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庆市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分析

王桂芬;查明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 流行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安庆市1995 ~2009年不同类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流行特点,为制定急血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9年急血个案卡、急血报表、同期钉螺及感染螺分布等资料.结果 1995~2009年急血流行特点为:男∶女=4.1∶1,感染时间以6~8月份为主,急血潜伏期山丘地区较江洲、湖滩地区短3~4d,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7 ~10月份;感染方式7~14岁、15 ~24岁人群以消遣性为主;65.1%的急血病例分布在江湖洲滩地区;15年中因急血追踪发现有螺村38个,急血人数3人以下村数占总急血村数80.1%.结论 安庆市急血以散发为主,洪涝灾害导致急血人数增多;6~10月份、7~14岁青少年、江洲湖滩地区分别为防控血吸虫急性感染的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菌院内感染发病情况及防控对策

    医务人员是感染结核菌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结核病的工作中,院内感染和发病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院内结核感染和发病是院感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就马鞍山市近5年来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2006年6月~2011年6月登记的职业类别为医务人员的肺结核病患者共17例.

    作者:叶敏仕;贡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淮南市2004~2011年麻疹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淮南市2004-2011年麻疹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对淮南市2004-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发现的疑似麻疹病例,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淮南市2004-2011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标本851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标本457份,阳性率53.7%,各县、区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发病高峰在每年的3-5月份,近3年麻疹发病人群向<8月龄儿童和≥15岁人群移动.结论 通过检测麻疹IgM抗体,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血清学诊断,对麻疹疫情的确认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依据.

    作者:曾凡荣;朱红艳;丁君;杨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合肥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集中接种方法和体会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维持合肥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减少特定人群中暴发疫情的发生,降低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流感大流行的危害,根据国家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要求,市政府统一组织,规范有序地对全市重点人群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作者:靳玉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干预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调查,把当今社会人群的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状态:健康状态约占5%;疾病状态占20%;亚健康状态占75%.探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及其干预对策,各级健康体检管理中心应通过组织集体或个人定期体检对亚健康人群分析评估、定期健康咨询、以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引导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终达到佳的健康效果.

    作者:刘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淮北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效果评估

    为了解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淮北市的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系统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全球基金项目滚动实施和其他项目提供借鉴.根据全球基金安徽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要求,依照第一轮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项目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现对淮北市2003~2007年全球基金结核病预防控制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朱建军;常万勇;谢胜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的情况,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78名各类城市成年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与调查者的职业活动、交通活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以及休闲活动等情况.结果 778名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充分率为18.4%,身体活动不足率为81.6%;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的成年人群,身体活动充分率没有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成年人群的身体活动充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8,P<0.01),除重体力劳动者外,调查涉及的各类职业成年人群的职业活动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身体活动充分的水平.结论 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身体活动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需采取多方面措施,不断提高淮南市城市成年人群的身体活动充分人群的比例.

    作者:姚传磊;代铎;陈玉虹;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马鞍山市2010~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控制食品生物性污染.方法 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要求,无菌采集超市(商店)、农贸市场、餐饮店制售的10类食品496份,监测10种致病菌.结果 肉类、餐饮食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动物水产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四种致病菌2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占致病菌构成比的62.50%,金黄色葡萄球菌29.17%;肉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高达11.21%.结论 肉类及其制品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是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致病菌.

    作者:翟光富;鲁芬;邱光文;高峰;马芹;周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氨氮

    水中三氮是水体污染重要指标,传统的钠氏试剂法测氨氮灵敏度低,钠氏试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且难以制备,且显色反应容易产生浑浊干扰.离子色谱法具有灵敏、准确、干扰因素少和可同时实现多组分测定的特点,而且操作简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6.22.2-2006[1]给出了Li,Na,K,Mg和Ca这几种常见的阳离子的分析,但氨氮因为检测限和分离度的原因未能同时出峰.本文用IonPac CS12分析柱和IonPac CS16分析柱,盐酸和甲烷磺酸做淋洗液,检测饮用水中氨氮,希望能够满足城市二次供水及农村分散式供水的检测需求.

    作者:方义红;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寨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9年9月以来,金寨县全面启动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关键,全力以赴地推进这项惠民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做法和体会如下.

    作者:吴杰;俞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践与体会

    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事业单位建立新型人事管理模式的根本,通过岗位设置搭建科学合理的岗位结构是实现优化人员结构,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管理措施.2008年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自治区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推行了岗位设置管理,通过实践和探索,建立了以人员编制为基础的岗位结构框架,为进一步推行岗位聘任管理搭建了平台.

    作者:李学智;李彤;李宝珍;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芜湖市镜湖区2011年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芜湖市镜湖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其在商业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中全面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芜湖市镜湖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暗娼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暗娼405人,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感染率为9.63%,丙肝感染率为0.74%;中高档与低档暗娼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档场所和低档场所暗娼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和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I);低档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率和中高档场暗娼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娱乐场所的档次(P<0.01,OR=4.19)、文化程度(P<0.01,OR=1.8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P<0.01,OR =2.09)和接受同伴教育(P=0.01,OR=1.94)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高,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仍然较低,低档场暗娼的安全套使用率更低,需要探索更有实效行为干预模式,提高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以减少艾滋病经性行为传播.

