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双春;钟蓝;廖方正;陈晓莉
笔者自拟拈疣汤治疗扁平疣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30岁以上39例,30岁以上11例;病程1~3周18例,4周~2年25例,2年以上7例. 2 治疗方法拈疣汤:虎杖、首乌、苡仁、生地各30g,当归、赤芍、防风各15g,川芎、丹皮、蝉衣各9g,石膏50g,甘草3g.湿热偏甚者加苍术12g,黄柏15g;痒甚者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5g;病程长而反复发作者加地龙12g,全虫6g.水煎,1日1剂,早中晚分服.对其中反复发作的39例另用自拟平疣药液(冰片、甘草、五倍子各10g,木贼20g,苡仁、地肤子各30g,紫草18g,水煎取药液),用消毒棉签醮药液均匀涂搽约15~20分钟后,再用醋水液(即温开水50ml加优质食醋适量配制)清洗患处,边洗边轻轻按摩患处10~20分钟,1日2~3次.7天为一疗程,共用3个疗程.
作者:丁念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1996~1 999年来,笔者以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1例中,男19例,女32例;年龄小28岁,大69岁;病程长12年,短1周;双侧肩关节疼痛15例,单侧肩关节疼痛36例.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酸胀疼痛,昼轻夜重,动则痛甚,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压痛广泛,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圆肌,小圆肌,三角肌腱止点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X片检查无明显骨质病变.2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选用30号长2.5寸不锈钢毫针,取患侧肩髃、肩贞、臂需、天宗,及双侧足三里,局部常规消毒,行常规针刺手法进针约1.5~2.0寸,足三里行补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并在肩髃、肩贞、臂三针针柄上套长约2.5cm小艾段,在艾段近皮肤端点燃,燃尽后除去余灰,连灸3壮后拔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
作者:陈茹;丁德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肩周炎1 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0例中,男89例,女101例;年龄大71岁,小37岁,平均52岁;左肩70例,右肩108例,双肩2例;病程短1周,长者9个月,平均4个月.分为疼痛期(病史短,以肩部疼痛为主,被动活动或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不受限)及冻结期(肩部疼痛轻微.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和工作).2 治疗方法内服:麻黄、羌活、桂枝各10g,细辛3g,姜黄、鸡血藤、桑寄生、淫羊藿、续断各15g,制附子9g.疼痛期者加白芍、元胡各1 5g,制乳香、制没药各9g.冻结期者加全虫3g(冲),蜈蚣2条.水煎服,日1剂.外用:红花、透骨草、草乌、川乌、川芎各20g.当归、丹参、艾叶、赤芍各15g,苏木、伸筋草各10g,川椒、桃仁各30g.将药混匀,用长和宽均为20cm的布袋装好封口,上笼蒸透后冷却50℃左右,然后用50ml白酒(稍加热)洒在布袋上,置于患处,上面再放一暖水袋,以便保温.每日2次,每次30分钟,7天为一疗程.
作者:郭文青;耿登峰;乔德雨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产后发热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不退,或新产后突然高热寒战,恶露不绝或恶露不下,小腹疼痛、乏力、自汗、纳呆等为主症,严重影响了妇女产后康复.笔者自1994~2000年间,采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7例中产后感染7例,产后淤血发热13例,产后气血不足发热27例;年龄21~37岁;体温38.5℃~39.0℃.2 治疗方法加味补中益气汤:由红参8g(另 ),黄芪30g,白术、归身、柴胡、青蒿(后下)、白薇、山楂、红枣各10g,陈皮、炙甘草各5g.有淤血加川芎、益母草;外感加桔梗;便溏加茯苓、扁豆花.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一般服2~5剂.3疗效标准恶寒、头晕乏力、纳呆等症消失,体温降至37℃为痊愈;发热减轻,体温降至37.5 ℃~37.8℃为有效;发热稍减,其它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作者:黄祚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少精症1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10例,年龄27~32岁,平均29岁;结婚3~8年,平均5年.婚后均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配偶月经正常,检查生殖功能无异常.平素健康,查体一般情况可,外生殖器及性功能正常.精液检查精液量在1~2m1,粘稠度低,精子形态正常,pH值正常范围,白细胞3~10个/高倍视野,精子数(20~60)×109/L,活动率30%~50%,活动力Ⅰ~Ⅱ级.诊断为男子不育症(少精症).2 治疗方法中药用自拟参角芪生精汤:党参、黄芪、山药各30g,鹿角胶8g,熟地、枸杞、杜仲、金樱子各1 5g,红花3~5g,芡实25g,炙甘草6g,菟丝子12g,淫羊藿10g.伴有命门火衰,肾阳虚甚者上方加肉桂5g,锁阳15g;伴有阴虚火旺见症者上方加知母12g,龟板15g,女贞子20g;伴有湿热下注见症者上方加萆薢20g,黄柏10g.每日1剂煎服,25剂为一疗程,服1个疗程后停7天再开始第2疗程,直至女方怀孕为止.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少房事,慎烟酒.若患者有其它合并症或并发症,应一并治疗.
