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孟启明;周徐涛
胡某,女,67岁,2012年3月5日初诊。右膝关节酸软疼痛1年余,尤以上下坡时疼痛加重,下蹲困难,站起时疼痛如刺,膝关节活动时有骨擦声,不能久站久行,运动及遇冷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稍减轻,双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右膝关节核磁共振片示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右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改变(2~3级),右膝关节髌上囊少许积液。查右膝关节轻微肿胀,关节四周均有不同程度压痛,股四头肌轻度萎缩,麦氏征(±),抽屉试验(-),浮髌试验(十),研磨试验(十)。血沉11mm/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O”试验阴性。舌淡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为“痹证”,辨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阻型。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拟膝舒汤加减。药用狗脊20g,熟地15g,当归15g,党参15g,土鳖虫10g,鳖甲12g(打碎先煎),独活12g,威灵仙12g,川牛膝15g,秦艽15g,赤芍15g,枸杞子15g,淫羊藿12g。水煎取汁分3次服,日1剂。药渣加海桐皮30g,海风藤30g,五加皮30g,舒筋草30g,乳香15g,没药15g,生姜50g。加水2500mL煎水熏洗热敷患膝,早晚各1次,每次20min,5剂为一疗程。同时在熏洗后加强患膝关节适宜功能锻炼,注意膝关节保暖。二诊(2012年3月10日),右膝关节酸软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双膝酸软乏力及头晕、耳鸣有所改善,患膝关节肿胀基本消失,仍上下楼梯时疼痛尤甚,久行及遇冷时症状加重,下蹲起身仍较困难。续前方5剂,用法同前,日1剂。嘱注意休息,调节情志,避风寒,配合膝关节适宜功能锻炼。三诊(2012年3月16日),右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双膝酸软乏力明显改善,头晕、耳鸣基本消失,上下楼梯时疼痛仍稍甚,膝部保暖,未久行、久站。续前方5剂。四诊(2012年3月21日),症状基本消失,上下楼梯及下蹲起身时偶感右膝关节轻度疼痛,近日胃部嘈杂感,不思饮食。原方加陈皮15g,木香12g,茯苓15g,炒白术15g。5剂,用法同前,日1剂。五诊(2012年3月26日),诸症基本消失,嘱加强患膝关节适宜功能锻炼,随访1年病情未复发。
作者:郭亮;吴春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笔者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夜尿频5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0例符合夜尿频诊断标准。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重度尿频10例、中度尿频25例、轻度尿频15例。
作者:仇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护理方法。方法:41例用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通过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促进创面修复。结果:骨科感染创面均愈合,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并发症,无严重功能障碍。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疗效满意,加强护理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张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张景岳认为“先损脾胃”,“次及冲任”,“穷必及肾”,并创立举元煎治疗本病,后世医家多有效仿,认为脾主统摄,冲脉隶属阳明,中气不足必然固摄无力,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况经血过多必然耗气伤血,气愈伤而血愈不止。
作者:许洪兰;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将近年来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三棱针放血治疗李扬缜[1]取照海、太冲、丘墟、地五会、足临泣、解溪、委中、阿是穴及足背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每次选2~3穴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5~20mL。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乌英别兢[2]取患处阿是穴、内庭、太冲,刺络放血,每穴5mL。并与口服消炎痛及别嘌呤醇对比。结果刺络放血组疗效、疼痛减轻程度、血尿酸下降水平均优于药物组。左政等[3]将90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阿是穴刺血,对照组45例急性期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缓解期改服苯溴马隆片。结果21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55.6%,两组血尿酸均有下降,治疗组痛风石的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
作者:黄琪琳;陈日兰;朱英;廖子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殷;王文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涤痰法治疗脑梗死康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加中药益气祛瘀涤痰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6.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祛瘀涤痰法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效果较好。
作者:杜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原则是从确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为构建新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支撑[1]。2010年以来,我院护理部以改革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以国家《中医医院护理管理指南》为导向,以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为关键点,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规范各种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和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如下。
作者:杨中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阳春三月,惊蛰时节,风邪正甚,冬季之寒气亦未全退,季节交替之际,极易外感风寒之邪,而导致风寒性感冒,应辛温解表,代表方可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然而,重庆两江环绕,水多湿气重,故内多夹湿,故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应在疏风散寒解表的同时配合化湿方可取效。举例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效果。方法:37例用土豆薄片湿敷治疗。结果:显效3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疗效确切。
作者:胡聪;张红霞;唐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用推拿方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思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50例,男86例,女64例;发于肋间神经123例,发于尺神经10例,发于三叉神经6例,发于坐骨神经5例,发于面神经2例;成年人142例,未成年人8例;年龄8~76岁。
作者:刘成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及封包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及封包外敷,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5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寇印巧;刘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董氏奇穴作为当今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之一,近年在大陆针灸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杨维杰、邱雅昌等董氏奇穴传人在大陆开办培训班之后,董氏奇穴的应用越来越多。兹就近10年董氏奇穴在临床各科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耀岽;邓振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济生肾气丸出于《济生方》,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笔者常用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性不明原因下肢水肿,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庹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味联合西药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小剂量舒利迭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加用止嗽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9.47%,对照组71.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嗽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严淑;王伟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温阳益气活血颗粒(附子、肉桂、党参、黄芪、葛根、丹参、桃仁、红花、水蛭、地龙、川芎、薤白、炙甘草、浮小麦)治疗,对照组30例用心宝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24%,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月,复发率治疗组13.33%,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李景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2~4天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38℃),笔者用辨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消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乳癖消胶囊,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郁散结汤,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郁散结汤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
作者:刘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U口服。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常规治疗均相同。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23.81%、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4.63%、总有效率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王梦迪;曹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