    作者:吴军;何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泉县2005~2011年艾滋病自愿咨询及检测情况分析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通过咨询,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求询者与咨询员保密性交谈,使求询者能够应付与艾滋病有关的心理压力,并能做出个人决策.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艾滋病检测,并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转诊服务,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治疗艾滋病患者和预防机会性感染,为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伴随咨询服务还可以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采取和保持安全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1].通过开展广泛、有效的VCT服务,对于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及时治疗病人,为求询者提供行为干预措施,降低感染HIV的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传道;张启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潜山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潜山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分析农村生活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改善此类地区饮用水水质和卫生设施提供相关资料.方法 对全县16个乡镇各类水厂、引水工程,随机抽取70家,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一份样,对其中的20项指标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生活饮用水枯水期合率为60.0%,丰水期合格率只有22.9%,总大肠菌群超标严重.结论 潜山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应加强消毒和监测工作,防止水源性传播疾病发生.

    作者:冯夏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孟津县2006~2011年风疹疫情分析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相似,临床不易鉴别,风疹的发病增加了麻疹监测和控制的难度,为消除麻疹,应有计划的开展风疹控制工作[1].孕妇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引起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的全身性感染,并由此产生多种先天性缺陷,造成婴儿全身多种器官发育畸形或功能异常,如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等,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3],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危害出生儿童素质.为了解风疹的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对2006~ 2011年孟津县风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乔红运;王功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茶叶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农药残留测定结果常用作判断农产品是否符合大残留限量(MRL)要求的依据.为使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分析实验材料与方法必须进行认证,以及建立具有有效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QA/QC)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分析和定期检查测定的不确定度是QA/QC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作者:贺平;徐雷;张蕾;朱美蓉;李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医改实施过程几点体会

    安徽省临泉县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有31个乡镇,一个工业园区,有行政村和居委会395个,人口220余万人,国家级重点帮扶县.由于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医疗资源匮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为此,临泉县根据国家和省里部署,2009年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前,医改进展如何?成效怎么样?本文就此谈谈几点体会.

    作者:石全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徽省2005年与2011年性病病例报告质量比较

    目的 为了解安徽省2005和2011年度性病病例报告质量的差别,为进一步作好性病报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全省2005和2011年淋病与梅毒病例网络直报数据中抽取3、5、8和11日的资料,分析病例报告情况.结果 全省2005年3、5、8和11月梅毒报告覆盖率分别为65.71%、73.33%、82.86%和75.23%,而2011梅毒报告覆盖率分别为98.10%、99.05%、98.10%和99.05%;全省淋病2005年报告覆盖率分别为82.86%、84.76%、80.00%和81.90%,而2011年报告覆盖率分别为58.10%、69.52%、63.81%和63.81%.2005年和2011年梅毒报告准确率分别72.93%及98.17%,2005年和2011年淋病报告准确率分别为69.26%及97.86%.讨论 2005到2011年间,安徽省梅毒报告覆盖率有所提高,而淋病报告覆盖率有所下降.同时梅毒与淋病的报告准确性有所上升.

    作者:刘姝颖;李延庆;孟庆联;崔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来安县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

    为了解来安县公共场所宾馆、旅社、理发店、浴室、娱乐场所公共用品消毒质量,对来安县公共场所宾馆、旅社、理发店、浴室、娱乐场所公共用品进行抽样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2010~2011年监测来安县150家公共场所(宾馆11家、旅社31家、理发店70家、浴室16家、娱乐场所22家),旅店业茶具、床上卧具(床单、床罩、枕套);理发店毛巾、理发用具;浴室浴巾、拖鞋;娱乐场所茶具进行抽样监测.

    作者:叶春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芜湖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预测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06 ~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及预测2011年和2012年梅毒发病趋势,为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0年芜湖市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和报告的病例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指数曲线回归方程进行梅毒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2006 ~ 2010年芜湖市共报告梅毒4921例,其中男性2377例,女性2544例;不同年份间梅毒病例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0,P<0.01),报告20~49岁梅毒病例数多.建立预测模型(Y)=e3.522+.136x具有较好拟合度.根据回归方程预测,2011年和2012年芜湖市梅毒发病率是66.82/10万和76.55/10万.结论 指数曲线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梅毒发病趋势预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钱帮群;吕金伟;琚腊红;成国明;李永霞;何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芜湖市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芜湖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芜湖市2004 ~2011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芜湖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起,报告发病数1625例,死亡13例.其中传染病疫情63起,占95.45%,食物中毒7起,占7.1%.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2起,占总起数的82.54%.结论 芜湖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杨林新;成国明;王斐;方益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