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梁伟江;韦耀东

关键词:多媒体, 计算机通信网络,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教学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采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整个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又是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边缘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该学科所涉及的广阔的知识面,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我院在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作为一项正在飞速发展中的新兴教育技术,仍然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如何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创新,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人COPD敏感指标.方法对58例健康老年人,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老年COPD患者尚处于病变早期COB阶段,MMEF明显降低,随病情程度加重,呼气流速指标更加明显下降,而气道阻力明显增高.结论 MMEF,V25、V50、Raw、sGaw都是反应病情程度的指标,其中MME为检测早期老年COPD患者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滨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35例疗效分析

    目的方便手术及避免心肌遭受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更好地保护心肌功能,大幅度降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对15例心脏病用浅低温体外循环(33±2℃),保持机体和心脏有效的循环,阻断或不阻断升主动脉,经顺灌或逆灌使心肌得到持续的氧合机血灌注,保持术中心脏空跳慢跳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6例(17.14%),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中凝血功能障碍1例,因并发症死亡4例(11.42%),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例.结论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同时又能简化重要的手术操作,正确地掌握手术技巧,不会造成手术操作困难.

    作者:覃忠卫;陈宏明;郭正恒;罗世官;唐习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凯西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在常规护肝药物(肝泰乐、肝安、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凯西莱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SB)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一般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不良反应小.结论凯西莱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

    作者:苏渊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对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减少了矫治难度,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显效快,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探讨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对32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不切断主、骶韧带,阴道端采取荷包状缝合;并与32例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术后阴道长度、宽度几乎不受影响.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弥补了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新的全子宫切除方式.

    作者:肖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广西壮族和汉族青年指纹白线的研究

    目的填补广西壮族青年指纹白线的空白,为人类学、法医学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17~21岁本科生壮族男156例,女158例;汉族男154例,女158例,共626例,1252侧手,6260个手指的指纹白线出现频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壮族青年9.11%,汉族青年10.16%,壮族青年女性>男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35.586,P<0.01),汉族青年男女之间以及壮、汉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每人指纹白线出现率壮族青年为33.12%,汉族青年为28.85%,差异无显著性(χ2=1.337,P>0.05),同民族内性别差异不明显,单双手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广西壮族青年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性别差异有显著意义,各指指纹白线出现频率以拇指为高.

    作者:滕少康;黄秀峰;黄世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带蒂腹直肌前鞘片修复腹股沟斜疝腹横筋膜缺损

    目的探讨一种腹股沟斜疝腹横筋膜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对28例腹股沟斜疝腹横筋膜缺损明显患者采用带蒂腹直肌前鞘片修复内环及腹横筋膜缺损的方法.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65min,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平均为34h,所有患者伤口均一级愈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带蒂腹直肌前鞘片修复腹股沟斜疝内环及腹横筋膜缺损,简单、经济,无复发,无异物反应.

    作者:李佑龙;程延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围术期血液稀释应用进展

    现代临床医学提倡手术中能不输血好不输血,临床上人们一直致力于血液保护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维持循环稳定,另一方面是减少和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并发症.人们发现,同种异体间输血虽然挽救了许多大出血病人的生命,但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与输血传播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1,2],又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血液保护以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间输血为目的,包括术前自体血保存、术中血液回收、血液稀释等[3],已成为血液保护方法之一,血液稀释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手术已有30多年,以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笔者现就其近年来在围术期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黄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胸壁彩超在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在临床上逐渐开展,彩超导引技术也越来越熟练,经验亦日益丰富,由初需经食管彩超导引,发展为单纯依靠经胸壁彩超导引,减轻了病人痛苦,拓宽了手术适应证.我院应用经胸壁彩超导引,封堵房间隔缺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树国;刘成华;田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骨科领域中迄今尚未解决的疾病之一.其病因是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障碍引起.发病率已居成人髋关节疾病的首位,主要好发于20~50岁,其病程长,晚期塌陷的发生率为30%~40%,致残率高[1].传统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黄粹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壮族青少年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目的探讨壮族青少年的体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体质资料库.方法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1611(男802,女809)例7~18岁的壮族青少年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壮族男生内、中、外因子值分别为2.1~2.7,3.0~4.3和2.7~3.9;女生分别为2.5~4.9、2.3~3.2和2.3~4.4.②壮族男生8~11岁和14~15岁各组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12~13岁组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6~17岁组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女生7、8岁组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9~11岁组为均衡的外胚层体型,12、13岁组为外胚层的内胚层均衡体型,15岁组为均衡的内胚层体型,16~18岁组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③男生体型8~15岁组为外胚层体型比例高,16~18岁组为中胚层体型比例高;而女生7~13岁组为外胚层体型比例高,13~18岁组为内胚层体型比例高.结论①壮族男生体型分布呈外胚层体型向中胚层体型发展;女生则呈外胚层体型向内胚层体型发展.②壮族男女生体型与汉族(内蒙)体型为接近.男女生体型间有明显的差别.

