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笔者主要观察胺碘酮对26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阵发房扑及房颤)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非典型肺炎主要指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感染,非典型肺炎在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儿军团菌肺炎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对象.研究发现[1],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小儿非典型肺炎能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和哮喘,并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所以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小儿军团菌肺炎病情相对较重,感染率报道不一,现着重对小儿军团菌肺炎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蒋凌燕;廖承德;石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02年8月~2005年6月接受了保乳治疗的35例早期乳腺癌资料.35例均行肿瘤扩大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均进行了放疗和化疗.结果 存活时间30个月无局部复发;保留乳房外观满意率为82.8%.结论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治疗安全、疗效确切,但必须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规范的广泛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辅助放疗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关键措施,可使局部复发率降低;同时保乳治疗后大多数病例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
作者:周绍强;陈德滇;王建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血清学免疫功能特点.方法 分析16例PBC患者一般资料、其他免疫性疾病史、临床表现、血清学免疫功能及肝组织病理.结果 本组女性13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59.44±9.93)岁.血清学免疫功能检出情况:免疫球蛋白:IgM升高8例(8/16,50%),IgA升高7例(7/16,43.8%),IgG升高5例(5/16,31.3%).非特异性抗体:抗核抗体(ANA)阳性率高(12/16,75%),其中包括抗线粒体型(5/16,31.3%),Jo-1型(3/16,18.8%),抗SSA/SSB型(2/16,12.5%);双链DNA(DSDNA)阳性率12.5%(2/16).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率较高(6/16,37.5%),其他阳性有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3/16,18.8%),抗核心蛋白抗体(GP210)(2/16,12.5%).结论 PBC患者血清学免疫功能明显异常.
作者:李祥金;杨晋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人口水平以下的情况.我院自1993~2004年采用颈部低领切口入路手术治疗2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纳智民;孙建伟;贾玲;吴迪;陈居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老年腹部外科疾病逐渐上升,老年人抗病能力低,重要器官代偿能力减弱,还并存心血管、肺、脑及内分泌等器官疾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应有所侧重,做好术前后观察及护理可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胜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子宫、早期妊娠子宫、子宫肌瘤、腺肌病、恶性肿瘤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时间速度积分(VIT)等.方法 对210例女性患者行彩超检查,并对子宫动脉取样研究.结果 4组病人的上述参数均有差异.结论 彩超检测血流参数是可行的,它们反映出所检测子宫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倪秋杰;朱昆生;黄燕玲;陆永萍;张安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院2005年8月收住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并双侧颈部广泛转移,Ⅰ期行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功敬;孙文;李军;段正雄;张建斌;苏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属耳科常见病,本科于2002年3月~2005年6月分别采用蛋膜修补和明胶海绵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 18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彭梅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肾小球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的病理类型决定治疗的效果和预后[1].肾组织检查是肾小球疾病可靠的诊断方法,同时也为治疗提供指导,并可预测预后.肾活检术是获取肾组织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穿刺技术不断改进,省外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将此技术应用于儿科,从而带动了小儿肾脏疾病的整体知识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更新和提高.但肾活检术在我省儿科尚未普及,其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并不为省内同仁了解和接受,本科自2005年2月起采用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为25例肾小球疾病实施了经皮肾活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雁;汤春辉;张珊梅;倪俊学;李利;杨映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院从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瓣膜置换手术270例,其中8例诊断为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分别给药物或心包开窗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死亡,现分析其发生因素及诊治经验.
作者:李劲松;王忠明;杨旭;钟崇斌;黄莹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PA)患者合并症多,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危重,所致病源菌为混合性感染的耐药菌株较高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死率高.本科2002年1月~2005年7月应用上述复方(舒普深)治疗HPA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惠;付川玲;余润;陈进;马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颌骨骨折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我科后组2005.7~2006.4对31例患者的治疗作如下报告.
作者:罗光明;马开宇;黎明;吴勇;王卫红;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ST治疗的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9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15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28例.结果 发生并发症6例(9.7%),其中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和急性胰腺炎3例.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行乳头肌成形术治愈.结论 EST是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结石的重要手段,精细地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建萍;杨太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较为多见,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暴力的来源及骨折移位情况将其分为两型:伸直型和屈曲型.我院自1996~2006年10年中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83例.采用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手法复位采用不同的伸直位和屈曲位石膏托外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武;高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特别是早发型败血症(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是指出生72小时内发生的细菌感染[1].由于其临床症状不特异,病情进展快,临床尚无理想的早期诊断指标,故死亡率高.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不断有新的突破,但这些实验研究终因需特殊设备、价格昂贵、实用性差,无法在临床广泛应用[2].为此,笔者通过探讨一些非特异临床表现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肖群文;李琪;徐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超声造影剂(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剂,因其直径极小,也叫超声造影微泡,在人体微小血管和组织灌注检测与成像方面具有其他检测方法(如CT、MRI等)无法比拟的优点.造影剂因其较强的回波反射性能而被认为是目前好的人体微血管内的造影材料.已知对超声造影剂(UCA)的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造影剂微泡较大不能通过肺循环,且稳定性差,主要用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90年代后期,对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微泡直径小于红细胞,约2~4 um,稳定性提高,可通过肺循环,作为一种血球示踪剂随血循环分布到全身,反映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而又不干扰血流动力学,有助于多脏器疾病的诊断.目前,随着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子显像的出现,造影剂已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梅;梁红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云南省确诊的白族和汉族冠心病(CHD)病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民族差异.方法 选择云南省确诊的冠心病病人,白族21例和汉族77例(其中80病人通过冠脉造影证实,18例病人有明确的心梗病史).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其血清血脂,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以Hhal内切酶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白族CHD组和汉族CHD组均以ε3等位基因以及E3/3基因型常见,两组之间E2/3、E3/3、E3/4基因型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白族组和汉族组中ε2、ε3、ε4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含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LDL-C)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P<0.01).结论 在云南省白族和汉族人群之间ApoE基因型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白族和汉族人群中ε4等位基因是影响血清TC、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作者:彭云珠;潘家华;候宗柳;徐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titis,AST)又称急性甲状腺炎、细菌性甲状腺炎,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甲状腺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如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延误治疗,造成严重损害,我科近3年收治4例,现就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与并发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186例.胸部CT检查,发现肺内有肿块和实变的有139例,两肺弥漫性病变的18例,纵隔和胸膜病变的29例.采用18G×120/180 cm的自动活检针进行活检.结果 穿刺成功完成诊疗计划184例,成功率98.92%.穿刺准确率100%(184例均准确地取到病变组织).并发症中出现少量气胸14例,占7.6%,穿刺后有轻度咳血,和痰中带血丝以及少量血胸的27例,占14.67%.结论 重视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与并发症的因素,才能使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不失为一种安全、准确,操作简便的方法.
作者:陈志明;赵定兰;何锡洪;杨海燕;肖越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