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沙月红;贾奇;刘蕊;顾玉梅;刘海鹏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
摘要:为了观察低分子肝素(速碧凝)联合他汀类调脂药 (舒降之) 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收集了我院神经内科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之间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YIA患者32例,总结分析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颞部小切口在治疗单纯颧弓M型骨折中的应用

    颧弓是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相连而成的拱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弧度和长度,在维持面部对称性与协调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位于面侧突出部位,加之较细小,是颌面部常见的骨折部位之一.我科对收治的7例单纯颧弓M型骨折患者,使用颞部小切口人路进行骨折复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涛;慧敏;张晓明;张晓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婴幼儿恙虫病26例误诊分析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易误诊、漏诊[1].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6例婴幼儿恙虫病分析如下.

    作者:匡竹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妊娠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探讨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作为云南省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定点收治科室,在2009年10月~12月收治了多名妊娠感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现报告探讨如下.

    作者:肖李乐云;许汪斌;董丽宏;王怡洁;顾姗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T形斜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0%~15%[1].它包括简单的Colles,Smith骨折及累及关节面的各种骨折 (包括Bartons骨折[2]).

    作者:李俊昌;孟增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4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前,抗感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正确合理地应用抗感染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1].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抗菌药给人体造成的损害已逐渐被重视,有关ADR的报道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我院2006-2009年发生的抗菌药物ADR进行分析,旨在研究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佳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在手指接触性电烧伤中,创面容易有肌腱,骨和关节的外露.在创面上植皮不易成活,修复起来较为困难.需采用皮瓣修复,我们选用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中,环,小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术后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唐宗联;李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壁造瘘口周围巨大疝修补两例体会

    病例1 男,72岁.因直肠癌术后8年余,造瘘口旁腹壁切口处出现可复性肿物2年余入院.患者于8年前因直肠癌于外院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1年左右于造口处突出一肿物,质软,平躺可消失.

    作者:王华;李崇光;徐靖平;余雁;毕剑云;刀文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22例分析

    胃十二指肠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已成为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重要手段,且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不断扩展[1].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对2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并同期收治1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段振雄;赵利荣;何安;李宏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89例特殊部位狗咬伤诊治体会

    近年来,随着养狗人数的增多,狗咬伤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科自2007年4月~2010年5月共收治狗咬伤特殊部位的病人89例.全部彻底清创,行Ⅰ期缝合,无1例伤口感染,也无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思伟;王以;刘兴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疝195例体会

    我院自1993年7月~2010年5月,采用经腹股沟小切口手术治疗195例疝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95例,男性186例(95%),女性9例(4.8%).年龄小2个月,大10岁

    作者:杨杰;刘盈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为了观察低分子肝素(速碧凝)联合他汀类调脂药 (舒降之) 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收集了我院神经内科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之间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YIA患者32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沙月红;贾奇;刘蕊;顾玉梅;刘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又称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髋关节病变,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激素已明确为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之一,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科自2006年2月~2010年7月共收集整理有明确大量使用激素病史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10例,并对其进行介入治疗,经过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路萍;张雄军;王永志;朱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74例观察及处理

    随着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高,国家在治疗艾滋病方面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对符合治疗的艾滋病人实施免费治疗,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了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寿命[1].

    作者:房蛟飞;周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迪庆农村藏族孕产妇贫血原因分析

    孕产妇贫血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范畴.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儿均可造成一定危害.在贫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孕产妇死亡重要的原因.

    作者:阿茸玛;吴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盐酸纳美芬的临床应用

    一、盐酸纳美芬的药理作用自从20世纪70年代利用放射性受体分析法证实大脑组织内存在众多的阿片受体[1,2],主要是K,μ和δ3种.并发现脑内同时存在内源性的配体亦称内源性的吗啡,主要是B-内啡肽和强啡肽,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阿片受体呈现镜像分布.

    作者:徐凌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候群,是一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发现感染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易感性和某些胃肠激素与FD的发病密切相关[1,2].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FD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加茂;赵建荣;杨立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

    全球2型糖尿病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在全身性疾病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占第3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作者:于南南;程晓亮;李郑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龈上洁治术结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牙龈炎是人类常见的口腔感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漱口液在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已广泛运用.我科对168例牙龈炎患者分别使用龈上洁治术结合西帕依固龈液和龈上洁治术配合0.9%生理盐水进行对照,观察牙龈出血状况的变化,以了解龈上洁治术结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出血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蔗糖铁联合依倍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维持性血液透析 (HD) 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已广泛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并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章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婴幼儿食道裂孔疝手术治疗33例

    我院自2000年~2010年行婴幼儿食道裂孔疝手术33例,现总结如下,婴幼儿食道裂孔疝(HH)系环绕食管的膈肌脚发育异常,腹内脏器经扩大的食道裂孔疝入胸腔所致.按Barratar法分为三型:滑疝、食管旁疝、混合疝.

    作者:吴骏;曹辛;洪伟;张鸿;高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