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恒;陈达艳;刘效栓;李喜香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除湿清热方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49%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肾除湿清热方治疗老年人UTI效果较好。
作者:李春颖;接忠民;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药物流产后,治疗组用益气化瘀方,对照组不用其它药物。结果:两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方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徐宏芳;徐秀华;陈粉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男科杂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免疫性不育症张某,30岁,男,2003年诊。结婚3年其妻未怀孕。检查其妻各项检查正常。平素易感冒,小便黄赤,舌偏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婚前有睾丸外伤史。精液中度凝集,精子密度2.3×10/mL。精子活动力A级5%, B级20%,C级20%,D级55%。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给予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的玉屏风散和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10g,白术20g,防风10g,生地黄20g,山茱萸10g,山药2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服,共30剂。1个月后复查血清抗精子抗体仍为阳性,精子仍有凝集现象。原方加莪术10g,丹参10g,赤芍10g,牛膝10g。再服30剂后复查血清抗精子抗体转阴性,精子凝集现象消失,活力达到正常,3个月后其妻怀孕。
作者:项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血压偏低30例,伴有头痛眩晕15例,伴有支气管炎13例,伴有胃炎10例。
作者:黄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苓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参苓益胃胶囊2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1周,再单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周。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不及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益胃胶囊治疗的慢性胃炎脾虚气滞和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海;陶杨;辛国秋;方海云;陈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及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38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气滞血瘀、痰阻心脉、痰瘀互结型,并进行中医证型与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气虚血瘀型较多,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间的血脂正常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型(52.7%)、心肾阴虚型(37.5%)、气阴两虚型(37.5%)、痰瘀互结型(18.8%)、气滞血瘀型(14.3%),其中气虚血瘀型血脂正常率与其它各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以气虚血瘀型较多见,且气虚血瘀型血脂水平控制较好。
作者:陆振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MVD)的影响。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头针疗法治疗,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结果:MMSE总分、MoCA总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总分、定向力、计算力、语言评分、MoCA总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及语言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仅MMSE定向力评分、MoCA空间/执行功能及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头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症状。
作者:高千仞;陈甦;黄燕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葛芷生乳汤(自拟)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葛芷生乳汤配合穴位按摩,对照组口服生乳汁。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芷生乳汤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用阿昔洛韦、甲钴胺,对照组只用阿昔洛韦,治疗1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4%、对照组79.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全血比黏度切变率、纤维蛋白和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治糖尿病肾病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血脂、尿蛋白和血液黏度。
作者:赵红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80例取天突、大椎、肺俞(双)、膏育俞、定喘(双)、风门(双)、脾俞(双)、膻中、命门、肾俞(双),用“三伏贴”中药穴位贴敷。结果:临床治愈9例,显效33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00%。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且年龄越小防治效果越好,病程越短防治效果越佳。
作者:王晓惠;罗天由;夏吉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肛门湿疹的效果。方法:53例用复方黄柏液坐浴、肤痔清软膏外搽治疗。结果:复方黄柏液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张锐;廖行忠;宋映娴;师九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道黏膜的攻击作用结果[1],早期以食道黏膜的损伤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形成糜烂和溃疡,甚至造成癌变[2]。1病因病机烟酒过度,饮食口味过重,过食辛辣刺激饮食及肥甘厚膩之品,或劳倦内伤,加班熬夜,情志抑郁,肝郁化火,都可导致胃内阳热亢盛。现今,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肉食品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从而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且产生大量的热量,则出现反酸、呃逆、胸胁胀满诸症。由于食道黏膜相对薄弱,所以更易受到灼伤,出现破损,胃酸刺激后食道黏膜受到损伤,刺激末梢神经,出现胸痛、恶心、呕吐、厌食等。
作者:于金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诺尔彤、舒利迭,治疗组加用加味定喘汤(自拟),两组均以28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黄咏梅;江华琴;魏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5例,治疗组予丹栀逍遥散与生脉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7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董彬;黄秀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从阳气入手治疗斑秃收到较好效果,体会如下。1理论依据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发失濡养则发为斑秃。多以补益肝肾为治疗原则。生发譬犹草木生长,土壤贫瘠,需补充水分、养分,精血为头发的物质基础,故须补益肝肾;土地干结,水分、养分运输不畅,适度翻耕有利生长,故应理气活血通络;然而草木生长更离不开阳光,即对应人之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头发的生长依靠精血的濡养,更离不开阳气的温煦和固摄作用。头为诸阳之会,阳气足,则发密有光泽,阳气虚,则发落而枯槁。《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是气血运行的原动力,故从阳论治斑秃多从心肾之阳着手。
作者:金梦祝;杨志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直肠前突(RC)是女性出口梗阻性便秘(OOC)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1],也称为直肠前膨出。女性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之间的肌层组织薄弱,引起直肠前壁突向阴道而形成的一个疝囊,致大便滞留此处而感到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等。按其排粪造影时直肠前突的深度将其分为3度,6~15mm为轻度,16~30mm为中度,30mm以上为重度[2]。
作者:孙文平;李东平;雷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用牵正散加减,对照组25例用维生素B1、B12,两组均治疗21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作者:姜德海;宗成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病机主要为肾气固摄失司,膀胱气化不利,三焦通调水道失常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尿潴留有较好的效果,综述如下。1穴位按摩法许金琴[1]治疗产后尿潴留84例。观察组44例按摩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穴,每穴3min。显效34例(77.3%),有效8例(18.2%)无效2例(4.5%);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显效13例(32.5%),有效9例(22.5%),无效18例(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90,P<0.05)。魏小惠[2]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治疗组30例按摩关元、中极穴,每次按摩10~15min,有效28例(93.33%)。对照组30例用温热毛巾热敷膀胱区,有效18例(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吴云峰;张传方;姜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化湿行瘀降浊汤,对照组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1个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9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指标TG、TC、HDL-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建明;赵雨灯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