    作者:黄世宁;浦洪琴;吴荣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自1982年澳大利亚的Warren和Marshall[1]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以来,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3],H.pylori与胃炎、胃癌及MALT淋巴瘤等疾病相关.H.pylori感染后的临床结局多样性,致病机制涉及炎症、免疫、泌酸、氧化等多个方面,H.pylori有许多致病因子,其中鞭毛、尿素酶(urease,ure)、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 antigen,CagA)、细胞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VacA)、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中性粒细胞活性蛋白(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 NAP)等也与致病有关[4,5].现就近年有关H.pylori的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赞松;唐国都;王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有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院内感染的易感染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148例住院患者化疗后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感染因素及感染病原体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感染148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28.46%.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70.28%,消化道感染占14.86%,泌尿系感染占5.14%,口腔感染4.73%,皮肤占3.38%,菌血症占1.35%;各种原因所致骨髓抑制、长期卧床及侵入性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是本组常见感染因素;病原体检查以真菌类感染较常见,占39.8%(59/148),其次是G-、G+菌及病毒感染.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骨髓抑制、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呼吸道真菌感染是肿瘤化疗病人常见的院内感染.

    作者:李桂生;黄海欣;杨春旭;陈绍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两组均在使用抗生素、给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穿琥宁,予10mg/kg*d-1加入10%GS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86.7%),χ2=10.032,P<0.0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穿琥宁佐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韦红;冯尚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电化教学和模型教具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重要性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到临床的桥梁,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在临床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医学教学的质量.而目前的临床见习又面临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上病人数量相对稳定,病人及其家属不愿让见习生见习这样一种矛盾状态.因此,如何面对这种矛盾,并加以解决,已成为当今妇产科临床见习的一大问题.我们结合这一问题,即在合理使用电化教学及模型教具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彩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现状及展望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个习惯性的疾病命名,其实该病扩张的巨结肠并不是先天性,而是继发性.目前已将该病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或无神经节细胞性巨结肠(aganlional megacolon.AM)[1].虽有部分病儿采用非手术治疗(超短型),但尽可能切除病变肠段仍是该病好的根治方法.随着传统术式的不断改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目前腹腔镜已在外科广泛应用,巨结肠的术式也朝着早期、I期、微创手术的趋势发展.现就其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韦勇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塞通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对脑梗塞后12~72h入院的30例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并与28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甘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CT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CT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IEMENS DR-H CT机对观察组34例病人进行鼻咽部常规轴位扫描,并设39例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咽部结构无明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χ2=5.742,P<0.05);放射性副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15,P<0.05);但两组放疗后鼻咽部形态改变及转移和(或)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常见CT表现与普通放射治疗相比,以鼻咽部无明显异常更为常见,放射性副鼻窦炎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李清锋;陆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56例输尿管结扎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5例,发生率为2.18%.其中脏器损伤发生率为0.06%;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8%;术后再孕发生率为1.10%;异位妊娠发生率为0.09%;月经改变发生率为0.41%.结扎术中抽芯包埋法与波氏法比较,伤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901,P<0.05);月经改变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8.000,P<0.0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有效抗感染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吴耀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清凉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3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3月,用清凉油外治丘疹性荨麻疹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鲍大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