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诊断双头联体胎儿1例

黄磊;麻新洁;韦凤英

关键词:超声检查, 诊断, 畸胎
摘要:1 病历简介患者,赵某,女,24岁.孕1产0孕28周.要求常规B超检查 ,B超所见:子宫底部探及2个胎头,头颅光环均完整,双顶径71mm和70mm,脑中线居中,侧脑室对称无扩张.胎儿脊柱1个,连续性好,另1个脊柱至胸段以下连续性中断.宫内只探及1个胎体回声,胎儿胸腔内只见1个胎心脏,心率为150/min.胎体上见2个上肢和2个下肢,股骨长44mm,肱骨长37mm,胎盘附着于子宫底部,厚28mm,成熟度Ⅱ级,羊水暗区大深度64mm,透声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6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手术方式分3类.Ⅰ类:单纯囊肿外引流术(2例);Ⅱ类: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Ⅲ类:囊肿切除并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结果单纯囊肿外引流术、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胆道感染、再生结石率高、疗效差;囊肿切除并肝管空肠吻合Roux-en-Y吻合疗效好,无再手术.结论囊肿切除并胆道重建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邓东强;魏韬哲;韦威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35例疗效分析

    目的方便手术及避免心肌遭受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更好地保护心肌功能,大幅度降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对15例心脏病用浅低温体外循环(33±2℃),保持机体和心脏有效的循环,阻断或不阻断升主动脉,经顺灌或逆灌使心肌得到持续的氧合机血灌注,保持术中心脏空跳慢跳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6例(17.14%),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中凝血功能障碍1例,因并发症死亡4例(11.42%),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例.结论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同时又能简化重要的手术操作,正确地掌握手术技巧,不会造成手术操作困难.

    作者:覃忠卫;陈宏明;郭正恒;罗世官;唐习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雌激素与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机理及其雌激素诱导ICP的适剂量.方法选择孕15天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5.0、2.5 、1.2 mg/kg*d-1,连续5d;对照组不需特殊处理.每组各10只鼠在用药前、处死前,取血检测生化指标,并于分娩后取肝脏及胎盘光镜及电镜标本,其余每组各10只,孕鼠待其自然分娩后距停用药7d时取血标本和肝脏光、电镜标本.结果用药后低、高、中剂量实验组孕鼠血生化指标明显改变(P<0.01),而对照组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孕鼠肝脏和胎盘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类人类ICP样病理改变进行性加重,但高剂量实验组在产后距停药1周时生化指标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均未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时.结论用苯甲酸雌二醇处理孕鼠可诱导孕鼠类人类ICP改变,以2.5 mg/kg*d-1剂量组接近人类ICP的发病经过和病理改变,随雌激素剂呈增加病变越趋严重,终可能出现不可逆病变.

    作者:肖建平;王海琦;郭红;徐昌芬;葛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脉压(PP)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10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将脑出血组48例、脑梗塞组54例与对照组(非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55例的PP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不同年龄段PP(≥8.7kPa)的异常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塞组PP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P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脑出血组及脑梗塞组的PP增高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PP增高与脑卒中危险性有关,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脑卒中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黄彩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892例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全年妇产科、皮肤科、泌尿外科等送检的患者标本的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分析UU感染规律,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方法运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RC)技术,分性别、年龄段、季度3个因素对2892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男女总阳性率为50.5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8.82%,女性为63.4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男性年龄段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年龄段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男、女性不同季度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UU感染男、女有别,女性随年龄递增有所下降,男性随季度变化而缓慢上升.

