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榕;高建鹏;胡军;尧颖;贾红萍;王辉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影响视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3 500~1/4 000,全世界约有150万以上的患者.
作者:许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阶段,在临床上,妇女生殖道感染病症,已经成为了当前影响到广大妇女健康的一种主要病症类型,而其中,又以阴道炎病症为多见,该病症出现后,极易诱发患者出现盆腔炎、不孕症与输卵管炎、宫外孕等病症,极大影响到广大妇女的生活,加之近些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还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俨然已经引导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
作者:沈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施图伦滴眼剂对屈光参差性弱视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7~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戴镜、遮盖及精细训练的疗法,药物组加用施图伦点眼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量患儿弱视眼和双眼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药物组的弱视眼及双眼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组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增大,调节滞后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图伦滴眼剂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调节功能.
作者:郑帆;王峥;陈迎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年来,急性胆囊炎疾病发病趋势显著递增,临床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方法主要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传统开腹手术方法比较,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1].为了探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实验中,采用随机数表法展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涛;杨科;夏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一[1].大部分COPD导致死亡都发生在急性加重期,早期研究认为COPD有近30%的急性加重病因不明,COPD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是肺栓塞(PE)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2,3],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症死亡率为25% ~30%[4],但在临床上因为PE与COPD的症状相似,尤其是在COPD急性加重时,往往与是否合并肺栓塞难以鉴别,容易误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错过佳治疗时期,死亡风险大幅度增加.
作者:罗天舒;代汝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年龄小于35岁的宫颈癌被称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简称年轻宫颈癌),且近年来年轻宫颈癌(≤35岁)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本文对云南省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安红梅;邓继红;张雯;刘双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毛细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致病原有很多种,其中呼吸道合包病毒为常见,以肺部哮鸣音、喘憋、咳嗽为临床表现,一旦病情得不到控制,造成其发展,很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是死亡,一般常见人群为婴幼儿[1].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对患儿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作者:唐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生长痛患儿及正常体检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探讨儿童生长痛与血清维生素D相关性,指导生长痛的治疗.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通过德国索灵试剂盒和Diasorin试剂检测在我院儿保科就诊的80例生长痛患儿及78例正常体检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生长痛患儿的25-羟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体检儿童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长痛的发生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作者:白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胆囊息肉为患者胆囊腔内的一种良性占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该病还被称为胆囊隆起性病变.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腹部不适或腹部隐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显著表现出现[1].目前,胆囊切除术是较为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这一手术的主要弊端为创伤性较高,且无法保留患者胆囊.
作者:杨科;周琼华;单祖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骨牵引治疗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克氏针作为一种金属异物,在骨和外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开放的通道,容易发生针道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1].如护理不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将加重患者和家庭负担,同时,针道处存在一定的创口,患者在更换敷料时常有疼痛感,容易对更换敷料产生抗拒或不配合.因此,护士换药时,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外,寻求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骨牵引、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感染发生率,并减轻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迫需解决的课题.
作者:官国春;金艳;王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胰腺肿瘤,发病率占胰腺肿瘤的0.2%~2.7%[1],先被Franz于1959年报道.过去,医学界一致认为SPTP兼具良性和恶性2种生物学特性,直至2010年WHO将其完全归类为恶性肿瘤.由于SPTP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再加之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不被熟悉,容易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误治.
作者:夏志超;曾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己成为儿科常见的多病原体引起的儿童肠道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及危重病例呈上升趋势.我院为云南省、昆明市收治重症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我科2015年6月中收治住院47例危重型手足口病均符合卫生部肠道病毒7 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1]重症病例诊断标准.现将该47例危重型HFMD报道如下.
作者:刘阳;杜曾庆;杜丽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年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ine,Hcy)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Hcy是蛋氨酸循环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一旦蛋氨酸循环过程受阻,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会升高.我国学者提出H型高血压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血浆Hcy值大于10μmol/L即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1].本文重点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王秀花;尹明才;苏文锦;高正衡;彭联俊;杨树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晚期既往有过化疗病史的乳腺癌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这类患者病程较长,经反复治疗已对多种药物耐药.临床研究显示,晚期复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以铂类为主的方案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作者自2013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洛铂(GL)方案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乳腺癌,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毋江洪;汪晓洁;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常见男性疾病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甚至尿潴留等症状.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不断提高[1].手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解除尿路梗阻的有效办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无遗留瘢痕等优点.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软骨退变、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周缘骨赘形成及关节畸形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的慢性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随着关节镜发展和技术的成熟,关节镜清理术逐渐成为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采用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统;常敏;杨景帆;董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一直以来甲状腺血管杂音常作为临床诊断Graves病和甲亢的重要体征[1-3].随着彩超和同位素等检查技术的普及,甲状腺疾病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发现桥本甲状腺炎也可检出甲状腺血管杂音.现将我科发现的2例桥本甲状腺炎出现甲状腺血管杂音的病例总结报道如下,以增加对甲状腺血管杂音的认识.
作者:李贵梅;穆攀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足月妊娠引产是指孕妇由于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少等),于妊娠足月后而自主宫缩出现之前使用药物和(或)机械扩张等方法刺激子宫收缩达到分娩的目的.宫颈成熟程度是足月引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孕足月引产者逐渐增多.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的失败率较高[2].
作者:孙宇;杨奕梅;宋英;包蕾;王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及门诊就诊的4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又分2个亚组:伴消化不良症状亚组,不伴消化不良症状亚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71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及2亚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人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4.56% (59/171),糖尿病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44.11% (191/4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伴消化不良症状亚组、不伴消化不良症状亚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77.45% (79/102)、41.09% (136/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人群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其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较不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高.
作者:马红晶;徐秀玲;郭英;曹磊艳;张茹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消化内镜技术因其渗透性广、实用性强、诊断方式快速直观等优势已成为消化内科发展的支柱和标志之一[1].近几年,消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除了常规的电子胃肠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荧光内镜、共聚焦内镜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我们在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适应更多更精的新技术,更需要较好的培养内镜医师.
作者:秦榕;高建鹏;胡军;尧颖;贾红萍;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