作者:杨祖军;向可璀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脑血管病急性期后易并发肩手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上肢肩部及手脂、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肿胀,血管运动性改变,如手背皮肤除肿胀外,发红、发绀等,如不及早诊断治疗,严重者可导致从骨间肌开始手部及肩胛周围的肌肉逐渐萎缩,是影响瘫痪上肢康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6月~2000年8月确诊为脑血管并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确诊.治疗组共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51~76岁,平均57.6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34例;临床神经功能全缺损评分(The European,Strock.Scale)<20分4例,20~41分12例,41~60分22例,61~81分14例;于脑卒中15天内出现肩手综合征8例,1 6~30天出现32例,31天~3个月内出现共12例.观察组共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8~75.5岁,平均56.5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34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3例,20~40分14例,41~60分20例,61~81分11例;于脑卒中1 5天内出现肩手综合征5例,1 6~30天出现30例,31天~3个月内出现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病、神经功能缺损、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邓根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慢性附件炎是急性盆腔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的以输卵管增粗、周围组织炎性渗出、粘连为主的疾病.以下腹腰骶疼痛,月经改变为主要表现.我院1998年3月~2000年3月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附件炎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为住院患者,按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慢性附件炎诊断标准确诊[1].①有不洁性生活史或其它慢性炎症病史.②下腹疼痛不适,腰骶部坠胀.③白带增多,有血性或黄色的阴道分泌物.④下腹单侧或双侧深压痛,宫颈充血肿胀.⑤B超提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部分有盆腔积液.共78例,年龄18~52岁,平均30岁;病程18天~3年,其中未经正规治疗而迁延为慢性附件炎者67例;原因不明而未经任何治疗者11例;B超提示双侧输卵管增粗者53例,单侧输卯管增粗25例;有盆腔积液者20例,积液不明显经后穹窿穿刺抽出液体者20例.80%以上的患者是慢性附件炎急性发作求治,少部份患者是体检时B超发现输卵管增粗,追问有下腹及腰骶疼痛等病史.将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年龄、病程、例数等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92年以来,笔者以自拟消肿汤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症128例,获效满意,兹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中青年妇女,治疗前均经外科及B超、钼把摄片、红外线扫描确诊.年龄大50岁,小16岁,以20~35岁者居多;病程长5年,短1个月.其中肝郁痰凝型86例,冲任不调型42例.2 治疗方法消肿汤:柴胡、赤芍、三棱、莪术、桃仁(冲)、郁金、浙贝母(吞服)、通草各15g,丹参、生牡蛎(先煎)、海藻、王不留行各30g,香附10g,延胡(冲)、穿山甲各20g.肝郁痰凝型(乳房结块,多发生在一侧乳房,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肿块形如丸卵,皮色不变,触之一般不痛,少数病人有轻微胀痛,肿块生长缓慢,尚未破溃,在妊娠或哺乳期随乳房增大而增大,停止哺乳后,随乳房回缩.
