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金荣
目的:了解孝感市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受教育情况.方法:利用孝感市康复医院2004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由课题组成员分别对其入学时间、在校成绩、文化程度分布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孝感市农村精神疾病患者中文盲占49.54%,小学文化程度占28.68%.结论:农村精神疾病患者受教育程度低,直接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素质.
作者:魏方艳;卫巍;杨桂菊;张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198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的出现频率较高,往往需联合用药方能奏效.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在症状学及治疗学方面存在差异.要从安全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好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护理工作.
作者:李晓燕;慈秀红;刘莜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8周末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阿立哌唑治疗8周末,以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93%.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能反应少见,对心脏、体重影响不明显.对生活质量各领域除物质生活外均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陈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37例患者按入院后有无躯体疾病分为有合并症组及无合并症组,以研究合并症发生的有关因素.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合并躯体疾病者117例(86%),躯体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95例(70%)、心电图异常43例(32%)、胆石症25例(19%)等.合并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病程有关,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有关,但与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无关.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应充分重视可能发生的躯体疾病,并对躯体疾病给予及时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麦兰花;蔡教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针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现象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两组共100例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新型抗抑郁药配合系统心理治疗较之单纯三环、四环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新型抗抑郁药加心理综合干预的方法患者依从性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田;李和军;田志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30例)和阿米替林组(30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治疗后2、4、6、8周末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两组TESS评分西酞普兰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均有效,但西酞普兰安全,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桃芳;蔡效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6例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的显效率为83.33%,有效率为95.83%;喹硫平组的显效率为81.25%,有效率93.7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喹硫平组为22.9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的泌乳素水平低于喹硫平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对阴性症状的效果更好,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与喹硫平相似,但齐拉西酮更适合女性患者.
作者:梁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年型国家以来,老年人口以每年3.2%的速度攀升,据2008年民政部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49亿,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5亿人.老龄化来势凶猛,对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严峻挑战,社会化养老已成为大势所趋.社会化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居家养老加社区服务,另外一种形式是老年公寓养老.我认为,老年公寓养老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
作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亲对患者的严厉和惩罚因子分值比正常人组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对患者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分值比正常人组低.两组人群的其他因子分值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对患者存在过度的严厉和过多的惩罚,而母亲缺乏对患者的理解和情感温暖.
作者:童寿明;张毓茂;陈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酒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酒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利培酮和奋乃静系统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与奋乃静对酒中毒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利培酮的不良反应较奋乃静小.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蔡效红;刘桃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病例1:男性,38岁,患精神分裂症,病程20年.近1年来在家自行用药奋乃静,日量32毫克分两次口服.于初服此药第2天出现头转向一侧,说话吐字不清,流涎.门诊诊断为急性药源性扭转性痉挛,给予盐酸苯海索日量8毫克分两次口服,以解抗痉挛症状.由于监护人不识字,回到家中将此药与其它药品混放,而误将氟哌啶醇当盐酸苯海索,日两次,每次2片(4毫克)给患者服用,3日后斜颈症状无改善,家人认为盐酸苯海索剂量小,便又误加服2片氟哌啶醇至日量16毫克.如此至来院就诊前,患者斜颈症状进一步加重,抬头、视物要用手托腮,说话吐字不清、流涎.入院检查:头倾向左侧,颈部转向右侧,左侧胸锁乳突肌挛缩、紧张.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X线检查颈锥无骨质改变.入院后用盐酸苯海索8 mg,分两次服,渐减服氟哌啶醇及奋乃静至停服,改氯氮平200毫克分两次服.左侧颈部热敷、按摩,自觉颈部轻松,但斜颈症状无明显改善.
作者:冀艳杰;于长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齐拉西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奎硫平和齐拉西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仿.结论:奎硫平与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邵利;尚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一种常用和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护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在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认知功能缺陷,不能正确理解和接受治疗,而且有部分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对治疗拼死反抗.为了让患者能及时地得到治疗,加快症状控制、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治疗舒适度,通过长期摸索,针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玉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利培酮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血脂及胆固醇等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共调查使用利培酮及喹硫平治疗2年以上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分别测量其身高和体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水平.按药物使用情况将两用药进行比较.结果:a、利培酮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喹硫平组,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比利培酮组高,除体质量指数外,余(P<0.05)有统计学意义;b、两组糖耐量降低发生率相当,2型糖尿病发生率利培酮组高于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患者的体重指数与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除空腹血糖外,余(P<0.05)有统计学意义;d、多元逐步线型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空腹血糖水平因素分别为甘油三酯、年龄、病程(P<0.05).结论:使用利培酮及喹硫平,均易致患者肥胖,且易导致患者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卫敏;刘伟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路优泰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路优泰组(研究组)和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对照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显效率为73.3%,对抑郁症状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路优泰对抑郁症疗效肯定,与文拉法辛缓释片相当,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启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居民婚姻质量及满意状况.方法:用一般情况问卷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为调查工具,对4 550名深圳市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男性婚姻质量的总分高于女性(t=4.24, P<0.001),但婚姻质量各因子分均低于美国常模.婚姻关系好的人占75.71%,一般的占21.74%,差的占2.55%.婚姻质量总分与性别有关,而与实际年龄、结婚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状况关系不大.结论:深圳市居民的婚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段卫东;胡赤怡;刘奋;高欢;王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医院科技工作是衡量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政优抚医院由于受卫生资源少、就诊面狭窄、收费低、社会歧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身发展受到限制,更谈不上科技工作.然而,近几年我院发展的经验证明,只有加强科技工作,加强医疗、科研、教学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医院整体快速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丁兆生;张晓斌;董晓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自知力、住院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服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折合氯丙嗪剂量为200 mg/d,其中干预组同时接受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及个案管理,入组时和随访每半年时评定1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疾病严重程度量表(SI),疾病总体进步量表(GI),3年共7次.结果:(1)入组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BPRS、SI、GI、SDSS评定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综合干预组1年时,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并持续到随访结束.(3)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在掌握相关精神卫生知识、治疗依从性、防止病情复发、恢复工作能力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会秋;王雪梅;卢春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掌握门诊失眠患者睡眠信念与态度上的特点,以便开展个体化心理治疗及健康教育.方法:采用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对62例失眠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对照组62例进行比较.结果:30个条目各项失眠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患者存在更多的睡眠错误信念,是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
作者:胡恒芸;陈秀湄;欧阳招娣;裴梅香;邹海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0例符合入组标准病例进行临床研究,全部病例经MRI检查获得脑白质多发脱髓鞘改变作为支持诊断条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特点.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结果:老年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以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幻觉、妄想及认知损害.结论:老年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以情感改变明显,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及认知障碍.早期积极干预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为93.33%.
作者:何洪程;葛茂宏;郭丽华;刘宗和;孙艳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