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敏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产妇产后快速恢复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在柳城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并行盆底功能检查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式顺产分娩的对照组和剖宫产的实验组,各45例.对比两组肌纤维肌力值与产科因素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产妇Ⅰ、Ⅱ类肌纤维受分娩方式影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和产妇年龄对实验组肌纤维肌力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能够降低产妇产后盆底肌肉Ⅱ类肌纤维收缩能力因分娩而受到的影响,但无法确认是保护盆底结构不受分娩所致的损伤,因而单纯为保护产妇盆底功能而通过剖宫产结束妊娠在临床看来并不可取.
作者:谢迪;朱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宏观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2010-201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结果 我国男童的肥胖比例高于女童,以5~6岁儿童肥胖者居多,其中饮食习惯、遗传、运动、出生体重、父母文化程度等是出现频率高的影响因素.影响肥胖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是进食速度快、食欲好进食量多、爱吃甜食、油炸食品,蔬菜水果摄入少等.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是饮食、遗传、行为、家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利用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减少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作者:张莹;焦怡琳;陆凯;何广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5-2012年许昌县孕产妇死亡的变化情况,分析其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 许昌县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5-2012年8年期间,许昌县共有14名孕产妇死亡,2008年死亡率63.3/10万,2012死亡率12.3/10万,平均死亡率26.5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死亡孕产妇中农业户口13例,占92.86%,非农业户口1例,占7.14%.全部为经产妇,孕产妇死亡年龄平均30.7岁.初中以下文化13例,占92.86%,专科以上1例,占7.14%.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居首位,占51.47%,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意识、完善干预措施、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乡、县级医务人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救治能力,防止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红外额式体温计与传统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新生儿体温值的差异,研究红外额式体温计应用于新生儿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 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2例不同保暖环境下即婴儿床、暖箱、辐射抢救台上的新生儿分别应用红外额式体温计测量前额温度和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每例新生儿均应用两种方法测量体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测温效果及相关性.结果 红外额式体温计与传统玻璃水银体温计所测得新生儿体温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二者呈直线正相关.婴儿床、暖箱和辐射抢救台3种不同保暖环境下额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红外额式测温计具有很好的准确性,适用于NICU新生儿.
作者:许芳;梁树;王艳丽;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动脉、脐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加速时间,结合围产儿预后,探讨加速时间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和90例同孕周无年龄差别的正常孕妇对照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依次测定子宫动脉、脐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的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产儿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比较加速时间在各组中的变化.结果 正常妊娠子宫动脉、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AT值均随孕周的增加而延长;子宫动脉AT值、脐动脉AT值在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均缩短(P<0.01),而大脑中动脉AT值延长(P<0.01);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子宫动脉、脐动脉AT值缩短,大脑中动脉AT值延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加速时间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与妊高征胎儿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云;栗河舟;王新霞;林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母婴结局及临床处理.方法 对日照市中医医院近6年来行剖宫产的51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有子宫卒中的20例(观察组)和无子宫卒中的31例(对照组)患者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胎盘早剥产妇中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36.36%(20/51),20例子宫卒中患者中产后出血9例,DIG 3例,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其余成功保留了子宫.观察组与对照组诱因以子痫前期为首位,其次为胎膜早破.观察组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做好孕期保健,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是防止子宫卒中和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指征,应尽可能保留子宫,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培玲;赵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千阳县近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原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2013年在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7 135例孕13~27周引产的出生缺陷儿和28周至生后7d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千阳县2009-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009年为96/万,2012年起明显下降,产前诊断确诊率也逐年下降.结论 实施增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和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以来,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因此,补服叶酸、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等措施,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韩建红;强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发生率,为制定减少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发生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妇幼保健院参加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的6418例(3 209对)新婚人群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检测及全自动血红蛋白分析系统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测定.结果 3 209对育龄夫妇中MCV阳性1 618人,阳性率25.21%,其中双方阳性543例(8.46%),进行血红蛋白分析1 240例,接受基因确诊523例,占8.15%,筛查出α-地贫携带276例(占4.30%),β-地贫携带247例(占3.85%),α地贫复合β地贫3例(占0.05%).表明该区地中海贫血初筛表型阳性率较高(达25.21%),而地贫基因诊断率明显偏低,α-地贫诊断率占4.30%,β-地贫诊断率占3.85%,总确诊率8.15%.结论 加强婚前保健,提高婚检质量,重视婚前优生医学指导,减少地贫筛查漏诊率,提高地贫筛查的检出率应作为目前该区婚前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韦花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4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产妇采取产前护理、分娩中护理及分娩后护理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不同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与对照组相较均存在差异.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使产妇处于佳心理、生理状态,能够有效减轻分娩中的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
作者:陈利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接上期)3.4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提供情况3.4.1年门急诊服务量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年门急诊总人次的平均数为51.3万人次,地市级平均为10.3万人次,县区级平均为2.3万人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门急诊人次数及各类别人次数构成比见表20.可见,妇产科门诊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急诊服务中比例高的,其次为儿科门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特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体外研究显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和白吉利毛孢子菌对特康唑均敏感,相关指南均推荐特康唑阴道栓和特康唑霜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作者:樊尚荣;单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江苏省东海县从事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现状,为合理配置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东海县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及妇女保健人员信息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乡镇卫生院中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人数偏少,村级保健网底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上岗的执业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结论 制定全县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人员配置不足的单位加以整合.
