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胡晓霞
目的 探讨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尿管的拔管时机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4 h内拔管组56例和24 h后拔管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及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量,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再插管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4 h内拔管组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短于24 h后拔管组(P<0.05).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再插管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拔管组患者舒适度高于24 h后拔管组(P<0.05).结论 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拔出尿管可缩短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且不增加尿潴留及再插管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感.
作者:向佳;李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的建立,总结其对提高社会公众和高危人群知晓率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广西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的新策略、新措施、新模式;对社会公众及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警示性、有效性的艾滋病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结果 2012~2016年广西新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数及艾滋病死亡病例数逐年减少.广西农村留守老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80.8%提高至94.0%;广西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83.8%提高至99.0%,发生高危性行为时的自觉使用安全套率由约60%提高到约90%;广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和校外青少年等公众人群以及吸毒人群、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等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广西率先建立并实施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该模式可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和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效遏制广西艾滋病疫情的快速增长,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葛宪民;唐振柱;李国坚;耿文奎;沈智勇;陆庆林;蓝光华;蓝文展;朱秋映;陈赤;刘伟;韦辉;张鸿满;吴兴华;马锐;周月姣;杨艳;陈怡;李润泉;王学燕;宫学林;陈欢欢;陆华湘;罗柳红;李剑军;朱金辉;黄玉满;刘帅凤;梁淑家;郑志刚;陈礼;韦舒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PC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行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尿潴留、月经量减少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观疗效及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行子宫下段切口修补术治疗PCSD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杨文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恶性增生性疾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应用于临床后,CML的治疗获得了极大的突破.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关于TKI停药研究的报道,本文就CML患者TKI停药的可行性、TKI成功停药的预测因素、TKI停药后监测及停药后复发患者处理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雪梅;陈娟;周小辉;隆耀莹;唐晓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毫火针速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及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痊愈14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效果好.
作者:雷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5例合并IPF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特点,总结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均有渐进性呼吸困难、咳嗽,部分(75.6%)存在低氧血症;75.6%(34/45)、64.4%(29/45)、60.0%(27/45)患者的肺功能分别存在限制型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障碍、小气道阻塞.患者肺CT均表现为双肺多发网格状及条索状影.22例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检查均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40例患者接受了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36例患者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40例患者(88.9%)症状改善,5例患者(11.1%)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肺功能及胸片,以及早发现IPF.对于合并IPF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推荐静脉使用或雾化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辉;闫冰迪;林苏杰;杨俊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膀胱尿压测定评定训练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 10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间歇导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膀胱尿压测定评定训练及个体化康复护理及训练,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膀胱功能及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膀胱尿压测定评定训练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有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作者:曾海涓;刘文伟;汪家钰;覃艳玲;符茜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Apel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1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9例,同时选择27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3组空腹血清Apelin及全血hs-CPR,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组Apelin水平与hs-CP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对照组的Apelin及hs-CRP水平依次降低(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Apelin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Apelin水平、hs-CPR均升高,Apelin可能与炎症因子共同参与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杨冬莲;陈露文;钟秋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及MRI高分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特点,并计算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达峰时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宫颈癌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早期宫颈癌ⅠB期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4.7%(18/19)、100.0%(11/11),ⅡA期为66.7%(4/6)、95.8%(23/24),ⅡB期为100.0%(4/4)、92.3%(24/26),对宫颈癌分期的总准确度为86.7%(26/30).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灶以Ⅰ、Ⅱ型曲线为主,而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以Ⅲ、Ⅳ型曲线为主.宫颈癌灶的早期强化率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早期强化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 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其对宫颈癌分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作者:韦洁勤;陆力坚;白杨;李伟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发生腹胀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57例Ⅱ型呼吸衰竭并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腹胀的危险因素.结果 57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45.61%)发生腹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张口呼吸、24 h通气时间≥10 h、不能自主进食是发生腹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为预防呼吸衰竭患者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发生腹胀,应改变患者张口呼吸的习惯、及早进行自主进食以及定时脱机休息减少无创通气时间.
作者:杜丽娟;尚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神经性钙黏附蛋白(CDH2)甲基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结肠腺癌或直肠腺癌患者174例,提取原发肿瘤组织及其周边≥3 cm正常肠黏膜组织的DNA,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CDH2的甲基化程度,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174名患者中,CDH2甲基化阴性者共116例(66.7%),CDH2甲基化阳性者共58例患者(33.3%).不同CDH2甲基化状态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前癌胚抗原及肿瘤抗原19-9阳性率、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T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T分期及病理N分期增高、CDH2甲基化阴性状态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呈低甲基化状态,CDH2甲基化程度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孙伟峰;陈实;陈泽华;梁三海;王华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IgG、IgA、IgM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尘肺病患者40例作为尘肺组,其中Ⅰ期尘肺24例,Ⅱ期12例,Ⅲ期4例;再选取健康人员4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结果 尘肺病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Ig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尘肺病Ⅰ期患者血清IgA、IgM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但Ⅱ期、Ⅲ期患者血清IgA、IgM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肺病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升高,存在体液免疫亢进.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拟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观察电子内镜及病理组织活检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20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病理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6.89%,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83.04%,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胃炎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0.561.结论 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为避免误诊现象出现,临床医师应结合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张晓昉;贺菊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3种评分系统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56例ICU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28 d的存活状态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使用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Ⅲ(SAPSⅢ)、SAPSⅡ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3种评分系统的得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3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的SAPSⅢ、SAPSⅡ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SAPSⅢ、SAPSⅡ及APACHEⅡ预测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SⅢ预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效果与SAPSⅡ及APACHEⅡ相似.
