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萌;杨乐;马祖彬
目的:观察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消肿化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CSS与ADL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84.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化瘀汤能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缺损。
作者:钟道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丁香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丁香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对照组单用曲马多缓释片。用VAS量表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第1、2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第3、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香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减轻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效果优于单用曲马多缓释片。
作者:陈敏;孟启明;周徐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对照组50例口服还原性谷胱甘肽片,疗程均为2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0%,对照组56.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龙燕;刘三都;杨庆坤;舒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镜术后用止痛四物汤的效果。方法: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3例。对照组用膝关节镜治疗,观察组用膝关节镜治疗配合止痛四物汤。结果:观察组血沉(ESR)值和膝关节评分情况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治疗术后用止痛四物汤效果较好。
作者:张爱桥;姚见;陈大乐;叶东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有研究表明约占全身骨折的15%~20%,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对于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尤其C3型骨折,多需要手术治疗。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手术治疗的C3型骨折进行了全面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消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乳癖消胶囊,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郁散结汤,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郁散结汤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
作者:刘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和痰热清注射液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用丹参酮ⅡA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和痰热清注射液辅治肺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陈典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加巴喷丁、多虑平口服及红蓝光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组另予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液阿是穴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静;王玉蓉;范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殷;王文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逍遥五苓汤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自拟逍遥五苓汤加减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46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05%。结论:逍遥五苓汤加减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
作者:李本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驻景丸加减联合点必舒治疗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方法:25例用驻景丸和点必舒治疗。结果:痊愈2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结果:驻景丸联合点必舒治疗慢性虹膜睫状体炎效果较好。
作者:罗世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用髓内钉治疗,观察组53例用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姚见;张爱桥;黎永位;苏云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6例用洛芬待因缓释片、甘露醇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45%,对照组77.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作者:谢江华;杜思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呕吐”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BRG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启平;农小宝;林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止嗽散加减,对照组用西药。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罗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多数为单耳发病,少数可同时或先后相继侵犯两耳。主要临床表现为:①耳聋:来势凶猛,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慢者耳聋可逐渐加重,数日后才停止进展。其程度自轻度到全聋。可为暂时性,也可为永久性。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可为耳蜗聋,也可为蜗后聋。②耳鸣:耳聋前后多有耳鸣发生,约占70%。一般于耳聋前数小时出现,多为嗡嗡声,可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③眩晕:约2/5天1/2突聋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其中约10%为重度耳聋,有恶心、呕吐,可持续4~7天,轻度晕感可存在6周以上。④耳堵塞感:一般先于耳聋出现。⑤眼震:如眩晕存在可有自发性眼震。耳鸣耳聋的症状表现虽有不同,但病因病机却基本一致。实证常因外感风热或内伤情志、饮食,至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循经上扰、蒙蔽清窍所致;虚证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纵欲,肾精亏耗,精血不能上乘,耳窍失养所致[1]。笔者导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1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毕萌;杨乐;马祖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2009年至2012年,我们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良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锻炼损伤25例,旅游蹬山15例,搬运重物15例,棍棒击伤5例;病程短3天,张17天,平均10天。均有负重训练、搬运重物病史,损伤后出现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加重。
作者:杨春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笔者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4~68岁,平均36岁;病程1~6个月。
作者:项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呕吐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我们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呕吐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患者,女,15岁,2014年1月2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夜间出现上腹疼痛、胸闷、呕吐,于当地私立医院住院治疗,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胃镜、全腹B超,血、尿、粪常规等均未见异常。予缓解疼痛、止呕、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仍每日呕吐口涎10余次。现反复呕吐口涎,胸闷,纳差,大便5日未通,舌淡苔薄白脉滑。取曲泽(双)、梁丘(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各1次。另用黄连6g,黄芩10g,干姜10g,甘草10g,党参15g,陈皮10g,藿香10g,大黄15g (后入),枳实10g,厚朴10g,延胡索10g,蒲黄10g,生姜3片。3剂,日1剂,水煎,每4h服1次。2014年1月30日二诊,诸症缓解,上腹不适,胸闷,呕吐次数减少,舌淡苔薄白脉滑。取中脘、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双),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1月31日三诊,诸症好转,上腹胀闷不适,无胸闷、胸痛,大便已通,纳食好转、寐可,舌红苔少脉细滑。取中脘、合谷(双),三阴交(双)、太冲(双),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1日四诊,无呕吐,偶胃胀,舌红苔白脉滑。用茯苓15g,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当归10g,柴胡15g,白芍10g,干姜10g,厚朴10g,薏苡仁10g,生姜3片。2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2日五诊,胃脘胀,呕吐5次,舌红苔白脉滑。取至阳、灵台、膈腧,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3日六诊,胃不适,无呕吐,舌红苔白脉沉滑。用麦芽15g,谷芽15g,山楂15g,砂仁6g,木香9g,黄芩10g,干姜10g,党参15g,苏叶5g,生姜3片。服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5日七诊,病愈,嘱节饮食、慎起居。
作者:胡紫景;胡瑜景;杭鑫;郑星宇;林忠华;廖洪涛;胡添巧;郭进华;骆杰伟;任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加用溃结汤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作者:赵登清;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