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蒙华;张炳东;陈铭伍;周华富;吴文森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即可明确其出血部位和病变性质,又可进行局 部止血治疗.1998年我院对1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局部用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44例,女40例,30岁以下26例,30~59 岁100例,60岁以上58例.1.2 术前准备:被检病人按胃镜常规进行,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对大出血的病人除应先给予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还应
作者:颜丽萍;曹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我们根据现代微创外科的观点采用腋下小切口施行普胸手术共7例,切口平均长度13.2 cm,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35~69岁,平均47.8岁,经病理证实肺癌 3例,良性肿瘤4例.1.2 方法:①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②侧卧位,术侧上肢向头部上举并固定于头架 上,将相应术野中心部位垫起;③开胸步骤:取腋后线下背阔肌前缘斜行切口止于腋前线处 , 长9.5~14.5 cm,游离背阔肌前缘并用拉钩向后略作牵拉,沿前锯肌肌纤维起行方向钝性 分开至肋间表面,经肋间正中切开肋间肌进胸,置入两副小号胸廓开胸器牵开肋间及背阔肌将 胸内视野打开,常规进行胸内探查.术前无病理诊断的,术中行快速冰冻确诊,以确定术式 ;④关胸步骤:用7号丝线经上下肋骨中点打孔缝合固定,缝合时注意避免损伤肋间神经; 缝合前锯肌、皮下组织及皮肤.2 结果7例中分别行左开胸5例,右开胸2例,其中上叶切除2例,中叶1例,下叶切除3例 .纵膈肿瘤摘除1例,3例肺癌肺叶切除加周围淋巴结清扫,4例良性肿瘤分别直接行肺叶切除术或肿瘤直接摘除.7例开胸过程中出血量约少于25 ml.开关胸时间均在35 min内完成.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7例术后均在3~5 d下床活动.术后伤口损伤小,疼痛轻微,并且持续时间短,利于咳嗽排痰;术侧上肢及肩关节活动 受限不明显,伤口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伤口长度均在9.5~14.5 cm.
作者:曾建业;韦涌初;阳世雄;黄思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例1,女,33岁.1995年10月6日入院.8月下旬发热、咽痛,继而出现下肢水肿、关节 痛、尿蛋白(+++)而入我院.入院后体温38~39℃,先后出现口腔溃疡、心包积液、胸水、腹水;Hb 89 g/L,WBC 2.6×109/L,ALB 20 g/L,γ-球蛋白30%,C3 600 mg/ L,ANA(+),ds-DNA(+).诊断:重症狼疮性肾炎(LN).予足量强的松治疗,渐见尿少,恶心、呕吐;BUN 44.7 mmol/L,Cr 533 μmol/L.12月中旬并发急性左心衰,狼疮脑,癫样抽搐频繁发作.经4次血浆置换(PE),分别置换血浆2 L、2.4 L、2.4 L和3 L.2次PE后已能下床活动.再经17次血液透析,2次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并先后静滴丙种球蛋白25 g,加用C TX,终控制了狼疮危象.复查血象和肾功能正常,ANA、ds-DNA阴转,1996年1月27日完全缓解出院.
作者:韦道生;米存东;廖松;赖月玲;韦凤勋;陈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8年1月至1999年9月我院共开展腹腔镜手术7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45例,年龄11~67岁,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腹腔 镜阑尾切除术27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10例,腹腔镜输卵管粘连松解、通液5例,腹腔 镜宫外孕手术5例,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切除术1例.腹腔镜同时多脏器手术3例.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诊断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 .1.2 并发症:本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有2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一段时间有 右上腹部疼痛不适,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经抗炎及对症治疗症状消失.