作者:熊泽忠;梁大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足月产后原发性宫颈绒毛膜癌伴阴道及肺转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报告1例足月产后原发性宫颈绒毛膜癌伴阴道及肺转移患者,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结果 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正常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胸部CT提示双肺转移瘤,盆腔MRI提示宫颈占位、侵犯阴道上段伴双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阴道、宫颈局部活检病理结果提示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癌.给予化疗后患者阴道出血停止,干咳改善,阴道及宫颈肿块消失,多次复查HCG均阴性,复查胸片正常.结论 足月产后原发性宫颈绒毛膜癌临床上首发症状不典型,对于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及早检测血或尿HCG排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必要时可借助妇科彩超、活检及免疫组化以明确诊断.治疗以化疗为主,对于化疗不敏感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刘玲;胡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271例作为观察组,尿酸正常老年人2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人群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以及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的交互作用.结果 高尿酸组TG及TC水平、超重或肥胖者比例、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合并高血压、TG、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老年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对老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相加交互作用,协同效应指数S=1.41,两者的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19.1%.结论 男性、年龄大、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合并高血压、高TG水平、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老年人易发生高尿酸血症,而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共同存在时可增加患病风险.
作者:胡梦妍;刘锦波;周春华;李新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轻量型平片与3D重量型补片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因腹股沟疝行TAPP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补片情况分为轻量型平片组(A组)和3D重量型组(B组),各30例.对比两组术中补片安放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疝复发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补片安放时间及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且在术后第1个月A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但分组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及疝复发的情况.结论 在TAPP术中应用轻量型平片可早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吕宗峻;景东帅;郑建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钦州市吸毒人群的特征,探讨该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2016年钦州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的吸毒人群数据,分析该人群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并分析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钦州市吸毒人群以青壮年、男性、汉族、未婚者、初中及其以下文化、区内人员为主.2010~2016年,>35岁者比例、新型毒品使用比例、近1个月平均每天无注射吸毒者比例、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近1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数≥4次者比例、近1个月共用针具者比例、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者比例、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从不使用安全套者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近1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4次、近1个月共用针具、HCV感染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初中及其以上文化、近1年接受安全套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是吸毒人群感染HIV保护因素(P<0.05).2010~2016年,近1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数≥4次者比例、HCV感染率、近1年接受安全套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者比例与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钦州市2010~2016年吸毒人群所用毒品以传统毒品为主,但新型毒品使用有上升趋势,少数民族、注射吸毒和针具共用是可增加吸毒人群感染HIV的风险,较高的文化水平、安全套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社区药物治疗或针具交换可降低吸毒人群HIV感染的风险.
作者:陈裕鸿;王卫军;张毓;黄颉刚;梁浩;叶力;林兆森;邹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某医院职工在创建无烟医院后的控烟效果.方法 于2009年、2015年分别对医院所有在职职工的吸烟情况、对吸烟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等进行调查,并对比创建无烟医院前后的控烟效果.结果 与2009年比较,2015年医院总吸烟率、男性吸烟率、女性吸烟率、≥40岁者吸烟率、≥50岁者吸烟率、临床科室吸烟率、行政后勤科室吸烟率均降低,而总戒烟率、医院职工吸烟危害知晓率、吸烟与疾病关系知晓率、戒烟药物及方法知晓率、无烟医院建设支持率、看到有人在非吸烟区吸烟主动劝阻的比例、医生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与否比例、医生建议病人戒烟但未提供具体措施比例、医生为病人戒烟提供具体措施比例等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2015年医生不主动询问病人吸烟情况的原因中,认为因为病人的病情和吸烟无关者比例升高,而认为没有规定医生必须询问、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较小者比例下降(均P<0.05).结论 该院在建设无烟医院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不仅提高了医院职工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吸烟率,也提高了医生帮助患者戒烟的主动性.
作者:赵玉;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采用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具有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漂浮电极组64例与普通电极组61例,采用相应的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两组置入电极的过程用时、手术用时、起搏参数、电极长度及留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用时、留置时间、起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漂浮电极组过程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电极组(P<0.05).结论 与普通电极相比,采用漂浮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在抢救的及时性上有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邵江;牟华明;李俊;石伟;吴中杰;汪建兵;牟桂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