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栩;陈立新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50例(手术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0例(保守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40%),χ2=13.187,P<0.01;病死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χ2=10.33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有安;吴振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软化扩张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及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的发生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孕10周内的300例未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实验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的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宫颈充分软化扩张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01;PA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2.870,P<0.01;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545,P<0.01.术中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可软化,扩张宫口, 减轻疼痛, 减少出血量,降低PAA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燕;黄丽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为了进一步了解晕厥的病因,探讨晕厥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佩莹;李广珠;赵秋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代临床医学提倡手术中能不输血好不输血,临床上人们一直致力于血液保护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维持循环稳定,另一方面是减少和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并发症.人们发现,同种异体间输血虽然挽救了许多大出血病人的生命,但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与输血传播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1,2],又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血液保护以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间输血为目的,包括术前自体血保存、术中血液回收、血液稀释等[3],已成为血液保护方法之一,血液稀释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手术已有30多年,以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笔者现就其近年来在围术期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黄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到临床的桥梁,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在临床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医学教学的质量.而目前的临床见习又面临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上病人数量相对稳定,病人及其家属不愿让见习生见习这样一种矛盾状态.因此,如何面对这种矛盾,并加以解决,已成为当今妇产科临床见习的一大问题.我们结合这一问题,即在合理使用电化教学及模型教具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彩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别予万拉法新(治疗组)、阿米替林(对照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33/33),对照组为75.76%(25/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4周后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副作用小(P均<0.01).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新药.
作者:刘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对30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炎引起出血90例,占30.33%;宫颈炎59例,占19.67%;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占16.67%;子宫内膜15例,占5.00%;子宫肌瘤13例,占4.33%;恶性肿瘤35例,占11.67%;宫内避孕器引起出血30例,占10.00%;其他原因7例;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为主;年龄大,绝经时间长的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非器质性及良性疾病成为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采取B超、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综合检查,配合活检是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蒋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半卧位在普外科术后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普外科术后病人分别设实验组、对照组,统计两组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与带管时间的关系.结果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组病人术后带管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普外科术后病人尽早采取半卧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带管时间,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刘燕;覃丽玲;钟小青;游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尿羟脯氨含量和体内胶原蛋白代谢情况.方法选择72名健康学生,取晨尿,经盐酸水解后,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尿羟脯氨酸总含量为:男 399±145μmol/L,女 408±170μmol/L;壮族学生414.8±147.8μmol/L,汉族学生389.6±167.0μmol/L;来自广西西、东部两个不同地区的学生分别为391.1±146.5μmol/L和402.1±166.0μmol/L.结论尿羟脯氢酸含量男与女、壮族与汉族、广西东、西两地区之间无差异.
作者:李友晶;何春霞;韦英群;黄丹;蒙元波;黄蝉兰;张树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3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高龄患者中41.5%术前合并其他疾病,其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12%、63.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9%、21.05%,术后病死率分别为5.88%、5.26%.两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366,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高龄患者术前虽有较多并存病,但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仍是提高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太东;倪武;黄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CT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IEMENS DR-H CT机对观察组34例病人进行鼻咽部常规轴位扫描,并设39例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咽部结构无明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χ2=5.742,P<0.05);放射性副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15,P<0.05);但两组放疗后鼻咽部形态改变及转移和(或)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常见CT表现与普通放射治疗相比,以鼻咽部无明显异常更为常见,放射性副鼻窦炎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李清锋;陆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及预后在分子水平上的探讨也更趋广泛,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当前在一些癌基因/抑癌基因如C-cerbB-2、P21等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的探索已不同程度地显示了这些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及预后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1~3].目前,人们对新近发现的P16抑癌基因更为关注,因为它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从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罗建红;黄飞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56例输尿管结扎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5例,发生率为2.18%.其中脏器损伤发生率为0.06%;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8%;术后再孕发生率为1.10%;异位妊娠发生率为0.09%;月经改变发生率为0.41%.结扎术中抽芯包埋法与波氏法比较,伤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901,P<0.05);月经改变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8.000,P<0.0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有效抗感染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吴耀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鼻咽癌是我国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迄今为止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其邻近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线的照射,产生一些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重者可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治疗被迫中断,影响疗效.因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和体质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的94例鼻咽癌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君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全年妇产科、皮肤科、泌尿外科等送检的患者标本的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分析UU感染规律,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方法运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RC)技术,分性别、年龄段、季度3个因素对2892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男女总阳性率为50.5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8.82%,女性为63.4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男性年龄段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年龄段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男、女性不同季度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UU感染男、女有别,女性随年龄递增有所下降,男性随季度变化而缓慢上升.
作者:农光鲜;曾小平;范宁川;吴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老年人COPD敏感指标.方法对58例健康老年人,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老年COPD患者尚处于病变早期COB阶段,MMEF明显降低,随病情程度加重,呼气流速指标更加明显下降,而气道阻力明显增高.结论 MMEF,V25、V50、Raw、sGaw都是反应病情程度的指标,其中MME为检测早期老年COPD患者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滨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填补广西壮族青年指纹白线的空白,为人类学、法医学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17~21岁本科生壮族男156例,女158例;汉族男154例,女158例,共626例,1252侧手,6260个手指的指纹白线出现频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壮族青年9.11%,汉族青年10.16%,壮族青年女性>男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35.586,P<0.01),汉族青年男女之间以及壮、汉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每人指纹白线出现率壮族青年为33.12%,汉族青年为28.85%,差异无显著性(χ2=1.337,P>0.05),同民族内性别差异不明显,单双手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广西壮族青年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性别差异有显著意义,各指指纹白线出现频率以拇指为高.
作者:滕少康;黄秀峰;黄世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病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加突出,值得关注.现将我院内科3年来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部分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分析,并就老年和非老年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加以比较.
作者:梁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系统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4例SLE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gG、IgA、IgM、C3、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24例SLE患者血清IgG、IgA、IgM、C3、CH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血清Ig及C系统水平对SLE疾病的监测有临床意义.
作者:廖淑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对32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不切断主、骶韧带,阴道端采取荷包状缝合;并与32例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术后阴道长度、宽度几乎不受影响.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弥补了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新的全子宫切除方式.
作者:肖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