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芬;查明
目的 了解戊二醛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性能及腐蚀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载体浸泡灭菌、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金属腐蚀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 含20g/L的戊二醛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min,杀灭对数值>5.00,作用5h对污染在止血钳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含20g/L戊二醛的消毒剂对止血钳、镊子、剪刀浸泡连续使用14d,作用3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0.含20g/L的戊二醛消毒剂浸泡72h,对不锈钢、碳钢、铜、铝基本无腐蚀.结论 戊二醛消毒剂对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好,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同时也可作为灭菌剂;腐蚀性相对较低.
作者:吴磊;杨雪峰;杨广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通过咨询,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求询者与咨询员保密性交谈,使求询者能够应付与艾滋病有关的心理压力,并能做出个人决策.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艾滋病检测,并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转诊服务,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治疗艾滋病患者和预防机会性感染,为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伴随咨询服务还可以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采取和保持安全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1].通过开展广泛、有效的VCT服务,对于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及时治疗病人,为求询者提供行为干预措施,降低感染HIV的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传道;张启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06 ~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及预测2011年和2012年梅毒发病趋势,为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0年芜湖市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和报告的病例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指数曲线回归方程进行梅毒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2006 ~ 2010年芜湖市共报告梅毒4921例,其中男性2377例,女性2544例;不同年份间梅毒病例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0,P<0.01),报告20~49岁梅毒病例数多.建立预测模型(Y)=e3.522+.136x具有较好拟合度.根据回归方程预测,2011年和2012年芜湖市梅毒发病率是66.82/10万和76.55/10万.结论 指数曲线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梅毒发病趋势预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钱帮群;吕金伟;琚腊红;成国明;李永霞;何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解来安县公共场所宾馆、旅社、理发店、浴室、娱乐场所公共用品消毒质量,对来安县公共场所宾馆、旅社、理发店、浴室、娱乐场所公共用品进行抽样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2010~2011年监测来安县150家公共场所(宾馆11家、旅社31家、理发店70家、浴室16家、娱乐场所22家),旅店业茶具、床上卧具(床单、床罩、枕套);理发店毛巾、理发用具;浴室浴巾、拖鞋;娱乐场所茶具进行抽样监测.
作者:叶春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碘缺乏病是指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缺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民食盐加碘是防治的主要策略.为了解歙县居民食盐中碘含量情况,2010~2011年对采集于全县18个乡镇72个自然村596份及碘盐分装企业117份食盐作了碘含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洪露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生产经营者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是卫生保健事业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更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特别是对改变农村食品卫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作者:韩桂芳;贺亚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1年3月6~27日,歙县某中学发生了一起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的风疹暴发,通过各部门相互配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该起暴发疫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某学校风疹暴发疫情现场调查材料.1.2实验室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患者血清抗体.
作者:方葆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安徽省2005和2011年度性病病例报告质量的差别,为进一步作好性病报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全省2005和2011年淋病与梅毒病例网络直报数据中抽取3、5、8和11日的资料,分析病例报告情况.结果 全省2005年3、5、8和11月梅毒报告覆盖率分别为65.71%、73.33%、82.86%和75.23%,而2011梅毒报告覆盖率分别为98.10%、99.05%、98.10%和99.05%;全省淋病2005年报告覆盖率分别为82.86%、84.76%、80.00%和81.90%,而2011年报告覆盖率分别为58.10%、69.52%、63.81%和63.81%.2005年和2011年梅毒报告准确率分别72.93%及98.17%,2005年和2011年淋病报告准确率分别为69.26%及97.86%.讨论 2005到2011年间,安徽省梅毒报告覆盖率有所提高,而淋病报告覆盖率有所下降.同时梅毒与淋病的报告准确性有所上升.
作者:刘姝颖;李延庆;孟庆联;崔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芜湖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芜湖市2004 ~2011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芜湖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起,报告发病数1625例,死亡13例.其中传染病疫情63起,占95.45%,食物中毒7起,占7.1%.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2起,占总起数的82.54%.结论 芜湖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杨林新;成国明;王斐;方益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维持合肥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减少特定人群中暴发疫情的发生,降低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流感大流行的危害,根据国家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要求,市政府统一组织,规范有序地对全市重点人群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作者:靳玉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芜湖市镜湖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其在商业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中全面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芜湖市镜湖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暗娼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暗娼405人,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感染率为9.63%,丙肝感染率为0.74%;中高档与低档暗娼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档场所和低档场所暗娼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和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I);低档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率和中高档场暗娼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娱乐场所的档次(P<0.01,OR=4.19)、文化程度(P<0.01,OR=1.8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P<0.01,OR =2.09)和接受同伴教育(P=0.01,OR=1.94)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高,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仍然较低,低档场暗娼的安全套使用率更低,需要探索更有实效行为干预模式,提高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以减少艾滋病经性行为传播.
