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6例高血压病临床分析

梁凤琴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病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加突出,值得关注.现将我院内科3年来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部分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分析,并就老年和非老年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加以比较.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43例固定矫治支抗损失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过程中支抗损失的原因,为临床正畸预防出现支抗损失提供参考.方法对43例有支抗损失的固定矫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支抗损失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它与固定正畸支抗设计、牵引力和矫治时间有关.选择适当的支抗设计、牵引力和牵引时间可减少发生机率.结论矫治中支抗设计可有效地预防支抗损失,临床上应该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并使用相应措施来预防支抗损失.

    作者:潘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两组均在使用抗生素、给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穿琥宁,予10mg/kg*d-1加入10%GS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86.7%),χ2=10.032,P<0.0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穿琥宁佐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韦红;冯尚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龄食管癌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体会.结果 36例均一期切除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13例(36.1%),主要是肺部并发症(8例)和心血管并发症(4例),吻合口瘘(1例),全组病人均经处理后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应该予以重视,只要处理得当,选择适当的食管胃吻合部位,绝大多数高龄患者均可耐受手术并成功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宏明;郭正恒;覃忠卫;罗世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围术期血液稀释应用进展

    现代临床医学提倡手术中能不输血好不输血,临床上人们一直致力于血液保护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维持循环稳定,另一方面是减少和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并发症.人们发现,同种异体间输血虽然挽救了许多大出血病人的生命,但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与输血传播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1,2],又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血液保护以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间输血为目的,包括术前自体血保存、术中血液回收、血液稀释等[3],已成为血液保护方法之一,血液稀释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手术已有30多年,以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笔者现就其近年来在围术期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黄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发性巨大性尖锐湿疣1例

    我院于2002年9月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巨大性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俊;唐秀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非典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SAH以癫痫、眩晕、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可出现偏瘫、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明显.CT检查可阴性.结论非典型SAH表现特殊,易误诊,临床上对可凝病例须进行密切观察和必要检查,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作者:黄载文;符春晖;羽彩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研究现状

    胃食管反流(GER)是小儿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不受控制地从胃反流入食管[1].小儿GER发病率较高,有1/300~1/1000的儿童因症状性GER就诊,发现2个月的健康婴儿50%有GER症状[2].美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人群发病率在25%~35%之间[3],我国由GER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达5%[4].GER早已引起临床的关注,但直到近年,由于胃肠动力功能检测设备的微型化,才使小儿GER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笔者现就小儿GER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霞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50例(手术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0例(保守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40%),χ2=13.187,P<0.01;病死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χ2=10.33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有安;吴振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有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院内感染的易感染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148例住院患者化疗后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感染因素及感染病原体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感染148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28.46%.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70.28%,消化道感染占14.86%,泌尿系感染占5.14%,口腔感染4.73%,皮肤占3.38%,菌血症占1.35%;各种原因所致骨髓抑制、长期卧床及侵入性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是本组常见感染因素;病原体检查以真菌类感染较常见,占39.8%(59/148),其次是G-、G+菌及病毒感染.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骨髓抑制、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呼吸道真菌感染是肿瘤化疗病人常见的院内感染.

    作者:李桂生;黄海欣;杨春旭;陈绍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热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腔内注入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腔内注入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尽可能引净积液,后注入IL-2 30万u,拔除引流管后予以隔日1次热疗,连续3次.结果显效4例(11.4%),有效27例(77.1%),无效4例(11.4%),总有效率为88.57%(31/35).结论热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腔内注入IL-2治疗恶性胸水效果好,能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蔡永广;劳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保护

    近年人们对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新的阻断剂的研究不断深入.RAS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特别是近10年来,对AngⅡ的产生途径、受体亚型及其在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不同水平上阻断RAS的异同、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林栩;陈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B超诊断双头联体胎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赵某,女,24岁.孕1产0孕28周.要求常规B超检查 ,B超所见:子宫底部探及2个胎头,头颅光环均完整,双顶径71mm和70mm,脑中线居中,侧脑室对称无扩张.胎儿脊柱1个,连续性好,另1个脊柱至胸段以下连续性中断.宫内只探及1个胎体回声,胎儿胸腔内只见1个胎心脏,心率为150/min.胎体上见2个上肢和2个下肢,股骨长44mm,肱骨长37mm,胎盘附着于子宫底部,厚28mm,成熟度Ⅱ级,羊水暗区大深度64mm,透声好.