作者:韦胜文;韦凯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由于对脾脏免疫功能的再认识,脾外伤的治疗已从首选脾切除术转为多种保留脾脏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1].我院 1984年1月至1989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儿32例, 其中非手术治疗2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伍卫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局部扩大野的设野方法照射成人高分级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53例,分为实验组(A组 ,25例)和对照组(B组,28例),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DT 50~65Gy,设野方法:A组用局部扩大野,B组用全脑加局部照射野.随访其放疗后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4个月,15.5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是80%,24%和82.14%,24%,复发率分别是64% , 64.29%.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 >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局部扩大野和全脑加局部照射二种方法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别.建议采用局部扩大野,可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
作者:梁振强;吴春华;王安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安定与苯巴比妥钠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常用药物,但临床上对两药的疗效报道不一.我 院1987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15例,分别采用大剂量安定鼻饲与苯巴比妥钠 注射为主的两种止痉疗法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0年6月至1999年6月,我院收治阑尾周围脓肿病人105例,其中Ⅰ期手术8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63例,女21例,年龄10~66岁,平均31.8岁.腹痛至手术时间为48 h至14 d.患者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病史,体检触及右下腹压痛性包块,5~12 c m大小不等,无活动,B超检查76例均提示有5~11 cm的液性暗区.体温38~39.1℃,白细胞增高,左移明显.
作者:刘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其关键, 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2例,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儿科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65例,新生儿 硬肿症分度参照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所订的分度标准[1].按入院单双日分 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足月产9例,早产23例;体质量<2 50 0 g 23例,≥2 500 g 9例;起病日龄≤7 d 26例,>7 d 6例;轻度硬肿10例,中度 硬肿15例,重度硬肿7例;体温不升12例;单纯寒冷损伤综合征9例,感染9例,窒息10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足月产10例,早产23例,体质量<2 500 g 25例,≥2 500 g 8例;起病日龄≤7 d 28例,>7 d 5例,轻度硬肿12例,中度硬肿15例,重度硬 肿6例;体温不升13例;单纯寒冷损伤综合征10例,感染8例,窒息9例;两组病例的胎龄、 体质量、发病日龄、入院时体温、硬肿程度、病程和病因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暖箱快速复温、防治感染、合理供给热卡和液体、纠正器 官功能紊乱、吸氧、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2~3 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30 ml中以每分钟5 μg/kg静脉滴注,再用肝素0.2~0.5 mg/ 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中静滴,至硬肿消退后停药.1.3 疗效判定:①显效:体温于12 h内恢复正常,硬肿3 d内消退;②有效:体温于24 h 内恢复正常,硬肿8 d内消退;③无效:体温于24 h后恢复正常,硬肿8 d后尚未完全消退或死亡者.
作者:罗军;罗杰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动脉灌注疗法在子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6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TAI),经导管灌注CDDP 60~100 mg,ADM 40 mg,MMC 10~20 mg. TAI后1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7例采用放射线治疗.结果:TAI疗效,CR 8.32%,PR 69.4%,NC 22.2%.放疗组总有效率为82.3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TAI结合放疗或手术可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亦龙;古闲幸则;赖少侣;齐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陈发性腹痛,在婴儿主要表现为无明显 原因的持续、难以抚慰的尖声哭闹.我院1996~1999年共诊治婴儿肠痉挛1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据患儿反复哭闹、哭闹的特点和哭闹时高体征等情况,在排除 了器质性病变之后,诊断肠痉挛共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大者8个月,小1个月 .
作者:庞宇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1999年我们应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三联药物治疗23例食管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病人,与应用善得定治疗相似病人21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均经临床及胃镜证实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 治疗组23例,对照组21例,其中治疗组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0岁;对照组男14例, 女7例,平均年龄52岁.全部病例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肝功能按child-pugh改良法分为 三级.治疗组A级3例,B级13例,C级7例;对照A级2级,B级13例,C级6例.两组胃镜显示食 管静脉曲张程度、病情、病程及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
作者:何名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闭合性腹部创伤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此种创伤常涉及多脏器损伤,处理棘手 ,及时正确的诊治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8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创伤116例,现对其诊治体会总结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6例中,男94例,女22 例,年龄5~79岁,平均37岁.1.2 致伤原因: 车祸伤72例,坠落伤16例,挤压伤10例,打击伤8例,牛角顶伤4例,手扶拖拉机手把顶伤3例,跌伤3例.
