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骨巨细胞瘤2例报告

方华盛

关键词:骶骨巨细胞瘤, 椎体, 膨胀性, 占位性病变, 现报告如下, 坐骨神经, 病理诊断, 臀部, 疼痛, 失控现象, 身体健康, 临床资料, 患者, 骶髂关节, 大腿内侧, 穿刺活检, 边界, 走行部, 线表现, 溶骨性
摘要:我院曾收治骶骨巨细胞瘤患者2例,因病例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27例,因腰、臀、腿疼痛半年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自感腰部不适,疼痛逐渐下移由臀部到跟部,行走趋困难,并有小便失控现象.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腰、腿、臀、髋部压痛及扣击痛,以左侧臀部及股部为主,骶骨周围5 cm处及左侧坐骨神经走行部均有压痛.胫骨腓肠肌部压痛,左侧会阴部,大腿内侧痛觉减弱.肛指诊前有包块,两侧有触痛,无脓血黏液.穿刺活检为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骶1椎体左下缘至骶3椎体上缘之间椎体呈偏心性,膨胀性及溶骨性破坏,并侵及左侧骶髂关节,破坏区边界清晰,无钙化.左侧骶1、2孔消失,侧位片示骶1、2、3椎体向前后膨胀性破坏,以骶1、2椎体较明显.边界清晰.X线诊断意见骶骨良性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骶骨骨巨细胞瘤1~级.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网络开展病人医学电子信息服务初探

    我院于2005年建立医院网站,利用网络开展病人医学电子信息服务,通过给病人提供有关的医学知识、疾病诊疗、康复等医学信息服务,对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等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谭宗群;陈凤坤;韦良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深低温停循环新生儿及婴儿心内直视术后的监护

    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可提供一个静止、无血和无障碍的手术野,便于在婴幼儿心腔内进行复杂畸形的修复[1].我科自2004年4月以来应用DHCA对新生儿、婴儿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9例,由于患儿自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种代偿机能低下,术后病情变化快且凶险,因而对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们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目的 总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经验,提高SIRS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接受CBP治疗的SIR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组(Ⅰ组)22例,死亡4例,死亡率18.18%;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组(Ⅱ组)28例,死亡15例,死亡率53.57%,Ⅰ组死亡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治疗是SIRS治疗的基础,CBP能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肾功能衰竭前尽早行CBP治疗,才能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磨红;赵志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Q 开关 Nd:YAG 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观察

    太田痣是一种侵犯巩膜和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的良性色素性皮肤病,在病理上,黑色素细胞散在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真皮浅层和中层含量较多,而深层含量少[1].过去曾用过多种方法治疗,如化学药物剥脱、二氧化碳激光烧灼、冷冻等,这些方法在破坏黑色素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周围正常组织,常遗留疤痕.我们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患者82例,不留疤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庆录;廖晓东;谭贵永;梁敏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5 例主动脉夹层非手术治疗的急救及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破裂口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纵行剥离形成壁内血肿,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如果瘤体继续扩大,会引起破裂出血.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是心血管病中少见的急危重症.现对我科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严密病情观察,及时抢救,有效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潘美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梗死患者忧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我科2003~2005年收住院脑梗死并忧郁状态患者48例,现对其忧郁状态与脑梗死的关系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 316 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6例患者中,颈淋巴结炎63例,淋巴结结核55例,囊肿133例,实质性良性肿瘤53例,脓肿12例;手术治疗198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为97%.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3.03%.结论 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复杂及多样性,需结合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唐凤珠;王卫星;黄顺荣;梁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324 例重度颅脑损伤的预后分析

    重度颅脑损伤由于伤情严重,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仍较高.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急性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324例,现将其临床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德;韦俊兴;磨志;李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垂直下牵引双手环抱外展牵拉肱骨头治疗肩关节脱位

    作者近年来采用垂直牵引双手环抱外牵肱骨头治疗肩关节脱位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闭合性前臂骨折并尺神经损伤 6 例临床分析

    尺神经损伤是前臂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罕见并发症.我们近几年来收治6例前臂骨干闭合性骨折并发尺神经损伤病例,4例为行手法复位后出现,行保守治疗及神经松解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国伦;陈代全;吕国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体外超声吸脂治疗6例副乳的体会

    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科使用美国Well Johnson体外超声吸脂机用于6例副乳的整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文朗;殷国前;林辉;朱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分娩期子宫破裂 31 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婴生命.为寻找预防子宫破裂的方法,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将我院1986~2005年收治的31例子宫破裂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包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准确计数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已成为血液学和检验医学界的热门课题,其原因有二:一是临床上需要输血小板者日益增多;二是迄今为止,所有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标本,其准确性都比较差,亟需研究改进.准确计数血小板实非易事,血小板体积小、无色、易粘附,当血液自血管破损处流出时,血小板一经与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组织成分接触,立即以极快的速度粘附于破损的血管壁,使采得的血小板数比血中实际血小板数为低,皮肤穿刺采血比静脉采血所得的血小板数更低[1].

    作者:施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合理营养支持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 将10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足够热能,对照组为低蛋白饮食+足够热能.治疗10 d及30 d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和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BUN、Cr明显下降(P<0.05);PA、ALB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结论 优质低蛋白饮食能够延缓慢性肾不全患者肾功能的恶化,并能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晏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的应用进展

    自现代外科学创建以来,自体组织移植一直是外科治疗中常用的手段.在外科各学科,常常用各种组织移植修复缺损、重建功能、改善外形.近年来应用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踝、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将其解剖学研究以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苏伟;赵劲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桩核研究的现状

    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医学界的一大攻关难题.老年人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残根残冠,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饮食,还会引起口腔颌面部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以前多提倡予以拔除,现代牙根牙髓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残根残冠的长期保留提供了保障[1].根管治疗预备操作后,磨除了部分牙体组织,减弱了余留牙组织的抗折强度,降低了它们的修复效果.桩核系统能够给这类残根残冠提供垂直向与水平向的支持和固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冠桥修复能承受垂直和侧方咬合力,有着理想的远期修复效果,从而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口腔缺失牙状况,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2].桩核系统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口腔材料、口腔诊治技术和临床医学诊治技术的发展历史,其种类较多,各有利弊.本文主要从各种桩核临床应用修复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潘小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 例误诊分析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罕少疾病,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误诊和漏诊.本院自2000年4月至2005年7月确诊4例,在院内外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善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180小鼠肉瘤,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肿瘤组织提取的DNA并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甘草总黄酮各组能显著抑制S180小鼠肉瘤生长,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部分肿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浓染.肿瘤组织的DNA电泳带呈明显的梯状条带;免疫组化显示小鼠肿瘤组织内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而Bax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甘草总黄酮体内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影响肿瘤细胞内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王乃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意义及其应用.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测定118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尿MA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糖尿病患者有72例患者检测出尿MA,其阳性率为61.58%,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尿M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及程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秀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新术式,1997年起开始在我国逐步开展,目前已在地市级以上及部分县级医院广泛开展.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该法治疗273例腹股沟疝,在并发症的防治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威;庄亚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