作者:任祥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递质NO、NPY在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泌尿生殖道组织及耻尾肌中的表达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关系.方法 建立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取建模成功的SD雌性大鼠15只作为实验组,未经任何处理的正常大鼠20只作为对照组.处死后取尿道、阴道前壁及耻尾肌,HE染色,观察上述标本的组织形态学差异,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NO与NPY的分布及其表达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的尿道、阴道前壁、耻尾肌与对照组相比,组织萎缩变薄,肌纤维排列疏松、紊乱.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O与NPY在大鼠尿道、阴道前壁、耻尾肌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达减弱,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O、NPY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有关.
作者:董春芽;王志莲;郝敏;马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5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30例)与未干预组(125例),同时选取12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定期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指导性训练及包括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电疗法、音乐疗法等在内的强化训练等干预,并定期体检及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 ①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③干预组患儿在1、2岁时可达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神经运动发育状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秀娟;张清华;宋娟;朱锦渊;杨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心脏移植手术技术的提高与免疫抑制剂领域的发展,儿童心脏移植的长期存活率明显提高.为评估和研究医疗机构实体器官移植状态,国际心肺移植联合会(ISHLT)每年对来自全世界的注册资料进行统计总结并发表年报.本综述主要将ISHLT年报的主要内容、统计学方法及结果进行整理,介绍国际儿童心脏移植人口分布统计结果,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并分析了儿童心脏移植的存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李纯;黄洁;齐忠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贵州省惠水县实施新农合和降消项目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基于惠水县医疗机构、户籍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工作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工作小组工作成果报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开展项目(1996-1999年)、降消项目开展中(2000-2003年)、新农合联合降消项目开展中(2004-2007年),孕妇死亡率、住院分娩率、新生儿破伤风率、新法接生率、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产检覆盖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降消项目后农村住院分娩率、农村低保家庭产妇产检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新农合后,农村住院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村城镇产检覆盖、住院分娩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消项目执行后,惠水县孕产妇接受医疗保健情况显著好转,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破伤风率显著降低,农村低保家庭产妇产检率改善效果显著;新农合开展后,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但城镇低保家庭孕产妇其产检率未见显著提高;惠水县两项医疗制度成效显著,但惠及城镇低保家庭不足,应予以重视;新农合政策与降消项目存在一定重叠,新农合执行后,接受降消产妇比例显著下降,两个项目同时开展效果显著.
作者:陈家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年早期流动儿童近半年内困难体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来自广东省2 178名在校青年早期流动儿童用自编一般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学生版)进行评定.结果 广东省青年早期流动儿童近半年内的生活中困难体验较中国常模严重(P<0.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相处情况、儿童本身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家人的期望、流动和留守经历,以及儿童本身的性别、年龄均是青年早期流动儿童的困难体验的影响因素.结论 较多的广东省青年早期流动儿童在生活中有困难体验,且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早年分离经历及家庭相处环境的流动儿童,困难体验不同.
作者:卢婷;郭丽;朱麒臻;董江会;李梦洁;龚家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治疗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焦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1.1%,对照组为84.4%,治疗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沪<0.05).治疗组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此提高治愈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胡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联合应用两种对于早产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早产的预测率,提高对于早产发生时间的预测准确度,对预测阳性者及早进行有效干预,改善围产儿结局.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孕妇,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窥器暴露宫颈后取宫颈管内分泌物,测定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后再使用GE-E8型彩超经阴道测量宫颈结构,并计算出宫颈指数.结果 IGFBP-1阳性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65.0%;阴性预测率为89.1%.宫颈指数(<0.5)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60.0%;阴性预测率为91.7%.二者结合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90.0%;阴性预测率为96.7%.结论 测定宫颈IGFBP-1,并行超声测量宫颈管产度二者联合对于预测早产的发生明显优于单一方法.
作者:马春艺;路阳;张英;赖祝琴;程海鹰;古凯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疑诊为宫颈癌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后病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38例,宫颈癌不伴淋巴结转移18例,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18例,分别归为A、B、C组;同时选取74例同期子宫肌瘤患者为正常对照,归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48例研究对象血清中VEGF-C表达水平,并比较三组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探讨VEGF-C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C组的VEGF-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B组VEGF-C水平较A组和对照组高(P<0.05),A组的VEGF-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鳞癌FIGOⅢ期患者的血清VEGF-C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但不同分化程度其血清VEGF-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将VEGF-C诊断阈值设定为353.0 ng/L时,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4.0%,特异性为83.5%,VEGF-C曲线下面积为97.4%.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血清VEGF-C水平测定可初步预测宫颈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鸿;王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