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肝止经汤治疗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詹杰

关键词: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清肝止经汤, 对照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清肝止经汤治疗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清肝止经汤,对照组30例用克龄蒙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3.3%.结论:清肝止经汤治疗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国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中医治疗组用中医手术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用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治疗组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中医治疗组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徐照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肢伤方配合中医理疗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肢伤方配合中医理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VT)的预防效果.方法: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用肢伤方及中医理疗治疗,对照组只用肢伤方治疗.结果:两组APTT、PT、PAI指标显著升高(P<0.05),D-D指标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伤方配合中医理疗预防DVT效果较好.

    作者:谢日伦;张跃;曾燕玲;朱江;余兰芳;钟伟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沙白肺炎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沙白肺炎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210只小鼠分为3组各70只.将第1实验大组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C(氢化可的松)组、沙白肺炎合剂低剂量组、沙白肺炎合剂中剂量组、沙白肺炎合剂高剂量组、HC加沙白肺炎合剂组、多抗甲素组.将第2和第3实验大组小鼠各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Y(环磷酰胺)组、沙白肺炎合剂低剂量组、沙白肺炎合剂中剂量组、沙白肺炎合剂高剂量组、CY加沙白肺炎合剂组、多抗甲素组.按照实验设计方案给各组小鼠用药或生理盐水10天后处死各组小鼠,提取标本后进行相应指标检测.采用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测定沙白肺炎合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称取胸腺和脾脏湿重法测定沙白肺炎合剂对胸腺和睥指数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靶细胞死亡率法测定沙白肺炎合剂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的影响,用丰数溶血值(HC50)测定法检测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响.通过组间对比分析各组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差异性,从而判断沙白肺炎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结果:沙白肺炎合剂中、高剂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胸腺和脾指数、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P<0.05),且浓度增加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沙白肺炎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彭波;王雷;龙飞;李松桃;蒲蓉;杨仁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吴克明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卵巢多囊样变化、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征[1].病因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关.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占育龄妇女的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 ~ 60%.吴克明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现将其治疗PCOS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新月;奚婷;李倩男;吴克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银质针针刺疗法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疾病,好发年龄50岁左右的人群,故中医又有“五十肩”“肩凝证”“冻结肩”之称.近年来,我科用银质针针刺疗法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治疗肩周炎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1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月12月我院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脱落3例(因惧怕疼痛放弃治疗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因经济原因未完成治疗).治疗组38例,男1 8例、女20例;年龄20 ~ 60岁,平均(42.3±12.3)岁;平均病程(5.3±1.7)个月.对照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20 ~ 60岁,平均(43.1±12.7)岁;平均病程(5.5±1.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用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联合组加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94.74%、对照组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联合组13.33%、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联合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口服景芪扶正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30天.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6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0.00%、对照组1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景芪扶正通络汤结合西医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伴夜尿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伴夜尿频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针刺失眠常规穴位,治疗组增加针刺中极小三角.结果:治疗组夜尿次数明显减少、失眠总有效率90.0%,对照组夜尿次数无明显改善、失眠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Q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伴夜尿频疗效较好.

    作者:马允浩;高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18例分为两组各59例,两组均用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加甘露醇静脉滴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1%、对照组83.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作者:刘晓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102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84.31%,对照组60.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及4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友银;王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肛门痛诊治1例体会

    笔者收治1例肛门痛患者,病情特殊,极易导致误诊,现报道如下.患者,女,34岁,2016年8月10日入我科.2个月前因肛门直肠部位持续胀痛、左侧为甚,大便次数增加、每日5~6次、成形,曾在多家医院肛肠科、疼痛科、妇科诊治,诊断不明确,多给予对症消炎、镇痛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肛门直肠持续胀痛,难以忍受,精神烦躁,坐卧不安,大便次数多、日5~6次、成形、量少.

    作者:彭位俊;徐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进展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抽动或不自主的发生抽动为主要特征,病程持续时间长[1].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刀松解结合跖腱膜牵拉训练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结合跖腱膜牵拉训练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结合跖腱膜牵拉训练治疗,对照组用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结果: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结合跖腱膜牵拉训练治疗顽固性跟病症效果较好.

    作者:黄志明;章建卫;李高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近况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病理上表现以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质增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1],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穿刺病例24.7% ~ 30.3% [2].根据免疫病理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现将中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少婷;甘兰岚;谭海丽;黄国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有别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痴呆类型,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主要病因其一为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或脑静脉病变;其二为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在欧美地区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类型痴呆,而在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的VD发病率超过AD,成为第一大痴呆发病类型[2].主要临床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病情多呈现波动性,阶梯样发展.现将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志强;张庆萍;孙旭;曾时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中西医组短于对照组(P<0.05),肌无力绝对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中西医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可改善肌无力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作者:李朝阳;管胜伟;吴威;谭治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例,研究组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效果较好.

    作者:董国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灸罐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胸片阳性率、平均住院天数、半年内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作者:陈伟;刘东灵;姜兴鹏;张静蓉;谢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藿朴夏苓汤加减配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配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证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两组均采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综合治疗组加用刺四缝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综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食欲恢复正常时间、食量达到正常水平时间综合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指标、血红蛋白水平、锌元素和钙元素水平综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配合刺四缝治疗脾胃湿热证小儿厌食症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患儿食欲和食量,促进其体质量增加和机体营养状况恢复.

    作者:李向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玉郎活络膏口服,治疗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中医证候评分、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NIHSS、中医证候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梁焕英;陆筱颖;陈海峰;曹富宁;谭凯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