    作者:农光鲜;曾小平;范宁川;吴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对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减少了矫治难度,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显效快,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镇痛液神经阻滞和口服或(和)肌注中枢性镇痛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64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在局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行硬膜外或椎旁神经、臂丛神经、颈丛神经、颞神经、眶神经等镇痛液神经阻滞.对照组口服或(和)肌注中枢性镇痛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1.812,P<0.05;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χ2=3.873,P<0.05.结论镇痛液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恩德;黎昀;蒙安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阿霉素引起心肌损害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阿霉素引起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将40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含阿霉素方案化疗4~6周期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l,每天1次,疗程与化疗疗程同步.结果治疗组ECG异常反应率为2.50%(3/120),对照组ECG异常反应率为20.8%(2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9.57,P<0.0001).两组治疗后第3~6周,对左室射血分数(EF)的影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害,对化疗所致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海欣;李桂生;杨春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硅胶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53例体会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为特征性的表达,病因复杂,多数单靠全身用药往往效果欠佳,且大量积液时可致心包填塞而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3月~2003年1月采用硅胶管引流法治疗53例心包积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建宏;邱国荣;韦海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AFP含量检测.结果 AFP异常率高达86.3% .急性重型肝炎AFP阳性率明显低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P均<0.01.96例中存活69例,AFP值为253±83.24μg/L,死亡27例,AFP值为38±21.36μg/L,两者AFP值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19.85,P<0.001.结论重型肝炎部分患者AFP值升高,以亚急性、慢性增高常见,是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卢平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用有机玻璃制作支架连接和固定分离颅骨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各颅骨的形态及其位置关系,将分离好的各颅骨再按一定的顺序和间距连接起来,使之既保持各颅骨原来的位置关系,又有一个整体概念.以往支架常用金属材料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我们改用有机玻璃制作,既方便,又美观实用,而且成本低.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人COPD敏感指标.方法对58例健康老年人,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老年COPD患者尚处于病变早期COB阶段,MMEF明显降低,随病情程度加重,呼气流速指标更加明显下降,而气道阻力明显增高.结论 MMEF,V25、V50、Raw、sGaw都是反应病情程度的指标,其中MME为检测早期老年COPD患者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滨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逆行钻孔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38例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目前大多采用顺行钻孔方法,但如钻孔不当,可出现再骨折[1]等并发症.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6月,改用逆行钻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3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清凉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3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3月,用清凉油外治丘疹性荨麻疹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鲍大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壮族青少年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目的探讨壮族青少年的体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体质资料库.方法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1611(男802,女809)例7~18岁的壮族青少年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壮族男生内、中、外因子值分别为2.1~2.7,3.0~4.3和2.7~3.9;女生分别为2.5~4.9、2.3~3.2和2.3~4.4.②壮族男生8~11岁和14~15岁各组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12~13岁组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6~17岁组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女生7、8岁组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9~11岁组为均衡的外胚层体型,12、13岁组为外胚层的内胚层均衡体型,15岁组为均衡的内胚层体型,16~18岁组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③男生体型8~15岁组为外胚层体型比例高,16~18岁组为中胚层体型比例高;而女生7~13岁组为外胚层体型比例高,13~18岁组为内胚层体型比例高.结论①壮族男生体型分布呈外胚层体型向中胚层体型发展;女生则呈外胚层体型向内胚层体型发展.②壮族男女生体型与汉族(内蒙)体型为接近.男女生体型间有明显的差别.

    作者:黄世宁;浦洪琴;吴荣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软化扩张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及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的发生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孕10周内的300例未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实验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的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宫颈充分软化扩张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01;PA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2.870,P<0.01;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545,P<0.01.术中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可软化,扩张宫口, 减轻疼痛, 减少出血量,降低PAA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燕;黄丽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ENA多肽抗体测定在风湿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ENA多肽抗体测定在风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3例各类风湿病患者血清中6种多肽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结果抗RNP、抗SM的阳性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分别为50.9%、41.5%.抗RNP抗体在多种风湿病中均可检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以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达85.7%.结论 ENA多肽抗体检测对风湿确诊分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岑柳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总动脉误伤致偏瘫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6岁.因左颈部肿物3年入院,入院查体:左颈部分触及一肿物约鸡蛋大,质中,活动尚可,无压痛,颈部活动自如,双上肢,双下肢活动正常,肌力感觉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患者步行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颈部肿瘤性质待查.入院后第二天行左颈部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并与血管粘连,在分离肿瘤时损伤颈总动脉,导致大出血,在止血过程中加重颈总动脉损伤,后虽然止住出血,但血管壁已损坏,颈内颈外动脉在分叉处离断,切除肿瘤后,将颈内、颈外动脉与颈总动脉吻合,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术后血压基本正常,患者清醒.3h后患者开始感到右侧上,下肢无力,并且逐渐加重,至术后10h,右上、下肢肌力为Ⅰ级,并且出现神志不清,经请神经科会诊,考虑颈总动脉损伤血栓形成,造成大脑左半球缺血所致.于术后13h行第二次手术探查,术中见颈总动脉与颈内、颈外动脉吻合处全部被血栓阻塞.

    作者:凌尚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龄食管癌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体会.结果 36例均一期切除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13例(36.1%),主要是肺部并发症(8例)和心血管并发症(4例),吻合口瘘(1例),全组病人均经处理后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应该予以重视,只要处理得当,选择适当的食管胃吻合部位,绝大多数高龄患者均可耐受手术并成功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宏明;郭正恒;覃忠卫;罗世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86例高血压病临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病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加突出,值得关注.现将我院内科3年来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部分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分析,并就老年和非老年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加以比较.

    作者:梁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