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福
目的探索老年人COPD敏感指标.方法对58例健康老年人,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老年COPD患者尚处于病变早期COB阶段,MMEF明显降低,随病情程度加重,呼气流速指标更加明显下降,而气道阻力明显增高.结论 MMEF,V25、V50、Raw、sGaw都是反应病情程度的指标,其中MME为检测早期老年COPD患者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滨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凯西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在常规护肝药物(肝泰乐、肝安、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凯西莱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SB)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一般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不良反应小.结论凯西莱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
作者:苏渊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好转、治愈40例,占69%,死亡18例,占31%.结论迅速纠正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伤情以及合理地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韦以存;李廷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掌握广大病人、家属对疾病护理知识的需求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项目,对门诊输液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蔓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过程中支抗损失的原因,为临床正畸预防出现支抗损失提供参考.方法对43例有支抗损失的固定矫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支抗损失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它与固定正畸支抗设计、牵引力和矫治时间有关.选择适当的支抗设计、牵引力和牵引时间可减少发生机率.结论矫治中支抗设计可有效地预防支抗损失,临床上应该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并使用相应措施来预防支抗损失.
作者:潘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检测急性脑梗塞48例和正常对照组36例的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塞组的TNF-α、FINS、FPG比对照组高(P均<0.01);血清TNF-α与FINS正相关(r=0.53,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病人可有IR和TNF-α水平增高,TNF-α与IR有密切相关性,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拮抗TNF-α有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轻脑缺血患者脑损伤,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付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对6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三维立体牵引并结合中药熏蒸、药物及理疗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治愈397例,改善97例,好转13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96.5%.结论三维立体牵引并中药熏蒸等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愈率高,风险小,特别适合基层单位开展.
作者:林作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镇痛液神经阻滞和口服或(和)肌注中枢性镇痛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64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在局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行硬膜外或椎旁神经、臂丛神经、颈丛神经、颞神经、眶神经等镇痛液神经阻滞.对照组口服或(和)肌注中枢性镇痛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1.812,P<0.05;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χ2=3.873,P<0.05.结论镇痛液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恩德;黎昀;蒙安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 TV)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从男性尿道分泌物中检测出毛滴虫原虫[1~3],并注意到毛滴虫寄生于男性尿道中引起局部特定的炎症反应.因此,将此病称为男性毛滴虫性尿道炎(Trichomonal of Male urethritis, TMU).患者表现有异常的尿道分泌物、尿道轻微炎症和尿道刺激征症状和体征.常用抗毛滴虫药治疗效果显著.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就TMU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何康;覃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CT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IEMENS DR-H CT机对观察组34例病人进行鼻咽部常规轴位扫描,并设39例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咽部结构无明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χ2=5.742,P<0.05);放射性副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15,P<0.05);但两组放疗后鼻咽部形态改变及转移和(或)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常见CT表现与普通放射治疗相比,以鼻咽部无明显异常更为常见,放射性副鼻窦炎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李清锋;陆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个习惯性的疾病命名,其实该病扩张的巨结肠并不是先天性,而是继发性.目前已将该病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或无神经节细胞性巨结肠(aganlional megacolon.AM)[1].虽有部分病儿采用非手术治疗(超短型),但尽可能切除病变肠段仍是该病好的根治方法.随着传统术式的不断改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目前腹腔镜已在外科广泛应用,巨结肠的术式也朝着早期、I期、微创手术的趋势发展.现就其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韦勇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保脾手术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37例,其中行保脾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覃政活;谭俊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先进的方法之一,这种手术因无开放切口,术后恢复快而在近年发展很快.但手术中常出现的低血压已引起广大麻醉科医师的关注.我院自2001~2002年共对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其中有45例术中出现低血压,经处理均使血压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斌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金属异物存留战时多见.但和平时期仍可经常遇到.对颅内金属异物存留的处理治疗有不同的看法.现将我科近年所收治的15例病人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秦坤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3岁.因反复腰部疼痛6年而入院,无尿频、尿急及血尿.查体:体温正常,全腹软,腹部可触及一较大囊性包块,边界不清,有波动感,无压痛.初步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患者先后2次B超检查,第1次报告腹部巨大囊性包块,第2次报告:
作者:钟秋红;崔翠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适应21世纪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我们于1998年以<改革临床本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题申报广西普通高校教学成果立项项目,获准为区级重点立项项目.组织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培春;黄宏思;魏洁;吴琪俊;黄政月;陆云地;李耀宏;韦振邦;黄健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对32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不切断主、骶韧带,阴道端采取荷包状缝合;并与32例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术后阴道长度、宽度几乎不受影响.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弥补了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新的全子宫切除方式.
作者:肖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经支气管动脉造影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灌注化疗药,比较治疗前、后CT评价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等的改变.结果治疗前12例支气管动脉增粗、纡曲、分支增多,血管网及血管湖形成.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灶内部密度减低且与周围结构关系改善;瘤体及纵隔淋巴结均较前缩小(P<0.01).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支气管肺癌有较好的近期效果.
作者:莫继钦;杨伯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当今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采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整个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又是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边缘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该学科所涉及的广阔的知识面,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我院在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作为一项正在飞速发展中的新兴教育技术,仍然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如何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创新,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梁伟江;韦耀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清创术及各种固定方法的选择.方法对5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清创术时机选择及各种固定方法运用.结果 48例经8月~2年随访,随访率达90.6%,8个月后骨性愈合达40例,3例骨不连,1例钢板断裂,4例螺钉松动或断钉.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做到彻底清创,并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固定方法,是减少并发症,提高骨折愈合率的关键.
作者:李永成;黄代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