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梅
目的:探讨小儿心血管科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通过抽样对56名护士就护患沟通理解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分析问题原因,正确的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结论:恰当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能调动其积极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艾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重度痔疮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重度痔疮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将12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Milligan手术,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PH),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出血、疼痛、坠胀及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出血、疼痛及坠胀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H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其不仅能显著提高重度痔疮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术前术中给予护理措施干预以预防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45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手术的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再实施优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感染的总发生率为1.04%,对照组感染的总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切口类型直接影响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两组出现感染的患者皆集中在Ⅱ、Ⅲ类切口,干预组分别为1.29%,1.80%,对照组分别为4.23%,4.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前术中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并广泛推广。
作者:张西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减少消化内科安全隐患的措施。方法:通过调查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消化内科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防范隐患的发生。结果:通过实施“五个加强”后一年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做好五个加强,即加强消毒隔离、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安全管理、加强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创造了安全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回顾总结长托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长托宁进行抢救治疗,选择同期的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阿托品进行抢救治疗,观察两组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满意,优于阿托品治疗,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青海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急性宫颈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宫颈炎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3.7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急性宫颈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对神经衰弱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对其所引发的睡眠、抑郁与焦虑的药物作用影响。方法:采集来我院就诊因神经衰弱而引起主要临床症状患者8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对睡眠,抑郁,焦虑等临床主要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根据HAMD以及HAMA评分对比可见,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患者占总人数的67.50%,明显由于对照组40.00%。而总有效率观察组也由于对照组22.5%。(P<0.01)。结论:经临床结果可见,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尤其对睡眠、抑郁与焦虑等主诉症状有着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亦称髓核突出症,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属“腰腿痛”范畴。多发于农村重体力劳动患者,以及长期坐办公室的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作者:张克昌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处方7000张,给予统计分析,对所有西药处方的张数以及不合理用药类别进行分析。结果:在所选的7000张处方当中,不合理的用药处方为332张,所占比例为4.74%;其中重复用药、药物联用将毒性增大、药物联用将疗效降低、溶媒较不合理、选药较不合理、用量以及用法较不合理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类别。结论:在我院门诊西药房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为了将不合理用药现象有效减少,临床医师要对合理用药的水平进行加强。
作者:叶芳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未婚也占有相当大一部分。灌洗可以清洁阴道,利于药物和阴道黏膜接触而促进吸收。现将26例未婚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用2%~4%碳酸氢钠液阴道灌后,达克宁栓1枚放入阴道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秦莉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通过对本县13所乡镇卫生院处方的点评总结,了解乡镇卫生院处方书写情况。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以及卫生部门的有关数据要求,进行处方点评总结。结果:乡镇卫生院处方问题多,合格率很低。结论:乡镇卫生院的处方书写还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借以反映出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偏低,亟待大幅提高,上级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监督与扶持。
作者:王忠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在住院当天及开展护理第4周末分别利用SDS ,SA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做好对比。结果:观察组SDS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缓解焦虑、负性情绪和抑郁情绪提升应对技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允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单孔法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记录对比手术前后双手掌温及术后回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全部25例患者术后手汗症状消失,左掌温升高(3.2±1.2)℃,右掌温升高(3.3±1.3)℃;术后第2天出现背部轻度代偿性出汗1例,可忍受;皮下气肿1例,未给特殊处置自行吸收。术后住院1-4日,平均住院3.5日。25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6.5月,手术治疗有效率达100%(25/25),手术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有效手段,全面的健康教育,完善的术前准备,严谨的术后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严格的呼吸道管理,及时有效的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根本保证。
作者:赵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II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治疗观察指标〔包括FBG ,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疗效探究。方法:选择467例均来自本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临床治疗的 T2DM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2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及饮食疗法,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及饮食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管理,管理疗程为6个月。结果:实施干预管理前,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1c、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治疗组T2DM患者的FBG、2hPBG、HbA1c、BMI水平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患者在药物治疗及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结合持续有效的运动疗法,更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作者:吴国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常熟市对重性精神病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了有效的防治机制和网络体系,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重点研究了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它有效地加强了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大家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祥辛;颜红英;周联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恐惧,疼痛,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舒适度。方法:采取心理、专科护理、健康指导的方法对我科12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27例患者均得到很好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3-5天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和利福平在压疮换药中的护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即以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对压疮部位进行清洗之后,用无菌敷料做好感染的预防。研究组则根据每6cm2用4U胰岛素的量,使用注射器将其均匀滴在压疮的创面上,此外,还需根据每6cm2用1粒的标准将利福平胶囊内的粉末均匀的撒到压疮的创面直至覆盖为止,用药之外,还要进行护理。结果: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研究组的20例患者有5例(25%)治愈,获得显著效果的有9例(45%),获得良好效果的有5例(25%),无效的患者有1例(5%)。对照组20例患者有1例(5%)治愈,获得显著效果的有3(15%)例,获得良好效果的有7例(35%),无效的患者有9例(45%)。结论:胰岛素和利福平在压疮换药中的应用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于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干预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沈燕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分析120例小儿慢性咳嗽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20例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后咳嗽45例(37.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9例(24.2%),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23.3%),胃食管反流9例(7.5%),先天性心脏病4例(3.3%),支气管异物3例(2.5%),不明原因2例(1.7%)。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常见的小儿慢性咳嗽病因。
作者:王素梅;李雪飞;黄瑞茶;李敬华;李双玲;李文霞;曹志平;何立花;刘术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重视,对晚期癌症病人提供临终关怀和护理,使他们舒适、安详的走完人生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作者:黄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