.1%,对照组1、2、3年生存率为80.0%、62.5%和42.1%,两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静脉双路化疗对预防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复发、肝脏转移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生存率,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Graves患者血清TRAb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的检测在Graves病诊断、疗效观察等方面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Graves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RAb.结果:92例未经治疗组、76例治疗控制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TRAb结果分别为(32.52±25.23)、(11.91±7.62)和(4.38±2.09)U/L,未经治疗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控制组,未经治疗组和治疗控制组的TRAb阳性率分别为88.0%和47.3%.结论:TRAb活性的高低在判断Graves患者的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霞;谭萍;曾自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身伽玛刀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总量42~50 Gy,分10~12次完成,每日一次;同期行全身化疗,采用PLF(P-顺铂,L-亚叶酸钙,F-氟脲嘧啶)方案,28 d为一周期,每位病人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末次化疗结束4周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96.87%(31/32),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100%(1~3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25%(2/32),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气管炎.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逯华;陈日新;韦智法;罗展雄;刘支源;贺润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斜坡区胆脂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与应用(附13例报告)

    我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合适当手术入路治疗斜坡区胆脂瘤13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斜坡区胆脂瘤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6~48岁,平均29.8岁.病程3个月至6年.

    作者:冯大勤;肖绍文;黄玮;秦坤明;谭源福;杨雷霆;张超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有氧运动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60名有典型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妇女进行18周的有氧健身运动,并比较试验前后更年期综合征12项的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5项.结果:有氧健身运动能使更年期症状中的潮热出汗、失眠、烦躁易怒、抑郁、性交困难、乏力、头痛、心悸等8项Kupperman评分比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性激素5项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有升高倾向,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有下降的倾向.结论:有氧健身运动能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症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52例

    眼外伤所致视网膜脱离临床上较常见,其发病机制较一般视网膜脱离复杂,往往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药物及常规手术效果不理想,患者多以眼球萎缩而告终.近年来由于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开展,其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1996年6月至2002年6月,我科对52例(52眼)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I期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班胜刚;区显宁;梁式森;梁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炎症淋巴管变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炎症组织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及淋巴管变化.方法:通过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炎症组织VEGF-C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管酶组化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观察淋巴管体视学参数:包括总体面数密度(TNa)、有腔淋巴管面数密度(ONa).结果:不同时期(周)急性炎症与正常对照相比,VEGF-C、TNa无统计学差异(P>0.05),Ona有明显增加(P<0.05),不同时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炎症不仅没有明显的淋巴管增生,而且也没有明显的VEGF-C表达增高,管腔增大仅是适应功能的改变.

    作者:于大海;韦舜;温玉明;李龙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ic purpura,A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型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小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皮疹、腹痛、关节痛及肾脏损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48例AP患儿的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玉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胫骨平台骨折54例临床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常为年轻患者高能量暴力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各种骨折的4%[1].1995~2003年我院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54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玉康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及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8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8 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40~57.6 Gy(平均50.8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6.2%,部分缓解(PR)70.3%,稳定(NC)19.8%,进展(PD)3.7%,总有效率(CR+PR)76.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0.9%和33%.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2.5%(2/81).多因素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海杰;杨云利;梁世雄;朱小东;黄启芳;黎福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胎儿小肠闭锁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先天性小肠闭锁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发生率文献报告约为0.067%~0.0025%,男性略多于女性,也有发生于孪生子女的报道[1].先天性小肠闭锁是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关键[2].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的胎儿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完善胎儿小肠闭锁的产前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健穗;梁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胸腹腔镜在胸腹联合伤中的应用

    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胸腹腔镜的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1997年2月以来,尝试使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胸腹联合伤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潘毓标;覃洪斌;韦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0例轻度狼疮性肾炎(LN)肾损害患者;32例LN明显肾损害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结果:明显肾损害组、轻度肾损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显肾损害组与轻度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明显肾损害患者、LN轻度肾损害患者血中NPY水平升高.NPY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肽与LN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对LN患者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民;马南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妊娠期梅毒15例分析

    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不断上升,妊娠期梅毒患者也不断增多[1].妊娠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会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的预后.现将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梅毒15例分析如下.

    作者:林珏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宫颈癌阴道出血的超微结构改变观察(附3例报告)

    目的:运用电镜观察微波组织凝固(MTC)治疗宫颈癌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3例宫颈癌阴道出血患者分为MTC治疗前(对照组),MTC治疗后癌组织(A组),癌旁组织(B组),MTC治疗后一周(C组),MTC治疗后两周(D组),按电镜常规制样方法制备标本,做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经微波固化治疗后的癌细胞均出现细胞坏死的超微结构改变,死亡有两种形式:细胞凋亡和细胞胀亡.结论:微波高热不仅可达到止血的效果,还可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杀死癌细胞,有良好的局部治疗效果.

    作者:梁莹;李菲;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表达及其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9例EM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29例在位内膜组织及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分别测定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VEGF的表达在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和异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月经周期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在EM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均有表达,VEGF的促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徐红;况燕;缪勇建;欧奇志;徐文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房间隔缺损(ASD)、9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行经心导管封堵术.结果:15例ASD、9例VSD封堵成功.2例因ASD太大缺乏合适尺寸的封堵器而终止手术.术后即刻、1 d、1、3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筛选病例、选择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关闭及评价手术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赵毅兰;伍广伟;林英忠;王风;李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

    紫杉醇联合方案是当前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1~3],但此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在应用时做好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我科2003年10月以来采用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共23例,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化疗过程顺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珊;黄雅意;庞永慧;陈振兰;赵荫农;袁卫平;刘剑勇;谢伟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初治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患者P-糖蛋白表达率并结合FAB分型及临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13%,耐药组P-糖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敏感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糖蛋白可作为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莫武宁;李山;赖永榕;秦雪;薜小霞;周丽南;刘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冰醋酸直接检查法可作新型隐球菌的过筛试验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及时从脑脊液(CSF)中检出新型隐球菌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确诊极为重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只做CSF常规检验,不要求检查新型隐球菌,易造成漏诊.我们在计数CSF有核细胞时,注重与新型隐球菌的区别,并把2%冰醋酸直接检查法作为新型隐球菌的过筛试验,与墨汁染色法联检,大大减低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漏诊率.

    作者:杜春桃;韦惠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