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37例

胡聪;张红霞;唐坚

关键词:药液外渗, 组织肿胀, 土豆, 薄片, 湿敷
摘要:目的:观察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效果。方法:37例用土豆薄片湿敷治疗。结果:显效3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疗效确切。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0例观察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对照组50例口服还原性谷胱甘肽片,疗程均为2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0%,对照组56.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龙燕;刘三都;杨庆坤;舒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5岁;病程1~14天,平均7.5天。

    作者:郑毅;刘立;乐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川芎茶调散化裁治疗头痛110例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化裁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110例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5例,显效43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结论:川芎茶调散化裁治疗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赵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丁香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丁香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对照组单用曲马多缓释片。用VAS量表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第1、2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第3、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香散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减轻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效果优于单用曲马多缓释片。

    作者:陈敏;孟启明;周徐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龙眼穴放血结合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眼穴放血结合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用龙眼穴放血结合疱疹局部围刺治疗,对照组单用疱疹局部围刺治疗,疗程1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两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龙眼穴放血结合疱疹局部围刺比单纯疱疹局部围刺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锋;杨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加用溃结汤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作者:赵登清;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对照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头晕、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强的松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不全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组,两组均用强的松,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疗程2周。结果:两组BUN、SCr、TCH、TG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改善肾功能及调脂有较好效果。

    作者: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好。

    作者:邱蕊;汤永龙;连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肠道准备法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准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用于电子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甘露醇,C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番泻叶,观察并详细记录各组肠道准备效果,肠道气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肠道清洁程度有效率C组93.33%、A组73.33%、B组53.3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去气泡满意率C组95.00%,A组81.67%、B组60.00%,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C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B组,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结论:采用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能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有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气泡率发生较少,不良反应少,可提高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邬红霞;高淑容;王开琼;黄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傅灿鋆治疗鼻息肉经验

    傅灿鋆为重庆市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导师,傅灿鋆名老中医工作室被列为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傅老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鼻息肉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李荣华;聂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护理方法。方法:41例用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通过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促进创面修复。结果:骨科感染创面均愈合,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并发症,无严重功能障碍。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疗效满意,加强护理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张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郭剑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验案

    胡某,女,67岁,2012年3月5日初诊。右膝关节酸软疼痛1年余,尤以上下坡时疼痛加重,下蹲困难,站起时疼痛如刺,膝关节活动时有骨擦声,不能久站久行,运动及遇冷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稍减轻,双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右膝关节核磁共振片示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右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改变(2~3级),右膝关节髌上囊少许积液。查右膝关节轻微肿胀,关节四周均有不同程度压痛,股四头肌轻度萎缩,麦氏征(±),抽屉试验(-),浮髌试验(十),研磨试验(十)。血沉11mm/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O”试验阴性。舌淡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为“痹证”,辨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阻型。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拟膝舒汤加减。药用狗脊20g,熟地15g,当归15g,党参15g,土鳖虫10g,鳖甲12g(打碎先煎),独活12g,威灵仙12g,川牛膝15g,秦艽15g,赤芍15g,枸杞子15g,淫羊藿12g。水煎取汁分3次服,日1剂。药渣加海桐皮30g,海风藤30g,五加皮30g,舒筋草30g,乳香15g,没药15g,生姜50g。加水2500mL煎水熏洗热敷患膝,早晚各1次,每次20min,5剂为一疗程。同时在熏洗后加强患膝关节适宜功能锻炼,注意膝关节保暖。二诊(2012年3月10日),右膝关节酸软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双膝酸软乏力及头晕、耳鸣有所改善,患膝关节肿胀基本消失,仍上下楼梯时疼痛尤甚,久行及遇冷时症状加重,下蹲起身仍较困难。续前方5剂,用法同前,日1剂。嘱注意休息,调节情志,避风寒,配合膝关节适宜功能锻炼。三诊(2012年3月16日),右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双膝酸软乏力明显改善,头晕、耳鸣基本消失,上下楼梯时疼痛仍稍甚,膝部保暖,未久行、久站。续前方5剂。四诊(2012年3月21日),症状基本消失,上下楼梯及下蹲起身时偶感右膝关节轻度疼痛,近日胃部嘈杂感,不思饮食。原方加陈皮15g,木香12g,茯苓15g,炒白术15g。5剂,用法同前,日1剂。五诊(2012年3月26日),诸症基本消失,嘱加强患膝关节适宜功能锻炼,随访1年病情未复发。

    作者:郭亮;吴春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鲜皮汤治疗皮肤瘙痒症50例观察

    目的:观察白鲜皮汤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白鲜皮汤,对照组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鲜皮汤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

    作者:康明新;彭定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33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强双足局部护理,治疗组另用中药熏洗及红光照射患足,对照组用温水熏洗足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90%,对照组6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红光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有较满意疗效。

    作者:李瑶;张效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U口服。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常规治疗均相同。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23.81%、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4.63%、总有效率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王梦迪;曹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150例

    笔者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50例,男86例,女64例;发于肋间神经123例,发于尺神经10例,发于三叉神经6例,发于坐骨神经5例,发于面神经2例;成年人142例,未成年人8例;年龄8~76岁。

    作者:刘成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配合艾箱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箱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血海、肝俞等穴埋线,配合艾箱灸全腹部、腰部;对照组用普通针刺。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箱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优与普通针刺治疗。

    作者:梁永秀;刘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下肢水肿体会

    济生肾气丸出于《济生方》,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笔者常用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性不明原因下肢水肿,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庹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临证体会

    唐代王冰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注释为:“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意思是膏粱厚味太过,会生疔于足。此注解却被很多医家所诟病,如以宋代林亿、明代吴昆、清代姚止庵为代表的医家认为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疔,不只在足。还有以清代胡澎为代表的医家认为是文字有误,当以校勘。笔者发现目前通行的教材也多反对王冰的注解,但通过近所诊治一糖尿病足患者,观王冰之所注,似乎也颇合情理。

    作者:周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