作者:潘加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 Td)及QTc离散度(QTcd)与心脏危险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AMI的老年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与84例未溶栓的AM I进行比较.溶栓用尿激酶150~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然后测量溶栓前后及未溶栓患者同一时间的QTd及QTcd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入院后或溶栓48 h,QTd、QTcd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0.05或0.01).结论:AMI溶栓后QTd、QTcd明显缩短,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
作者:陈良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皮革胃属于弥漫浸润型胃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组织主要侵犯粘膜下层,呈 弥漫性浸润生长,胃粘膜改变不明显,胃镜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1].我院1985 ~1998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皮革胃患者48例,其中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误、漏诊23例 ,占47.9%.现就此类病人的诊断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李运泽;朱国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非病毒载体法基因转染的适条件及其潜在价值 .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和配体定向法将带有野生型P53基因(W t-P53)cDNA的质粒引入细胞,用直接镜检、软琼脂培养、四甲基偶氮唑(MTT)法和乳酸脱氢酶法等研究细胞生长特性的改变情况.结果:绝大多数细胞被转染,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发生凋亡.结论:本方法对于基因体外转染是可行的,并且有可能将来用于小细胞肺癌的P53基因治疗.
作者:吴克;赖祥进;刘会生;全家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肱骨皮下组织厚度(HSTT)及股骨皮下组织厚度(FS TT)与胎儿体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181例胎儿的双顶径(BPD)、枕额径(OFD)、腹前后径(APTD)、腹横径(TTD)、肱骨(HL)、肱骨软组织厚度(HSTT)、股骨(FL)、股骨软组织厚度(FSTT)进行测量,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FSTT与新生儿体质量显著相关(r=0.233 3,P >0.05),HSTT与新生儿体质量无显著相关(r=0.137 0,P<0.05).结论:FSTT是观察胎儿营养状况的较直接检测指标,且可用来预测胎儿体质量.
作者:韦业平;袁华;马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性阳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疑阳萎39例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进行检测,观测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碱加立其丁之前、后的动脉管径值及注药后15 min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小流速(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对罂粟碱加立其丁反应良好7例,反应低下32例,反应良好者 Vmax为(41.33±9.76)cm/s,Vmin为(3.52±1.22) cm/s,RI为0.94±0.04,PI为4.8 7±0.60;反应低下者中18例为静脉机能不全,10例为动脉供血不足,4例为动静脉混合性阳萎,其Vmax分别为(36.14±8.2)cm/s 、(22.23±4.6)cm/s、(23.57±5.0)cm/s,Vmin 分别为(7.20±2.10)cm/s、(2.51±1.31)cm/s、(6.68±1.40)cm/s,RI分别为 0.75 ± 0.04、0.89±0.06、0.66±0.06 ,PI分别为 2.08±0.56、4.52±0.51、2.15± 0.55 .反应良好与反应低下的静脉机能不全者注药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管径值的增加率大于2倍,而动脉供血不足与动静脉混合性者注药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管径值的增加率小于60%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配合罂粟碱加立其丁试验对血管性阳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若川;朱尚勇;刘德云;黄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不同剂量配比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配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随着黄芪注射液剂量的增加,左室舒张期E峰速率增加,A峰速率降低,E/A比值增加,心电图明显改善.结论: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患者以气虚为主,以黄芪大剂量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钱海凌;黄立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人类精子顶体结构及功能来探讨人精子的授精能力.方法:应用络合异硫氰酸荧光素的豌豆凝集素(FITC-PSA)进行精子顶体荧光标记,分别测定56例不育患者及38例正常生育男子的精液标本,比较两组间精子顶体完整率,精子-透明带结合的差异.结果:正常生育组的顶体完整率及精子-透明带结合率均显著高于不育组(P<0.01).结论:FITC-PSA荧光标记法操作简便,技术结果可靠,特异性强,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平;李志斌;刘锋;罗开玲;李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