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蓝碧洋;张晓安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 对10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3%,以呼吸道感染常见.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是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要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植入式脐静脉泵灌注化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52例肝癌切除术后,应用全植入式脐静脉泵进行门静脉灌注化疗,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52例患者随防1~7年,患者完成化疗疗程2~12个疗程.21例小肝癌组切除术后1年、3年、5年复发率分别为33.3%、52.3%、57.1%;22例大肝癌组切除术后1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68.1%、77.2%;5例巨大肝癌组术后1年、3年复发率均为60.0%;4例行介入治疗后切除肝癌者1年、2年复发率均为50.0%.全组化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植入式脐静脉泵灌注化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其方法 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失为一种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有利于提高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范淑君;李志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脑病CT表现,分析其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放射性脑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放射性脑病病灶77.8%(14/18)分布在颞叶底部,11.1%(2/18)位于脑干,11.1%(2/18)位于小脑,CT均表现为脑白质区不规则指状、片状低密度区.结论 放射性脑病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随诊观察可显示放射性脑病发展过程.
作者:张子虹;杜宏志;李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心房横纹肌肉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左心房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心房扩大,腔内可见一形态不规则的实性等回声光团,大小约50 mm×47 mm×32 mm,随心脏收缩舒张往返于左心房与左心室流入道,蒂附着于左心房后壁左肺静脉口旁.术后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左心房横纹肌肉瘤.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左心房肿瘤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但声像图缺乏特征性,定性较难,确诊需要术后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
作者:李茂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新鲜跟腱远端断裂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25例新鲜跟腱远端断裂采用锚钉缝线Krackow法缝合修复.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个月至2年.优20例,良5例.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新鲜跟腱远端断裂采用锚钉缝线Krackow缝合法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
作者:江建中;谭海涛;杨克勤;罗翔;陆俭军;韦平欧;谢兆林;陈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时间分辨荧光(TRF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等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结果 的差异.方法 用TRFIA法检测HBsAg为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0份和阴性血清标本101份,分别用ELISA及GICA方法 检测HBsAg含量,对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FIA法HBsAg弱阳性标本100份中,ELISA法检测阳性97例,符合率97.0%,特异性96.0%;GICA法检测阳性83例,阳性符合率83.0%,特异性95.0%.ELISA 法与TRFIA法检测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ICA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ELISA法及TRFIA法(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低浓度HBsAg标本灵敏度与TRFIA法相似,但GICA法灵敏度低于TRFIA法及ELISA法,GICA法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检率.
作者:欧阳清;刘健;石青峰;蒋冬香;王彩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全切术(TVH)治疗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行改良阴式全切术(TVH组)和腹式全切术(TAH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TVH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H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TAH组(P<0.05),术后病率低于TAH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AH组(P<0.05).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微创、效优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韦修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严重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严重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指征和方法 .结果 治愈43例,死亡5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及时正确的手术方法 是提高严重胸部创伤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罗强;蓝碧洋;张晓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 17例,四部分骨折3例. 结果 32例平均愈合时间8周.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19例,良9 例,可4 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应用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姚汉刚;余占洪;李再学;谢文伟;廖德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级、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异丙酚+瑞芬太尼组)31例,B组(硝酸甘油+瑞芬太尼组)31例,均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并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 min(T2)、降压后4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两组各阶段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压后心率快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病例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而硝酸甘油复合瑞芬太尼降压后容易引起心率加快,认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更适合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
作者:蒙元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方法 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35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33例.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6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3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中逆行交锁髓内钉组1例(A3型),解剖钢板组2例(C2、C3型各1例).逆行交锁髓内钉组疗效优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78,P=0.048).结论 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复杂的骨折宜选择稳定牢固的解剖钢板内固定.
作者:黄家基;蒙家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咽部非角化性癌中TGF-β1表达情况和CD1a标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它们与病理、临床资料的联系.方法 鼻咽癌组织62例、癌旁组织16例及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检测TGF-β1和CD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GF-β1阳性率分别为67.7%(42/62)、93.8%(15/16),均高于对照组的50%(5/10);鼻咽癌组CD1a阳性率为41.9%(26/62),癌旁组组织阳性率为12.5%(2/16),对照组为阴性;TGF-β1表达与CD1a呈负相关(r=-0.304,P=0.016);TGF-β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P<0.05); CD1a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P=0.011).结论 TGF-β1可抑制imDC的增生,两者在鼻咽部非角化癌演进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李佳;韦敏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同种带瓣血管有结构自然、中心血流及抗反流、免疫性低、不易形成血栓、不易附着细菌等特性,已成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主要生物材料之一.但带瓣血管在处理及保存的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带瓣血管移植后不可生长,且有远期瓣膜失去功能、管道钙化狭窄等缺点,需二次置换管道[1].Bcl-2家族蛋白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蛋白质,Bcl-2家族的表达和调控是影响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和Bax分别是Bcl-2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基因,并且Bax是Bcl-2活性的主要调控因子[2].抑制与促进二者的比值决定细胞是否发生凋亡.
作者:韦懿桐;郑宝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肝移植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以往在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得到较高的重视.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能完全解释肝移植术中循环改变.近年来,肝移植中心肌损伤逐渐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肝移植围术期的心肌损伤进行研究,以降低肝移植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和病死率.以下就心肌损伤的机制、检测及心肌保护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梁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经验及相关技术,以指导今后工作.方法 报告1例扩张器注水后急性大片皮肤坏死病例及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因患者早期注水过急过快,注水间隔时间过短,使其囊内压过高,局部皮肤苍白,血运障碍,出现毛细血管栓塞,形成局部坏死继发感染.结论 扩张器注水应遵循渐进扩张的原则,按扩张器的容量定量注水,以少量多次注水是比较合理的.同时重视注水期间相关操作细节,密切观察皮肤血运状况,适当调整注水量及注水间隔,及时正确处理,才能有效地避免组织缺血坏死.
作者:肖汉;殷国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19例(73.1%),结石残留7例.术中大出血1例,胆瘘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经相应处理均治愈.结论 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式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赵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膈疝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改善预后.方法 对25例先天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中,重症15例,轻症10例.入院后均禁食、胃肠减压,轻症者24 h内急诊手术;重症者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纠正酸中毒.病情稳定后,8例24 h内急诊手术,7例24 h后亚急诊手术.均行经胸膈疝修补术.死亡4例,21例治愈.结论 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延期手术可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陈军;甘耐炎;梁运宁;陈波;吕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甜茶甙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产酸及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将甜茶甙和木糖醇稀释为6个浓度,以 TTY 液体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变形链球菌液,厌氧培养24 h后,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含量.结果 随着甜茶甙溶液浓度的升高,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降低(P<0.01);对照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高于甜茶甙组和木糖醇组(P<0.01).结论 甜茶甙和木糖醇均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
作者:黄丽微;何克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寻找输液室佳的工作流程,提高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 运用流程再造的方法 对输液流程中不合理因素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相互间配合默契,病人等候时间由1~2 h减少到0.5 h;患者满意度由94%增加到98%,差错发生由年发生率1%~2%降至0.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可提高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梁金清;黄霜霞;陶品月;崔妙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安全性.方法 159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76例用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等离子组),83例用扁桃体剥离法(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观察两组扁桃体切除时间和出血量,术后10 d内患者咽部疼痛和扁桃体术窝白膜的情况.结果 等离子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但术后白膜脱落时间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组织损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手术方法 简单、容易掌握.
作者:李玲波;林琳;韦孟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