作者:周丽琼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近3年来门诊采用风池穴注射治疗颈性头痛95例,疗效显著,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5例中,男46例,女49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病程5天~10年.一侧风池穴压痛有62例,占65.3%;两侧风池穴压痛30人,占31.6%;无明显风池穴压痛3人,占3.2%.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部、枕下部牵拉痛、刺痛或钝痛、颈部不适等症状.有心悸、汗出、恶心、眼涩等植物神经症状者72例,占75.9%;有高位颈椎压痛或有X线改变者79例,占83.2%.曾经药物治疗无效者63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拍颈椎X线片等,符合颈性头痛的诊断[1].62例经TCD检查,结果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45例(72.6%),其中双侧血管痉挛23例,单侧22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者11例;TCD正常6例.2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取患侧风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盐酸、川芎嗪40mg刺入并调整针头方向,待局部有酸沉且有向上放射后,缓慢推入,注射后患者休息5~10分钟,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每日1次.双侧风池穴压痛患者则两侧风池穴交替治疗,每日1侧.每个病人均治疗5天.
作者:李柱;倪进军;袁登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几年来,我们自拟滋阴活血解毒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3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按1990年上海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确诊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病发病前无糖尿病史,在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中发现糖尿病,空腹血糖2次>7.8μmo1/L,可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并发糖尿病.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小43岁,大69岁,平均54.8岁;病程短1年,长为20年,平均9.6年.ALT均高于正常,HBsAg均阳性.空腹血糖低9.7umol/L,高15.6μmol/L.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服用滋阴活血解毒汤,不加其它降糖药并给与糖尿病饮食.方剂组成:沙参4g,麦冬、天花粉各9g,葛根、丹参各30g,山豆根、板蓝根、虎杖各15g.水煎服,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总疗程3个月.
作者:李东;于宏;王淑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病症,收到很好疗效,兹报告如下.1 脐部感染王某,男,2个月,1 998年3月15日初诊.脐部肿胀溃烂1个月,1个月前脐部因尿液浸湿感染溃烂,经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诊时脐部肿胀流淡黄清稀脓液,伴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吮乳无力,大便溏薄,苔白腻,指纹淡红.诊为脐疮,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治以调补脾胃,益气升阳,托脓除湿.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黄芪10g,党参、白术、当归、大枣、苍术、茯苓各6g,升麻、陈皮、柴胡、炙甘草各3g,生姜2片.水煎服,2日1剂.连服2剂后,精神渐振,食欲增进,吮乳有力,脐部肿胀消退,溃烂处色渐红润,分泌物减少.依上法继服3剂后,脐部已无分泌物,干燥结痂,神纳尚可,面色转红润,二便自调.10天后追访,诸症已愈.按:脐部内合脾胃,故脐部溃烂,日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投以补中益气汤加苍术、茯苓,调补脾胃,益气升阳,托脓除湿.药证相符,而获痊愈.
作者:刘忠庆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病人采用温针灸疗法,并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治愈3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该疗法操作简便,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宏荣;李晓棠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小金丹出自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由麝香、白胶香、木鳖子、草乌、乳香、没药、当归、地龙、五灵脂等组成.<药典>改名为小金丸,或制成片剂.多用于瘰疬、阴疮等.现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内科、外科疾患.治疗胸腹腔炎性包块和脓肿:张万能用当归补血汤煎汤送服小金丹治疗盆腔炎性包块1例,每次1粒,每日2次,连服40粒,腹痛消失,阴道指诊无异常.用小金丹,每次1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例,共服36粒,肿块消失.用六君子汤加黄芪煎汤送服小金丹,每次1粒,每日2次,治疗包囊性脓胸1例,服完40粒时,咳嗽胸痛基本消失.又服10粒后,胸透复查,右下胸膜轻度增厚,余无异常[1].
作者:徐瑞军;张令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nmaloid Are ArtisAR)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发对称性关节炎为临床特征,病情迁延,常反复发作,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自1 995~1 999年采用除痹汤配合中药浴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即: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光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具备以上4条或4条以上标准,可诊为RA.但在我国RA较西方轻,标准第1条及第2条患者不一定都符合,可灵活掌握.
作者:郑宏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脑源性尿失禁为脑部病灶(出血或缺血、肿瘤、正常颅压脑积水等)侵犯大脑排尿中枢而引起的小便失禁,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脑源性尿失禁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皆有中风病史或老年痴呆症;病程短3个月,长3年.2治疗方法①针灸:仰卧位取气海、双侧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行温针.俯卧位取双侧肾俞、膀胱俞、委中、涌泉,行温针,两组交替进行,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温针操作方法:在上述腧穴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条施灸,直到艾条烧完,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使用时注意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床单,如觉太热可随时调整针刺深度或在皮肤上垫以纸片.②中药:中药用山药30g,台乌、益智仁各10g,石菖蒲、何首乌、枸杞各12g,芡实15g.水煎,日1剂,分2次服.
