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骨远端C3型骨折护理体会

张平

关键词:桡骨远端, 关节内骨折, 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关节面, 距离, 护理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有研究表明约占全身骨折的15%~20%,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对于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尤其C3型骨折,多需要手术治疗。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手术治疗的C3型骨折进行了全面护理,报道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

    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78例、单纯腰痛22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65例、单纯腰痛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病位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陶强;项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舒胶囊中葛根素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舒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以确定制剂的定量标准。方法:以NH柱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在5.2~104.0μg/mL范围与其峰面积积分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6%,葛根素含量为0.04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定颈舒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明确葛根素的定量标准。

    作者:马善治;郭剑华;刘渝松;郭亮;林於;刘新;彭文忠;王健;廖兴隆;胡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好。

    作者:邱蕊;汤永龙;连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概况

    现将近年来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三棱针放血治疗李扬缜[1]取照海、太冲、丘墟、地五会、足临泣、解溪、委中、阿是穴及足背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每次选2~3穴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5~20mL。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乌英别兢[2]取患处阿是穴、内庭、太冲,刺络放血,每穴5mL。并与口服消炎痛及别嘌呤醇对比。结果刺络放血组疗效、疼痛减轻程度、血尿酸下降水平均优于药物组。左政等[3]将90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阿是穴刺血,对照组45例急性期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缓解期改服苯溴马隆片。结果21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55.6%,两组血尿酸均有下降,治疗组痛风石的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

    作者:黄琪琳;陈日兰;朱英;廖子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袋敷配合TDP照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袋敷配合TDP神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予中药袋敷配合TDP热疗照射,对照组51例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73%、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袋敷配合TDP照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游运舸;李朵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乳癖消胶囊,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郁散结汤,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郁散结汤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

    作者:刘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护理方法。方法:41例用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通过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促进创面修复。结果:骨科感染创面均愈合,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并发症,无严重功能障碍。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疗效满意,加强护理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张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肠道准备法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准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用于电子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甘露醇,C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番泻叶,观察并详细记录各组肠道准备效果,肠道气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肠道清洁程度有效率C组93.33%、A组73.33%、B组53.3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去气泡满意率C组95.00%,A组81.67%、B组60.00%,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C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B组,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结论:采用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能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有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气泡率发生较少,不良反应少,可提高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邬红霞;高淑容;王开琼;黄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

    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我们用小针刀、手法、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78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86年提出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男35例,女43例;年龄54~78岁,平均65.4岁;病程6个月~15年;单膝发病66例,双膝发病12例。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或有关节肿胀伴积液。X线检查可见膝关节间隙变窄、髌骨上下缘增生、髌股关节面粗糙、髌骨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及骨质疏松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抗“O”及血沉均正常。

    作者:廖兵;叶承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0例观察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对照组50例口服还原性谷胱甘肽片,疗程均为2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0%,对照组56.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龙燕;刘三都;杨庆坤;舒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痰热痹煎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痰热痹煎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用痰热痹煎剂,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痹煎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王池凤;刘锐;王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对照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头晕、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85例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用冠心2号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对照组85.7%、14.3%,治疗组95.3%、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召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5岁;病程1~14天,平均7.5天。

    作者:郑毅;刘立;乐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扶正祛瘀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服用扶正祛瘀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两组均治疗2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eAg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祛瘀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ALT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勤;杨德全;李勇华;李杏英;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63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用中药外敷包外用配合仰头摇正手法治疗,再配合预备手法及善后手法。结果:治愈率54.6%,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桂忠;李伟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150例

    笔者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50例,男86例,女64例;发于肋间神经123例,发于尺神经10例,发于三叉神经6例,发于坐骨神经5例,发于面神经2例;成年人142例,未成年人8例;年龄8~76岁。

    作者:刘成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消肿化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CSS与ADL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84.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化瘀汤能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缺损。

    作者:钟道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和痰热清注射液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用丹参酮ⅡA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和痰热清注射液辅治肺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陈典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鲜皮汤治疗皮肤瘙痒症50例观察

    目的:观察白鲜皮汤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白鲜皮汤,对照组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鲜皮汤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

    作者:康明新;彭定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