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诊治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傅良;王营;于燕燕

关键词:中西医, 诊治研究, 易损斑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心脑血管急症, 心源性猝死, 急性脑梗死, 不稳定斑块, 粥样斑块, 进展综述, 冠脉, 血栓
摘要: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即不稳定斑块,是指冠脉粥样斑块中不稳定、易于破裂、易形成血栓而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斑块,其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的主要原因,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就易损斑块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桡骨远端C3型骨折护理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有研究表明约占全身骨折的15%~20%,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对于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尤其C3型骨折,多需要手术治疗。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手术治疗的C3型骨折进行了全面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寒感冒湿阻中焦证治疗心得

    阳春三月,惊蛰时节,风邪正甚,冬季之寒气亦未全退,季节交替之际,极易外感风寒之邪,而导致风寒性感冒,应辛温解表,代表方可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然而,重庆两江环绕,水多湿气重,故内多夹湿,故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应在疏风散寒解表的同时配合化湿方可取效。举例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5岁;病程1~14天,平均7.5天。

    作者:郑毅;刘立;乐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20%,包括椎基底动脉缺血、后循环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PCI属中医“眩晕”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PCI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覃翠;宏健;李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强的松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不全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组,两组均用强的松,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疗程2周。结果:两组BUN、SCr、TCH、TG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改善肾功能及调脂有较好效果。

    作者: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对照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头晕、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另辨证分型用中药治疗。结果:头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以及程度评分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95.8%、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81.3%、60.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兴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临证体会

    唐代王冰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注释为:“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意思是膏粱厚味太过,会生疔于足。此注解却被很多医家所诟病,如以宋代林亿、明代吴昆、清代姚止庵为代表的医家认为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疔,不只在足。还有以清代胡澎为代表的医家认为是文字有误,当以校勘。笔者发现目前通行的教材也多反对王冰的注解,但通过近所诊治一糖尿病足患者,观王冰之所注,似乎也颇合情理。

    作者:周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乳癖消胶囊,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郁散结汤,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郁散结汤方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

    作者:刘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概况

    董氏奇穴作为当今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之一,近年在大陆针灸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杨维杰、邱雅昌等董氏奇穴传人在大陆开办培训班之后,董氏奇穴的应用越来越多。兹就近10年董氏奇穴在临床各科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耀岽;邓振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诊治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即不稳定斑块,是指冠脉粥样斑块中不稳定、易于破裂、易形成血栓而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斑块,其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的主要原因,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就易损斑块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傅良;王营;于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葛根汤加减治疗银屑病1例

    1病例李某,男,61岁,2012年10月20日就诊。有红皮型银屑病病史20年余,查全身皮肤约90%呈弥漫性红色,暗红色浸润性皮损,表面有大量糠皮样皮屑。曾服银屑颗粒、复方青黛丸、维A酸片、维生素E、转移因子、氨甲喋呤、强的松片等,外用尤卓尔、艾洛松等,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换季、感冒及心情不佳时明显加重。既往体健,否认过敏史及家族病史。皮肤灼痛、瘙痒、肿胀、下肢尤甚,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深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西医诊断为银屑病。中医诊断为白疕。辨为风邪客肺,瘀毒内生。治以宣肺疏风,凉血散瘀解毒。方用葛根汤加减。药用麻黄6g,葛根20g,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5g,茜草10g,紫草10g,土茯苓30g,金银花20g,连翘20g,制香附15g,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15剂,糠皮样皮屑较前减少,皮肤肿胀、灼痛、瘙痒明显减轻,守方继服15剂,弥漫性红色、暗红色浸润性皮损面积较前缩小,糠皮样皮屑明显减少,皮肤灼痛、瘙痒已不明显,双下肢轻微肿胀,大便较前顺畅,小便正常,舌质较前变淡、苔稍腻微黄,脉弦。上方减银花、连翘,加当归15g、薏苡仁30g。再服30剂,全身皮损、红斑已不明显,为防复发,继服1月。随访未复发。

    作者:田同良;王流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好。

    作者:邱蕊;汤永龙;连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荨麻疹30例

    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笔者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4~68岁,平均36岁;病程1~6个月。

    作者:项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6例用洛芬待因缓释片、甘露醇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45%,对照组77.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作者:谢江华;杜思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55例观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止嗽散加减,对照组用西药。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罗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加用溃结汤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作者:赵登清;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用推拿方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思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

    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78例、单纯腰痛22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65例、单纯腰痛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病位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陶强;项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85例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用冠心2号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对照组85.7%、14.3%,治疗组95.3%、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召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