    作者:黄磊;麻新洁;韦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逆行钻孔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38例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目前大多采用顺行钻孔方法,但如钻孔不当,可出现再骨折[1]等并发症.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6月,改用逆行钻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3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总动脉误伤致偏瘫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6岁.因左颈部肿物3年入院,入院查体:左颈部分触及一肿物约鸡蛋大,质中,活动尚可,无压痛,颈部活动自如,双上肢,双下肢活动正常,肌力感觉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患者步行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颈部肿瘤性质待查.入院后第二天行左颈部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并与血管粘连,在分离肿瘤时损伤颈总动脉,导致大出血,在止血过程中加重颈总动脉损伤,后虽然止住出血,但血管壁已损坏,颈内颈外动脉在分叉处离断,切除肿瘤后,将颈内、颈外动脉与颈总动脉吻合,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术后血压基本正常,患者清醒.3h后患者开始感到右侧上,下肢无力,并且逐渐加重,至术后10h,右上、下肢肌力为Ⅰ级,并且出现神志不清,经请神经科会诊,考虑颈总动脉损伤血栓形成,造成大脑左半球缺血所致.于术后13h行第二次手术探查,术中见颈总动脉与颈内、颈外动脉吻合处全部被血栓阻塞.

    作者:凌尚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复洗胃导泻的效果分析

    急性农药中毒是我国发病人数多的急性中毒,其中主要为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口服中毒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诊治不当常致死亡,病死率高达10%以上[1].有资料显示[2]:其死亡因素中,胃肠清洗后毒物残留量仍是中毒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采用反复洗胃、导泻的方法,有效阻止毒物吸收,取得良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黄爱珍;黄永锋;韦海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阿霉素引起心肌损害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阿霉素引起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将40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含阿霉素方案化疗4~6周期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l,每天1次,疗程与化疗疗程同步.结果治疗组ECG异常反应率为2.50%(3/120),对照组ECG异常反应率为20.8%(2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9.57,P<0.0001).两组治疗后第3~6周,对左室射血分数(EF)的影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害,对化疗所致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海欣;李桂生;杨春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Ag-NOR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g-NOR的定量检测在肿瘤病理诊断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Ag-NOR技术,对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作定量检测.结果正常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核内Ag-NOR数量(4.50个/核均值)与良性嗜铬细胞瘤的数量(4.86个/核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10.00个/核均值)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用Ag-NOR技术对嗜铬细胞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价值.

    作者:蓝保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现状及展望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个习惯性的疾病命名,其实该病扩张的巨结肠并不是先天性,而是继发性.目前已将该病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或无神经节细胞性巨结肠(aganlional megacolon.AM)[1].虽有部分病儿采用非手术治疗(超短型),但尽可能切除病变肠段仍是该病好的根治方法.随着传统术式的不断改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目前腹腔镜已在外科广泛应用,巨结肠的术式也朝着早期、I期、微创手术的趋势发展.现就其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韦勇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男性毛滴虫性尿道炎研究进展

    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 TV)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从男性尿道分泌物中检测出毛滴虫原虫[1~3],并注意到毛滴虫寄生于男性尿道中引起局部特定的炎症反应.因此,将此病称为男性毛滴虫性尿道炎(Trichomonal of Male urethritis, TMU).患者表现有异常的尿道分泌物、尿道轻微炎症和尿道刺激征症状和体征.常用抗毛滴虫药治疗效果显著.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就TMU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何康;覃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对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减少了矫治难度,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显效快,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