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成;顾严严
失眠症是以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甚则彻夜难眠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伴有多梦、健忘、头晕、心悸等症.笔者用针灸治疗失眠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 病案举例刘某,男,52岁,2011年02月12日诊.近1个月来清晨4~5时感胸骨后呈压榨性疼痛,每次约持续1~5min,严重时伴有濒死感、出汗、恶心欲吐,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
作者:张洪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5例用针刀结合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愈率89.3%,好转率10.7%,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结合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冉传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大小约22nt的非编码RNA分子,通常定位于与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fragile site).miRNA与肿瘤相关的证据早源于染色体13q14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缺失的研究[1].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与人类肿瘤相关的miRNA已有几十种[2],其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楠;李屹;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47例用加味泻黄散,共治疗7天.结果:治愈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梁景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妊娠中晚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24h内突然眩晕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眼睛直视,口吐白沫,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有11例发生子痫,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液质联用技术(LC-M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分析技术,LC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使之成为药物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HPLC是目前分离复杂体系为有效的分析工具,由于其仪器自动化、普及化程度愈来愈高,已成为中药分析常用的仪器之一.
作者:吴定慧;陈关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几年来,笔者以电针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40~50岁19例,51~60岁31例,61~70岁13例,71~80岁5例;病程长15天,短2天.
作者:陈红兵;周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危象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行院前急救.结果:安全转入医院治疗39 例,1例院前死亡,2例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结论:有效的院前救护对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锡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及护理的效果.方法:22例小儿用无痛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结果:5例食道异物和17例胃内异物均顺利取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密切观察和手术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丽萍;刘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用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调脾合剂,7天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陈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十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服VB1、谷维素、多滤平,治疗组加服十味温胆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3%、对照组79.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十味温胆汤治疗失眠症效果良好.
作者:李莲;邓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疾病及症候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叶藜藜;邵思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在跟随导师亓鲁光教授门诊期间,目睹导师辨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 糖尿病腹泻李某,男,56岁,2010年11月3日初诊.有糖尿病史10余年,现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良好,近2年来反复腹泻,特别在进食水果以后腹泻更甚.大便常规检查、肠镜胃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杜续;赵娟朋;吴孝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静脉留置针不需要每日进行静脉穿刺,既能减轻穿刺痛苦,也利于多次间歇静脉用药和紧急抢救用药,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吴菊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们用降脂活血片治疗肥胖症,临床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8例,男70例,女28例;年龄21~50岁,平均39岁.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体重指数(BMI)≥25,血脂异常.或血糖、血压偏高,排除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近2个月服用减肥药及其他调节血脂药物者.
作者:肖昌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显效7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效果较好,可缩短病程.
作者:余中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用壮骨关节丸治疗骨痹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125例,均为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45~76岁,平均62.5岁;病程1~12年,平均5~8年;膝关节退行性变46例,腰椎退行性变18例.对照组61例,男27例,女34例;年龄46~78岁,平均63岁;病程10个月~13年,平均4~6年;膝关节退行性变39例,腰椎退行性变2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奎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利水渗湿药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主要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淋证、黄疸等病证,为祛湿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由于利水渗湿药味多甘淡、性平或寒凉,能使病邪从小便排解,是较为安全、稳妥的祛邪方法,与他药配伍,可治疗多种病证.现就利水渗湿药在非祛湿剂中的配伍应用探讨如下.
作者:李美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加服辛伐他汀,用药1年,随访2年.结果:两组2周内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年TIA复发次数、脑卒中例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可防治TIA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天成;顾严严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