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在儿科的应用

刘雁;汤春辉;张珊梅;倪俊学;李利;杨映惠

关键词:肾活检, 肾小球疾病, 病理类型
摘要:肾小球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的病理类型决定治疗的效果和预后[1].肾组织检查是肾小球疾病可靠的诊断方法,同时也为治疗提供指导,并可预测预后.肾活检术是获取肾组织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穿刺技术不断改进,省外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将此技术应用于儿科,从而带动了小儿肾脏疾病的整体知识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更新和提高.但肾活检术在我省儿科尚未普及,其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并不为省内同仁了解和接受,本科自2005年2月起采用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为25例肾小球疾病实施了经皮肾活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骨后甲状腺肿瘤24例的外科治疗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人口水平以下的情况.我院自1993~2004年采用颈部低领切口入路手术治疗2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纳智民;孙建伟;贾玲;吴迪;陈居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脐带绕颈799例临床分析

    脐带缠绕尤其是脐带绕颈在临床上不少见,为更好的认识脐带绕颈的临床表现,提高产科质量,现将我院2001年11月至2004年6月间799例脐带绕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科珍;沈翠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目的 总结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术前行CTA或MRA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手术在DSA监视下进行,对29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封闭夹层人口.术后随访期间行CT检查观察手术效果、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有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果 29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无内漏、无截瘫,术后第10d猝死1例,随访期间猝死1例,其余病例均健康生存,假腔内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情况发生.结论 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微创、有效、严重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其近期-中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作者:杨绍军;杨达宽;李旭;阎东;袁曙光;王家平;杨立民;周云;王曦;凌锋;马建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生长因子与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是一个涉及多种类型细胞的复杂过程.正常情况下伤口的修复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组织改造塑形期,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系列已知的生长因子(包括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和生物化学事件发生[1].本文就生长因子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代佑果;寸英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准确性与并发症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与并发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186例.胸部CT检查,发现肺内有肿块和实变的有139例,两肺弥漫性病变的18例,纵隔和胸膜病变的29例.采用18G×120/180 cm的自动活检针进行活检.结果 穿刺成功完成诊疗计划184例,成功率98.92%.穿刺准确率100%(184例均准确地取到病变组织).并发症中出现少量气胸14例,占7.6%,穿刺后有轻度咳血,和痰中带血丝以及少量血胸的27例,占14.67%.结论 重视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与并发症的因素,才能使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不失为一种安全、准确,操作简便的方法.

    作者:陈志明;赵定兰;何锡洪;杨海燕;肖越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测黄疸的临床应用

    经皮测黄疸(Transcraneous bilirubin meter,TCB)具有方便、快捷、经济、无创的优点.为探讨新生儿经皮测黄疸与血清红素的相关笥,进一步评价经皮测黄疸检测胆红素值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笔者选择了126例新生儿,采用经皮测黄疸和抽血检查两种方法同时检测胆红素值.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经皮测黄疸与血清胆红素值之间的关系.

    作者:庞玲;李刚;陈红;杨昕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ST治疗的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9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15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28例.结果 发生并发症6例(9.7%),其中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和急性胰腺炎3例.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行乳头肌成形术治愈.结论 EST是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结石的重要手段,精细地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建萍;杨太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触摸气管导管测试小囊判断套囊内压力不可取

    气管内插管是院内进行呼吸道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导管套囊能够有效地防止呼吸道误吸和气体泄漏,合理的气管导管套囊内压(ECP)不能超过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30 mmHg),否则可导致气管黏膜缺血、发炎、出血和溃疡形成等并发症.临床上,我们发现凭经验向气管导管套囊内注气,触摸气管导管测试小囊判断ECP误差大,现报告如下.

    作者:税昌中;苏虹;刘光晶;何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微泡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剂,因其直径极小,也叫超声造影微泡,在人体微小血管和组织灌注检测与成像方面具有其他检测方法(如CT、MRI等)无法比拟的优点.造影剂因其较强的回波反射性能而被认为是目前好的人体微血管内的造影材料.已知对超声造影剂(UCA)的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造影剂微泡较大不能通过肺循环,且稳定性差,主要用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90年代后期,对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微泡直径小于红细胞,约2~4 um,稳定性提高,可通过肺循环,作为一种血球示踪剂随血循环分布到全身,反映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而又不干扰血流动力学,有助于多脏器疾病的诊断.目前,随着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子显像的出现,造影剂已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梅;梁红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体会

    我院从1997年以来,在临床上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及陈旧性骨不愈合共86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能;李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1例颌骨骨折治疗体会

    颌骨骨折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我科后组2005.7~2006.4对31例患者的治疗作如下报告.

    作者:罗光明;马开宇;黎明;吴勇;王卫红;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2例诊治体会

    腹部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是腹部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后处理困难,预后较差.在预防和治疗上应引起足够重视.我科自1994年5月~2005年8月共发生腹部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2例,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一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钩虫性贫血40例临床诊治体会

    钩虫性贫血是由寄生于人体内的钩虫叮咬小肠粘膜后形成浅小溃疡而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本院自2001年8月~2005年6月采用盐酸左旋咪唑联合铁剂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钩虫性贫血4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愉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8例报告

    我院2003年11年~2005年12月已为118例上尿路结石病人进行了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mPCNL)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洵;匡宗军;杨杰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伤性鼓膜穿孔采用蛋膜修补与明胶海绵修补治疗的对比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属耳科常见病,本科于2002年3月~2005年6月分别采用蛋膜修补和明胶海绵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 18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彭梅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来自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可伴不同成分分化,其良、恶诊断主要依据是否对周围组织有浸润而分为3型:①子宫内膜结节(endometrial stromal module);②低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 grade malignant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ESS);③高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igh grade malignant endometrial stromalsarcoma,HESS).据其分型及伴随的分化有利诊断、鉴别诊断、选用治疗方案、估计预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认识已有所提高,但在其组织起源及生物学行为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诊断、治疗、预后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涛;袁志伟;李晋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尿蛋白四联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是导致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主要原因.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为20%~40%,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0%~20%,糖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就有5%~10%.DN起病隐匿,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较困难,一旦进展至临床DN,肾功能常呈进行性恶化,现尚缺乏有效的方法阻止其发展.因此,DN的早期诊断对早期防治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DN病理主要以肾小球硬化为主,常同时伴有肾小管或肾间质的损害,并参与肾功能的损害.

    作者:虞艳芳;张永红;王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72例报告

    我院自2004年4月~2005年12月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7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潮;何慈冲;李涛;蒋叶;农健;彭家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腹部外科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近年,老年腹部外科疾病逐渐上升,老年人抗病能力低,重要器官代偿能力减弱,还并存心血管、肺、脑及内分泌等器官疾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应有所侧重,做好术前后观察及护理可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胜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锁骨下动静脉断裂抢救成功1例

    开放性锁骨下动静脉损伤在临床上很少见,由于伤口狭深,出血凶猛,处理困难,可随时危急生命.由于我们抢救及时,处理得当,抢救成功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石绍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