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

吴耀新

关键词:绝育, 输卵管/并发症, 综合预防, 抗感染药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56例输尿管结扎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5例,发生率为2.18%.其中脏器损伤发生率为0.06%;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8%;术后再孕发生率为1.10%;异位妊娠发生率为0.09%;月经改变发生率为0.41%.结扎术中抽芯包埋法与波氏法比较,伤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901,P<0.05);月经改变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8.000,P<0.0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有效抗感染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用有机玻璃制作支架连接和固定分离颅骨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各颅骨的形态及其位置关系,将分离好的各颅骨再按一定的顺序和间距连接起来,使之既保持各颅骨原来的位置关系,又有一个整体概念.以往支架常用金属材料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我们改用有机玻璃制作,既方便,又美观实用,而且成本低.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50例(手术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0例(保守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40%),χ2=13.187,P<0.01;病死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χ2=10.33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有安;吴振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现状及展望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个习惯性的疾病命名,其实该病扩张的巨结肠并不是先天性,而是继发性.目前已将该病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或无神经节细胞性巨结肠(aganlional megacolon.AM)[1].虽有部分病儿采用非手术治疗(超短型),但尽可能切除病变肠段仍是该病好的根治方法.随着传统术式的不断改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目前腹腔镜已在外科广泛应用,巨结肠的术式也朝着早期、I期、微创手术的趋势发展.现就其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韦勇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72名学生尿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分析

    目的研究正常人尿羟脯氨含量和体内胶原蛋白代谢情况.方法选择72名健康学生,取晨尿,经盐酸水解后,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尿羟脯氨酸总含量为:男 399±145μmol/L,女 408±170μmol/L;壮族学生414.8±147.8μmol/L,汉族学生389.6±167.0μmol/L;来自广西西、东部两个不同地区的学生分别为391.1±146.5μmol/L和402.1±166.0μmol/L.结论尿羟脯氢酸含量男与女、壮族与汉族、广西东、西两地区之间无差异.

    作者:李友晶;何春霞;韦英群;黄丹;蒙元波;黄蝉兰;张树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绝经后阴道流血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对30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炎引起出血90例,占30.33%;宫颈炎59例,占19.67%;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占16.67%;子宫内膜15例,占5.00%;子宫肌瘤13例,占4.33%;恶性肿瘤35例,占11.67%;宫内避孕器引起出血30例,占10.00%;其他原因7例;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为主;年龄大,绝经时间长的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非器质性及良性疾病成为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采取B超、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综合检查,配合活检是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蒋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非典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SAH以癫痫、眩晕、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可出现偏瘫、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明显.CT检查可阴性.结论非典型SAH表现特殊,易误诊,临床上对可凝病例须进行密切观察和必要检查,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作者:黄载文;符春晖;羽彩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3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高龄患者中41.5%术前合并其他疾病,其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12%、63.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9%、21.05%,术后病死率分别为5.88%、5.26%.两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366,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高龄患者术前虽有较多并存病,但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仍是提高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太东;倪武;黄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脉压(PP)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10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将脑出血组48例、脑梗塞组54例与对照组(非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55例的PP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不同年龄段PP(≥8.7kPa)的异常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塞组PP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P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脑出血组及脑梗塞组的PP增高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PP增高与脑卒中危险性有关,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脑卒中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黄彩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观察与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心肌缺血状态,大约35%患者由于未能适当治疗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1].我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0月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UAP患者6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电化教学和模型教具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重要性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到临床的桥梁,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在临床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医学教学的质量.而目前的临床见习又面临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上病人数量相对稳定,病人及其家属不愿让见习生见习这样一种矛盾状态.因此,如何面对这种矛盾,并加以解决,已成为当今妇产科临床见习的一大问题.我们结合这一问题,即在合理使用电化教学及模型教具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彩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

    急性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岑春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CT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CT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IEMENS DR-H CT机对观察组34例病人进行鼻咽部常规轴位扫描,并设39例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咽部结构无明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χ2=5.742,P<0.05);放射性副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15,P<0.05);但两组放疗后鼻咽部形态改变及转移和(或)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常见CT表现与普通放射治疗相比,以鼻咽部无明显异常更为常见,放射性副鼻窦炎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李清锋;陆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诊治体会

    由糖尿病本身或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乳酸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现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硅胶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53例体会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为特征性的表达,病因复杂,多数单靠全身用药往往效果欠佳,且大量积液时可致心包填塞而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3月~2003年1月采用硅胶管引流法治疗53例心包积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建宏;邱国荣;韦海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两组均在常规ACEI类、利尿剂、地戈辛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6.25~50mg,每天2次,共6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658,P<0.05.DCM组心率减慢、左室收缩功能(EF)明显优于RHD组(P均<0.01).结论倍他乐克能显著改善DCM的EF及减慢心率.

    作者:韦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塞通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对脑梗塞后12~72h入院的30例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并与28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甘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半坐卧位在普外科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半卧位在普外科术后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普外科术后病人分别设实验组、对照组,统计两组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与带管时间的关系.结果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组病人术后带管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普外科术后病人尽早采取半卧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带管时间,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刘燕;覃丽玲;钟小青;游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该症特点为伤情复杂而危重,因常远离医院,伤后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病死率高.现将我院急诊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对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与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黄晓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保护

    近年人们对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新的阻断剂的研究不断深入.RAS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特别是近10年来,对AngⅡ的产生途径、受体亚型及其在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不同水平上阻断RAS的异同、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林栩;陈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男性毛滴虫性尿道炎研究进展

    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 TV)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从男性尿道分泌物中检测出毛滴虫原虫[1~3],并注意到毛滴虫寄生于男性尿道中引起局部特定的炎症反应.因此,将此病称为男性毛滴虫性尿道炎(Trichomonal of Male urethritis, TMU).患者表现有异常的尿道分泌物、尿道轻微炎症和尿道刺激征症状和体征.常用抗毛滴虫药治疗效果显著.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就TMU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何康;覃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