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荣;刘英
近十余年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受到关注。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0年12月共实施26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265例,男78例、女187例。年龄16~83岁,平均48.2岁。结石性胆囊炎236例,胆囊息肉22例,化脓性胆囊炎5例,胆囊腺癌2例。手术方法: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取右上腹直肌切口,腹壁切口长4~6cm,切口上缘紧靠右侧肋弓,一般需切开一个腹直肌腱……
作者:杨承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Vit C对高血压患者血中NO含量的影响及Vit C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给予3g Vit C静滴,每天1次,共7天。测定其用药前后血中NO含量。结果 用药后血中NO含量为111.09±29.95mmol/L,较用药前91.74±23.95mmol/L显著增加(P<0.05)。结论 抗氧化剂Vit C可能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玲;杨丽霞;齐峰;郭传明;石燕昆;赵颖;王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自2001年1月至12月,应用青霉素间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4例,并与一次使用全日量青霉素治疗的48例支气管肺炎进行对照分析,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儿,按就诊时间的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平均发病……
作者:寸江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男性,35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4年,伴抽搐2次入院。查体:血压100/65mmHg,心率78次/分,心脏查体无特殊。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导联QRS波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STv1-v3上抬,Q—T间期正常见附图。X线胸片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正常。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窦性静止,长R—R间歇2 400ms,快窦性心律达103次/分。食道调搏示:SNRT阻滞后为1 750ms,文氏点110Pbm,2:1点为120Pbm。当时考虑患者为病窦双结病变,晕厥为长间歇所致。因患者发作晕厥次数较多,亦较严重,即给予安装DDD永久起搏器,手术顺利,起搏器工作正常,1周后出院。多次复查起搏……
作者:刘中梅;郭涛;韩明华;赵玲;李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 男,74岁,在本院行低分化直肠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年,住院复查,未感不适。体检发现右阴茎海绵体中段外测一黄豆大结节,光滑、活动、无触痛;颇似阴茎硬结。给服维生素E治疗、观察。1月后复查见肿块呈现浸润性生长,考虑为恶性肿瘤……
作者:马鸿钧;郝丽娜;董泽泉;曹宁生;马超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对鼻咽部小细胞恶性肿瘤分类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有了明确的概念。我们在1992年~2000年期间收治141例鼻咽部小细胞恶性肿瘤,并进行免疫组化表型分类。……
作者:李书聆;马云海;陆桂君;马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erbB-2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88例乳腺癌进行C-erbB-2癌基因检测。结果 C-erbB-2癌基因阳性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高;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经统计学处理有差异(P<0.05)。与ER(+)PR(+)及病人年龄、月经、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C-erbB-2癌基因过度表达对乳腺癌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建伟;贾玲;林人龙;陈居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在妇女的生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后放置IUD始于60年代中期。自70年代以来,提倡产后立即放置,即在胎盘娩出后19分钟内置入IUD。为了解产后放置IUD的临床效果,对1997年1月至12月产后立即放置IUD的妇女进行抽样调查,并与同期经后放置IUD的妇女做对照,观察放置3年的临床使用效果。……
作者:吕荣仙;张学勤;余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自1995年6月至2000年9月,对12例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了肝方叶或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未出现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0~65岁,平均52.5岁。有2例,病程为6~12年反复发作胆管炎。其中3例有过1~2次胆道手术史。全胆道结石2例,合并有左肝管口环状狭窄,左半肝及肝外胆道结石10例。12例中合并血吸虫性肝硬……
作者:陈向阳;王帆;徐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种较新的术式正被介绍与推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我院于1999年4月至2000年12月对77例老年患者实行了该手术,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7例,男性75例,女性2例;年龄60~83岁。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肝硬化及前列腺增生等病症52例,单侧斜疝59例,单侧直疝12例,双侧斜疝4例,切口疝1例,股疝1例;其中复发疝7例。2.修补材料: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由单丝聚丙烯……
