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杜平;马琳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5例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胃肠道准备、控制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血糖监测、做好呼吸道管理、各种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2例并发颈部吻合口瘘,1例肺炎、1例肺不张.结论:对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术期血糖控制,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后代糖代谢异常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后代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方法:42名满足ICD-10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健康子女后代(平均年龄31.3岁)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6名健康对照后代,空腹抽血后,同一时间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瘦素等指标测定;并测量身高(kg)、体重(m)、腰围(cm)、臀围(cm)(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结果:精神分裂症健康后代与对照组糖代谢相关指标相比,有较低胰岛素生长因子-I水平,较高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同时,空腹葡萄糖水平、瘦素及生长激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健康后代存在糖代谢相关指标异常,这间接支持糖代谢相关指标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中.

    作者:王育红;杨建立;杨坤;成爽;谢玲银;张智勇;林永雄;黄伟华;吴雪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门诊内分泌科科患者的特点实施人文护理,营造人文氛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开展人文护理,可提高门诊内分泌科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及对医护人1的满意度,使就诊病人数逐渐增多.结论: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及护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了医护人1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亦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切除术后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切除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0例全麻下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25人)和对照组(C组,25人).切皮前,F组静脉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C组注入生理盐水1 ml/kg.观察术后患者2 h、8 h、24 h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F组术后2 h、8 h和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但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有效减少胃切除术患者手术后的疼痛.

    作者:吕之勇;李传定;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FMD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刘静;王桂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的病历.结果:死亡原因为躯体疾病40例(90.91%);意外死亡4例(9.09%).结论:护理人1应加强观察,做好护理防范.

    作者:谢秀钦;李建秀;洪华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症30例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梗、生地、麦门冬、佛手、郁金)治疗.结果:痊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6.7%.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满意.

    作者:李红瑜;姚青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浦东新区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4年随访结果

    目的: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首次就诊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4年的随访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将数据输入SPSS11.5,采用参数及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为74.6%~82.7%,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且随访的病例逐渐减少;复发组患者的依从性较首发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个体化心理干预,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对治疗依从性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首发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需要提高.

    作者:秦虹云;王振萍;张洁;闵海瑛;陈福珍;严彩英;傅伟忠;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的护理

    目的:观察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给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结果:入组时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结束时观察组对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黄碧琴;林雪梅;蔡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惠州市杨侨镇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惠州市杨侨镇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2010年8月20日至9月20日整群抽样杨侨镇5个办事处400户(其中200户为越南归国华侨,200户为非华侨)为调查对象.由具有5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医生采用1982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编写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进行逐户筛选,以CCMD-3对可疑精神障碍者进行诊断与分类.结果:1 420人完成筛选,83人完成诊断,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57.75‰,终生患病率58.45‰,15岁以上人口时点患病率为65.92‰,终生患病率为66.72‰.精神分裂症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67倍(P<0.05),≥55岁以上人群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所有人群的10倍,排在前三位的是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抑郁症.结论:与1982年全国流调数据相比,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各类精神障碍有其相应的年龄分布特点.

    作者:周映平;何坤中;陈映妹;刘文先;林勇强;贾福军;欧阳景威;刘华;周东胜;颜良东;王兆平;陈蓝宝;陈虹;朱建婷;陈嘉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2月在锦州市妇婴医院临床诊断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36例.结果:36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起病,病程≥5天,CRP升高,MP-Ab滴度≥1:160,影象学显示大叶性肺炎或并发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所有患儿均予三代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21例治愈出院,11例好转后签字出院,4例转往上级医院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结论: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胸片改变明显,吸收慢.早期正确的联合抗感染、静注免疫球蛋白等抗炎症反应治疗和适时予以支气管镜灌洗有助于改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我效能理论对起搏器术后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起搏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研究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40名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手术日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起搏器患者进行教育前、教育3个月后评分.两组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用x2 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上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较健康教育前的提高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文;郜玉珍;韩娜;景月娟;王淑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康复科2009年1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一组常规针灸治疗,一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患者的总有效率能达到95%,并且基本康复的患者达到30%以上.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提倡.

    作者:王红;鲁志凌;李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水肿、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1].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内科临床急症之一,发病凶险而迅速,早期死亡率很高,而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很多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所以临床上除了争分夺秒地抢救,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临床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胡凤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退休工人.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到眼科治疗诊断为左眼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检查视力左眼0.1,右眼1.0.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左眼视力保持在0.1.入院前2周患者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到0.1,左眼0.1,眼科诊断右眼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右眼视乳头水肿,左眼视神经萎缩,做头颅MRI未见异常.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2周视力无明显恢复,视力左、右眼0.1,右眼视乳头水肿.

    作者:王维勇;褚洪伟;肖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型神经纤维瘤病并巨肢畸形1例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又称为Von Recklinghauson病,由德国医生Von Recklinghauson首先提出并详细阐述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外胚层及中胚层发育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神经嵴细胞的异常增生[1],可分为NF1和NF2型[2]两种.我们收治1例I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右前臂右手巨肢畸形,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林;李海波;欧阳亮;付柏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88例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88例ADR病例,按照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ADR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31~5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有48例(54.55%);以神经系统受累为多见;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见,有39例,占44.32%.结论:临床应重视精神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定期监测、及时上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急性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现代电休克(MECT)治疗急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150例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进行MECT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治疗的总有效率90%,其中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81.2%,显效率49.3%;抑郁症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4.1%;躁狂症总有效率 95.5%,显效率72.1%;急性应激障碍总有效率100%,显效率88.9%;癔症总有效率93.8%,显效率87.5%.结论:MECT安全性高,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芳全;关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麻痹性痴呆误诊1例

    患者男 48岁,已婚,高中.5年前逐渐出现睡眠差,2010年8月眠差加重,伴紧张焦虑、猜疑、疑人陷害,坐立不安,2010年9月就诊浦东医院门诊:查头颅CT,心电图均无异常,诊断:神经衰弱,予氟西汀20 mg/d,艾司唑仑2 mg/d,治疗1月余,症状无好转;2010年11月25日首次就诊我院门诊,患者表现焦虑紧张、心慌、浑身不适,诊断:焦虑症,予文拉法辛75 mg/d,扎来普隆5 mg/d治疗5个月,症状持续存在.2011年4月20日因2周前出现疑人跟踪,坐立不安,殴打家人,坚信某银行欠他50万存款再次就诊我院并收治住院治疗,入院后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存在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被跟踪感,情感反应平淡、不协调,行为紊乱,自知力无.

    作者:王海华;金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SANS评分、SSPI评分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

    作者:金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