作者:许海燕;俞晓平;黄连雪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作者:陈炳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王某,男,64岁,1997年12月26日初诊.自诉约3个月前食未熟透柿子4枚后腹痛至今,反复发作,痛时服阿托品片可稍缓解,先后服用吗丁啉、吡哌酸片、复方胃友及香砂养胃汤、附子理中汤等,无明显疗效.自感上腹坠痛,触摸有块状物,病后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进行性消瘦,大便3~5天1次,排便不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痛苦面容,舌淡,苔白厚,脉沉迟.腹胀,上腹部可扪及数个鸡蛋至鹅蛋大小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可,有压痛,肠鸣音活跃,上消化道钡透见胃内多个不规则充盈缺损,呈团块状,可移动.提示胃内异物.初步诊断为胃柿石.请外科会诊,同意胃柿石诊断,建议手术治疗.家属因患者年龄偏大,身体虚弱拒绝手术,要求中医治疗.考虑到柿石日久,比较坚硬,且体积较大,整体排出困难,联想到农村人常用酥梨烘柿子,可迅速催熟变软,患者因食未熟透的柿子与食物形成柿石,若食用酥梨后能将柿子催熟,柿石就会碎裂排出.
作者:赵建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卵巢早衰(简称POF)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促性腺激素过高,伴性激素低下的闭经、或过早绝经者.本病多因垂体功能亢进,卵巢内先天卵泡数目不足,染色体异常,卵巢的FSH受体蛋白缺陷,药物的毒性影响,盆腔放疗、化疗等引起,极少数与自身免疫有关.根据促性腺激素过高、雌激素水平低下及闭经等临床表现予以确诊.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POF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 病例例1:孙某,女,28岁.婚后1年流产1次后,月经开始不正常,经量稀少至26岁闭经.1997年5月来院就诊,给予放免内分泌素检查,提示:FSH>80IU/L,LH62IU/L,阴道涂片显示雌激素低下水平.根据促性腺激素水平、性激素、闭经等表现诊断为POF.
作者:王淑华;于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笔者近年来运用熟附子为主药治疗多种心脏疾病,疗效良好,现举例如下.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黄某,男,41岁,1998年8月3日诊.患者近3年多来,常自觉胸闷不适,头晕,且有逐渐加重之势,夜间尤甚,常在熟睡中因窒息感而醒.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为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仅56次/分,低为42次/分.曾用阿托品等治疗,心率未见明显提高而试用中药.症见面色苍白,肢冷,舌淡胖,脉迟.此为心阳不足之候.药用熟附子1 5g(先煎),桂枝、麻黄、甘草各10g,干姜5g,桃仁12g.服3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平均心率提高到70次/分,但自觉口干不适,遂用原方去麻黄,加麦冬15g,连服10剂后停药,追踪半年,患者已无胸闷、头晕,平均心率维持在60次/分以上.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及中年人,中医认为该病为寒邪凝滞,心血不通所致,治宜温通心阳为主,中药中善温壮阳气者,非熟附子莫属.配合使用桂枝、干姜或短期加用麻黄,则温阳通络效果更佳.
作者:温韶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活血利湿汤内服并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病人,23~25岁6例,25~35岁22例,36~45岁24例,46~61岁8例;病程3个月~10年. 诊断标准[1]:腰骶部和会阴酸胀痛或耻骨上区不适,伴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夜尿等,或有尿道口滴白.直肠指检前列腺可增大或缩小.表面软硬不均,呈结节状或有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每高倍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有成堆脓球,卯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2 治疗方法处方:黄柏、泽兰、瞿麦、赤芍、红花各10g,苦参20g,王不留行、地龙、蒲公英各15g.排尿滞涩热痛者加木通、萹蓄;阳萎、腰膝酸冷者加杜仲、淫羊藿、鹿角胶;少腹、会阴、睾丸坠胀隐痛者加桃仁、川楝、橘核;血尿加茅根、小蓟.每天1剂,水煎2次,每次取药液200ml,温服,每晚以第2次煎后药渣再煎取药液300ml,温热坐浴,时间为半个小时.
作者:蔡洁武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