作者:李扬;姚飚;罗成华;陈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女,20岁,云南寻甸县人,回族。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腹部有一较大包块,无腹胀、腹痛及触痛,亦无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包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患者既往曾经长期生活在数十年饲养牛羊历史的寻甸县农村。2001年11月23日患者以左腹部包块(胰腺假性囊肿可能)收住我院肿瘤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无异常,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肝脾未触及。左腹部可触及一约15cm×10cm×8cm大小肿块,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可推动,余无特殊。腹部B超示:胰尾后方囊性包块,多考虑胰腺假性囊肿。CT显示:1.左肾下极巨大囊肿:2.左肾双肾盂畸形;3.肝、胆、胰、脾、……
作者:牛恒;黄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描述不同性质腹腔积液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生理解剖及病理基础。方法 共120例经检验、病理等不同方法证实了性质的腹腔积液。观察积液分布、量、CT值及合并腹膜其它改变的CT表现,分析其解剖和病理基础。结果 1.右肝周间隙常受累,少量积液结肠下间隙较少受累,腹腔脓肿和腹腔血肿多位于原发灶附近,网膜囊积液多位于下部。2.CT值漏出液较低(本组0~15HU),渗出液较高(本组10~30HU),血液则更高一些(本组25~40HU)。3.量常与病理改变程度不成正比。4.腹膜其它改变因病理不同而有差异。结论 腹腔积液根据其产生的不同病理基础及腹膜腔解剖特点,CT表现上存在内在联系,综合CT影像改变有助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来源。
作者:刘慧;赵晋齐;刘波;李发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根据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和计划生育手术登记簿查知:我县现有人口65万,1995年至1999年全县共施行输卵管绝育术28 035例,其中;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施术8 346例:乡镇计生服务所、乡镇卫生院共施术19 480例;其它医疗机构施术共201例。绝育术式均为对折缝扎法和抽心包埋法。 材料和方法 通过查证1995年至2000年的计划生育术后并发症鉴定档案,根据患者提供的病情资料查知:原绝育术式、时间、施术单位、发生宫外孕的时间、诊治医院等情况。1995年至1999年所施绝……
作者:王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房室结慢径改良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异性心电改变及预防。方法 2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慢径。结果 23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发生一过性Ⅲ度AVB 11例,永久性Ⅲ度AVB 7例。结论 射频改良房室结慢径时可发生Ⅲ度AVB,但只要术中发现特异性心电改变立即停止放电并选择适当的消融方法,可将Ⅲ度AVB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赵玲;王如兴;郭涛;韩明华;肖践明;刘中梅;李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脏介入方法为现代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新进展,我院从1999年开展了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性诊断及治疗,获得成功,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36例,男34例,女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22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冠状动脉瘤1例。……
作者:杨庚明;胡代军;李旭明;杨艳萍;王德明;沙敏;赵惠珠;郭金鸿;杨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降低食欲、减少进食、增加产热,从而降低体重,在国外已用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我院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7月对国产的盐酸西布曲明进行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其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减肥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英;李俊花;张旭祥;汤保德;胡建伟;袁彬彬;骆峰;唐丽丽;王滇纳;袁加芬;杨绍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已成为外科治疗肾囊肿的主要手术方式,普遍采用经腹腔入路的手术,存在问题是对腹腔的干扰大。我院2000年9月以来采用经腹膜后入路的腹腔镜手术对16例。肾囊肿患者进行了囊肿去顶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炯明;李晓;莫小华;左毅刚;徐鸿毅;王剑松;张劲松;刘建和;姜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上口咽部神经纤维瘤比较少见,我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 患者男,16岁。因吞咽不适,发现口咽部肿物1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口咽后壁右侧可见椭圆形新生肿物,约2.5cm×2.0cm,包膜完整,界清,肿物表面覆有少许黄白色苔性物,有蒂与右侧腭咽方相连;双侧扁桃体正常,鼻咽部及喉腔正常,颈部未触及异常肿大淋巴结。CT示:口咽部炎性包块,约2.2cm×2.5cm×2.5cm。在局麻下经口腔行口咽部肿物摘除术,手术顺利,沿蒂部完整摘除肿物,切面呈灰白色,分叶状,具橡皮样弹性。病检报告为口咽部神经纤维瘤。术后抗……
作者:明澄;彭梅君;郭清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例 患者 男,42岁。吞咽梗噎感,肿物吐至口中2年。食道钡餐:食道巨大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包块约4cm×3cm×3cm大小,行食道切除,包块切除,食道胃颈部吻合术。病理检查:肉眼:表面光滑,切面肉黄,质嫩软,局部出血。镜下:送检组织由 分化成熟的纤维组织(粘液样变和水肿明显),脂肪……
作者:李海斌;太祥;奎宏;洪志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骨和髓成分坏死称骨坏死,发生于骨骺或软骨下的骨坏死通常称缺血性骨坏死。任何原因引起血流阻断都可引起骨坏死。骨缺血坏死可发生于任何骨骼,以股骨头发病率高,并常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1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螺旋CT征象分析,旨在探讨螺旋CT对ANFH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志明;赵定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