作者:吴军;何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太和县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和县4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疾病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中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仅为55.0%,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x2=12.30,P<0.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x2=52.55,P<0.001); 48.8%的中学生愿意与艾滋病人交往,男生与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7,P=0.321),高中与初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7,P <0.001),中学生主要从电视媒体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 太和县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获取艾滋病知识渠道狭窄,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作者:闫建强;张永俊;孙效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解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淮北市的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系统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全球基金项目滚动实施和其他项目提供借鉴.根据全球基金安徽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要求,依照第一轮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项目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现对淮北市2003~2007年全球基金结核病预防控制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朱建军;常万勇;谢胜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多年来,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致力于疟疾防治工作,经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发病一直较稳定,连续10余年间日疟发病率均低于1/10万,无暴发流行和死亡病例,无本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出国旅游、学习、务工人员明显增多,输入性恶性疟时有发生.仅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全市共有输入性疟疾病例5例.现将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九华山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预警.方法 用夹夜法调查获得该地区宿主动物种类、种群密度相关数据;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动物血清标本中HV抗体和肺标本中HV抗原;根据带毒指数进行预警.结果 该地区捕获9种小型兽类动物,其中在黑线姬鼠、社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麝鼩标本检测出肺抗原阳性或血抗体阳性.从2005年到2010年宿主动物带毒率和总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宿主带毒率高12.00%,2010年宿主动物总感染率高达12.50%.不同年份宿主带毒指数总体不超过0.05,但2008年室内褐家鼠带毒指数达到0.11.结论 宿主动物带毒率上升,麝鼩作为本省新的宿主动物出现,增加了该地区人群感染出血热的风险.必要时开展居民区灭鼠活动,控制室内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方金才;胡兴强;王俊;何蓉;李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安庆市1995 ~2009年不同类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流行特点,为制定急血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9年急血个案卡、急血报表、同期钉螺及感染螺分布等资料.结果 1995~2009年急血流行特点为:男∶女=4.1∶1,感染时间以6~8月份为主,急血潜伏期山丘地区较江洲、湖滩地区短3~4d,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7 ~10月份;感染方式7~14岁、15 ~24岁人群以消遣性为主;65.1%的急血病例分布在江湖洲滩地区;15年中因急血追踪发现有螺村38个,急血人数3人以下村数占总急血村数80.1%.结论 安庆市急血以散发为主,洪涝灾害导致急血人数增多;6~10月份、7~14岁青少年、江洲湖滩地区分别为防控血吸虫急性感染的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
作者:王桂芬;查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据WHO《2008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估计,2006年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为131万,占全球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可见,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由于健康促进而不是其他措施的引入,结核病病人发现率和对治疗方案的坚持治疗率不断提高[1].福建省在结核病健康促进实施方面投入诸多人力、物力,但尚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需要提高完善.
作者:黄智忠;李卫林;林勇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的情况,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78名各类城市成年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与调查者的职业活动、交通活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以及休闲活动等情况.结果 778名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充分率为18.4%,身体活动不足率为81.6%;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的成年人群,身体活动充分率没有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成年人群的身体活动充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8,P<0.01),除重体力劳动者外,调查涉及的各类职业成年人群的职业活动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身体活动充分的水平.结论 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需采取多方面措施,不断提高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的身体活动充分人群的比例.
作者:姚传磊;代铎;陈玉虹;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泉县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现状.方法 用随机的方法确定调查点和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共调查1岁以上儿童1441人,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4.25%.留守儿童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五苗”全程接种率低于非留守儿童(x2=20.57、113.39、51.14、67.89、11.04,P<0.01).结论 留守儿童疫苗接种率低于非留守儿童,应改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留守儿童相关疫苗接种率.
作者:蔡广俊;韦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安庆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用TOPSIS法结合RSR法拓展对2010年的安庆市9个县(市、区)结核病控制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应用TOPSIS法得出综合评价位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望江县、岳西县、枞阳县,排在倒数后3位的分别为:桐城市、市辖区、宿松县;应用RSR法综合评价方法将各地结果分为3档,工作好的是望江县、岳西县,差的是宿松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工作,且优于单指标评价.结论 应用TOPSIS法结合RSR法能够比单一指标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各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实际情况,值得在结核病等传染病控制工作综合评价中应用.
作者:李贤相;王学明;张志刚;周黄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