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

孙海林;张鸿升;陈锋;毛书歌

关键词:颈椎病, 椎动脉型, 下颌带牵引, 针灸, 颈椎手法整复,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灸、手法整复、下颌带颈椎牵引加通督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胶囊并下颌带颈椎牵引治疗,疗程15天.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并下颌带颈椎牵引.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49%、对照组46.1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长期缓解率治疗组66.00%,对照组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配合高压氧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

    作者:王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火针联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例

    笔者跟师出诊期间,老师用火针联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病例:李某,男,40岁,2012年8月20日初诊.体胖,嗜食烟酒肥甘,2年前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针刺样疼痛,夜间加重,于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痛风,予秋水仙碱、别嘌醇片及碳酸氢钠片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但每隔3个月左右第1跖趾关节肿痛再发.现右足第1跖趾关节及足背红肿、发热、拒按,局部可见痛风石,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查血尿酸为600μ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辨证为湿热蕴毒,痰瘀阻络.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痰逐瘀通络.用火针联合中药内服.在患侧行间、太冲、内庭、陷谷、大都、太白、血海、丰隆处用火针点刺放血.患者坐位,双足垂地,在足下垫一些报纸.穴位常规消毒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由通红转白亮,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度为0.3~1寸.每穴1~3针,足部腧穴以出血为度.每次治疗总出血量控制在100mL左右,每周治疗1次.术后48h内保持针孔的清洁干燥.

    作者:陈德龙;郭嘉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芍药地黄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5例

    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笔者以行气活血、清热凉血为治法,用芍药地黄汤加枳实、酒炙大黄为基本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甚佳,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5例,均为中医门诊及皮肤科门诊患者.男32例,女23例;年龄大68岁,小21岁;病程长15天,短2天;发病于头部2例,颈部5例,胸胁部30例,背部13例,下肢5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皮肤病学》拟定[1].①多在春秋季节发病,以成年患者多见.②皮损出现前,常见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③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疱壁较紧张,常单呈带状分布,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坏疽性.④可见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或皮损消褪后仍遗有疼痛.

    作者:唐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整脊疗法配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均用整脊疗法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98例,好转4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8.0%.结论:整脊疗法配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作者:石震;闫素敏;戈超;陈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另用心宝丸,治疗组另用炙甘草汤加减.结果: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疗效较好.

    作者:高碧芸;陈学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2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21例用活血化瘀补肾散结汤配合维生素E200mg口服.结果: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效果较好.

    作者:王超国;徐新建;张利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独一味片联合消炎痛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一味片联合消炎痛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口服独一味片、消炎痛,对照组36例仅口服消炎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片联合消炎痛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确切.

    作者:杨敏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86例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粉刺、丘疹、脓疱等多形性皮损,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常伴皮肤油腻,多见于青春期.我们用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6例,均为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西医诊断符合《皮肤性病学》相关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外科学》相关标准[2].皮损主要集中在面部,皮疹以炎性丘疹为主.具有寻常痤疮的典型表现.86例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14~35岁,平均24.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7年;Ⅰ度17例,Ⅱ度42例,Ⅲ度24例,Ⅳ度3例.

    作者:赵金涛;陈丽敏;宋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石斛夜光丸治疗眼病体会

    石斛夜光丸具有平肝清心、疏风清热、健脾益肺、调补肝肾、滋阴明目功效,多用于治疗青盲、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内障眼病.我们用石斛夜光丸治疗眼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溢泪症张某,男,27岁,2003年3月就诊.双眼畏光、流泪1个月余,曾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抗生素眼药水、角膜营养剂点眼治疗效果不佳.查双眼睑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泪道冲洗通畅,眼球前、后节(-).精神不振,哈欠连连,纳差,经常腰痛,舌质淡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迎风流泪,西医诊断为溢泪症,慢性结膜炎.给予利福平眼药水1日3次,石斛夜光丸9g、口服、1日2次.3日后畏光、流泪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2周后畏光、流泪症状消失,随访未复发.

    作者:马宏杰;杨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藻酸盐敷料换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藻酸盐敷料和生理盐水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换药对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换药能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曹席静;张林;唐玲;陈曦;曾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有报道显示,34%~76%的癌症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1].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CCN)在2007年发表的《癌因性疲乏实践指南》中定义癌因性疲乏(CRF)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乏力感或疲惫感,与活动不成比例,与癌症或癌症的治疗有关,并经常伴有功能障碍.

    作者:刘文;张柳;薛红;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5例

    2010年以来,笔者用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35.7岁;病程3个月以内25例,3~6个月14例,6个月以上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及《中医内科学》[3].有胃脘胀痛或胀满,常伴胁肋胀痛,暖气频作,胸闷不舒,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或加重.消化道X线钡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作者:牟昭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附子与白附片的鉴别

    白附子与白附片名称相似,但其植物来源及药材并非一物,功效主治各异.现从来源、性状、显微、加工炮制、功效、化学成分将二者鉴别如下.1 来源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习称“禹白附”,主产河南、甘肃、湖北等省.白附片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陶弘景谓:“乌头与附子同根.”李时珍谓:“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主产四川、陕西省.2 性状鉴别白附子药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制白附子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呈半透明状,周边淡棕色.气微,味微涩,无麻舌感或微有麻舌感.

    作者:虞文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32例用清热化瘀排石汤加味治疗.结果:26例治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88%.结论: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效果很好.

    作者:李浩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例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笔者导师用针刺治疗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例1:张某,男,9岁.受情志刺激后出现挤眉、眨眼、喉中不自主发声、秽语等症,服用西药及中药后效不佳.现挤眉、眨眼、喉中不自主发声,智力发育正常,舌尖红苔黄,脉弦.平素急躁易怒,既往无产伤史及其它疾病病史.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取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印堂、风池、大椎、灵台、至阳、气海,双侧心俞、肝俞、肾俞,每次选用6~7穴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25min.出针后于背部选取3~5穴进行针刺,小幅度提插捻转为主,每穴行针0.5min后出针.次日复诊,喉中不自主发生明显减少.

    作者:潘秋霞;王春荣;陈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研究有较大进展,综述如下.1 中药制剂胸腔内注入李艳丽[1]用艾迪注射液100mL胸腔注入治疗,总有效率81.5%,并设有顺铂注射液60mg胸腔注入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生活质量改善及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钱祥夕[2]用鸦胆子油乳胸腔注入,总有效率81.3%.

    作者:陆用连;蒋兆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梅花针叩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百会、印堂、安眠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用梅花针叩刺百会、印堂、安眠穴,同时配合常规针刺;西药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6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百会、印堂、安眠穴配合常规针刺可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时国臣;刘敏;王婧;林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63例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眩晕6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3例均为本院2011年至2013年门诊患者.男27例,女36例;年龄44~78岁,平均49.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1.7年.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至扑倒,严重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汗出、面色苍白等,多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年高体虚等,血压一般不高或略偏高.排除其他疾病.

    作者:刘习书;罗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1 针刺治疗董联合等[1]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取听宫穴用合谷刺法,先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透刺耳门穴,得气后再次提针至皮下向听会穴方向透刺,局部产生酸胀感后留针.外关穴亦采用合谷刺向支沟穴及阳池穴透刺.另取翳风、风池、中渚、侠溪.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结果合谷刺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季杰[2]采用风池穴用温通针法,即针刺风池得气后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捻转9次,针下沉紧后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小幅度重插轻提9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转9次,促使针感传至病所,产生热感.并配合耳局部、远端取穴,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96.9%.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作者:吴静;庞勇;高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用强的松、VitB1、VitB12,治疗组用针刺、还五牵正汤等.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1%、对照组8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