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银;王振华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及布地奈德气雾剂、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组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煎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疗效较好.
作者:申琳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用传统针灸及红外线治疗,治疗组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7.78%、治疗组9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宁晓军;洪潇挺;林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临床上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病、口腔溃疡、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菌痢等均有良效[1].《注解伤寒论》中第四卷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大黄黄连泻心汤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我们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代茶饮治疗球结膜下出血取得良好疗效,举例如下:例1:患者,女,33岁,2017年8月24日诊.外力致右眼局部球结膜下出血、范围较大,视力无变化,右眼略感疼痛、酸胀.小便黄,大便溏.舌淡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微腻,脉沉.用大黄6g、黄连3g开水浸泡代茶饮,每日1剂.服药1天感右眼不适减轻.继服2天右眼无不适,出血范围明显缩小、颜色变浅.再服2天右眼球结膜下出血完全消退.
作者:李璇;刘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咳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162例分为两组,西医组79例给予头孢呋辛、氨溴索等治疗,中医组83例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咳散加减治疗.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咳嗽分级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1).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咳散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涂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的疗效.方法:58例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复发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廉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作者:谢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肿瘤营养不良属中医“虚劳”范畴.《素问》有“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变,其气动行,期六月死……”的记载,即符合肿瘤晚期重度营养不良的表现.症见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纳呆食少,甚则恶心、呕吐,大便溏泻,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滑.虚劳主要为气、血、阴、阳亏耗,病损部位在五脏,而脾虚贯穿疾病始终,正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疗当益气健脾,理气和胃.现将健脾和胃法治疗肿瘤营养不良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周燕;陈皎皎;彭爽;胡陵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柴胡汤联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认知功能、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HDS评分与ADL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郭子华;都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疾病,好发年龄50岁左右的人群,故中医又有“五十肩”“肩凝证”“冻结肩”之称.近年来,我科用银质针针刺疗法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治疗肩周炎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1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月12月我院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脱落3例(因惧怕疼痛放弃治疗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因经济原因未完成治疗).治疗组38例,男1 8例、女20例;年龄20 ~ 60岁,平均(42.3±12.3)岁;平均病程(5.3±1.7)个月.对照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20 ~ 60岁,平均(43.1±12.7)岁;平均病程(5.5±1.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8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用中医辨证护理.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3.2%、对照组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有良好效果,可更好的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刘义娟;张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ET、心功能、NT-proBNP及sST2的影响.方法: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真武强心汤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NT-proBNP、sST2、ET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压低指标及LVEF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ET、sST2及NT-proBNP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并降低sST2、NT-proBNP及ET指标.
作者:韦要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激素减停率、平喘药减停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IL-5及EOS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书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火针及放血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286例用火针及放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9%.结论:火针、放血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引起的髋关节疼痛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欣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口腔护理液改善长期卧床患者口腔舒适度和抑制口腔菌落的效果.方法: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用中药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结果:两组口腔舒适度均获得明显改善,口臭、口腔溃疡、口苦、口干、牙龈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腔护理液能明显抑制口腔细菌菌落的增长繁殖,改善口腔卫生、提高口腔舒适度.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黄体酮和HCG肌注治疗,观察组加用寿胎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流PI、R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型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子宫动脉RI、PI指数,改善胎盘功能.
作者:谷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周向东副主任中医师师承其父沙坪坝区名中医周柏林,临证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随周老治疗1例类奔豚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2017年2月22日初诊.3年前夜间入睡后突发心慌,自觉气上冲,精神异常兴奋无法入眠,先后至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就诊,排除心脏、神经系统等疾病,未查明病因,随后症状发作频繁,每夜发作3~4次,无法入眠,夜间入睡后阴囊、睾丸收缩,随后心慌,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至头顶,再向下至腹部,矢气后得舒,以此往复多次,多于凌晨1点发作.
作者:李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其发病率较高,西方发达国家PPD患病率为7%~40%,亚洲国家PPD患病率为3.5% ~ 63.3%,我国报道的PPD患病率1.1%~52.1%,平均14.7%[1].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神经内分泌、遗传、心理、妊娠、分娩和社会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是抑郁,可伴有头晕头痛、胃部不适、心率加快、呼吸增加、便秘等症状,或有思维障碍、被迫妄想,甚至有伤婴或自杀行为.同时,PPD可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2-3].
作者:罗诗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齐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颈夹脊穴齐刺,对照组予以颈夹脊穴直刺.结果:两组治疗后SF-MPQ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较好.
作者:陈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清热解毒汤.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Hp转阴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延丽;刘旭辉;侯明杰;原海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玉郎活络膏口服,治疗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中医证候评分、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NIHSS、中医证候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梁焕英;陆筱颖;陈海峰;曹富宁;谭凯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