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 IgA 肾病气阴两虚证60例临床观察

朱荣宽;寇玮蔚

关键词:清心莲子饮, IgA 肾病, 气阴两虚,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 IgA 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的 IgA 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清心莲子饮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 IgA 肾病气阴两虚型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TBL 与 CBS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具有临床任务重,专业性强的特点,加之妇科病患时常涉及患者隐私,所以对医学生的临床诊疗和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将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与基于案例式的教学模式(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果证明,TBL 与 CBS 相结合临床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病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于用高压氧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例小儿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疗组、对照组,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效果明显比一般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要好的多,越早接受治疗,疗效和预期后果越好。

    作者:周晓红;张亦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方法:在院中成立“品管圈”组织,以86例留置针穿刺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提升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结果:我院在采用品管圈后,留置针的应用率由原来的39.5%(34/86)提升为93.0%(80/86);成功率由59.3%(51/86)提升为97.7%(84/86),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升了留置针的应用率以及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9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额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建军;张全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分析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短效联合组和长效单药组各75例,全部患者每隔两周随诊一次,连续治疗10个月,对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变化值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有一定下降,而长效单药组患者的收缩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短效联合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能有效降低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彦田;刘沛;罗礼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乳腺癌彩超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针对乳腺癌彩超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患有乳腺癌病变的60例患者的彩超血流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年龄、乳腺癌大小、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类、孕酮受体、浸润性导管癌分级、雌激素受体、P53表达状态等指标,采用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60例腺癌患者中,有34例患者血流丰富(占56.7%),24例患者血流中等(占40%),2例患者没有血流(占3.3%).采用回归模型分析多因素可发现,影响对血流程度的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肿块大小(OR=5.872)、肿块分化程度(低分化OR=4.209,中分化 OR=1.672)、患者年龄(OR=0.931).肿块病理类型及 P53等指标对血流程度没有影响.结论: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其分化程度都是乳腺癌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越大的肿块具有越丰富的血流,越差的肿块分化具有越丰富的血流,血流随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年龄因素影像血流的结果弱.

    作者:苗红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9例以及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后,无论是在临床症状评分、呼吸困难评分、PaO2以及 PaCO2等各项指标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同时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郁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治疗的患者119例,对其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9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有6例患者为持续植物状态生存,12例患者为重度残疾,24例患者为中度残疾,66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患者手术后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为颅内血肿量大,脑挫裂伤较为严重而且出现脑水肿引起的脑疝,导致脑干功能衰竭发生死亡。结论: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致伤机制较为复杂,且伤势较重,出现的合并症较多。在救治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应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手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患者手术后的每个细节,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旭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82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按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分为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两组各有41例患者.根据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将非尿潴留组患者小于6小时的甲组(有20例)和大于6小时的乙组(有21例).对比两组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睡眠质量上,尿潴留组初产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分析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可发现乙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甲组初产妇,尿潴留与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后睡眠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在产后早期对其进行合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正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剂量 GP 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顺铂(GP)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小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顺铂化疗,吉西他滨:3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20 mg/m2,第1、2天,21天为1周期,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24%,临床收益率为56%,毒副作用较少,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NSCLC 有一定的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增加肿瘤治疗的机会。

    作者:秦建领;付政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10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28例,有效20例,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20例,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7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可以取得极佳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在护士长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措施,能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营造安全的护理环境。本研究主要从护理安全、护理操作和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对细节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提升我院的总体护理品质。

    作者:张秀珍;龚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份收治80例肝胆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促使胃肠功能更好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国;常绪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与思考

    在新的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针对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需要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改革,现阶段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本文就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并探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化措施,以便有效的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

    作者:陈金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1-2013年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测和防控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的哨点医院监测,收集2011-2013年的流感样病例(ILI)发病资料,并采集 ILI 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所有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在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节的分布进行检验,差异显著(P<0.05).从年龄分布分析,不同年份内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流感样病例集中在25~岁组人群.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2011年度内蒙古兴安盟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夏秋季节;2012年度多发于冬季,夏秋季散发;2013年度多发于冬春季,夏秋季散发.因此,应加强对 B 型流感病毒发展趋势的观察和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及时监测流感活动状况,对该地区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俊敏;李忠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剖腹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剖腹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1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8,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8,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产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

    作者:宋怀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并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基于此条件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98,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其创口较小,且对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检验 ABO 血型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 AB0血型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的326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血型.结果:两种方法检验326名健康人员的血型结果是一致的,其中 O 型人数少,B 型人数多,其次为 A 型和 AB 型;而两种检验方法下仅 O 型人数相同,而 A 型、B 型和 AB 型人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检验血型时输血安全的前提,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 ABO 血型经济便捷,检验质量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种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与洛赛克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洛赛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洛赛克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良反应的研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疾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幸敏;李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与丙肝有关的临床数据

    目的::探讨部分地区丙肝感染率,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化验的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阳性病人共382例,分别统计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抽调其中82例住院治疗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前检测基因分型,分别按基因型及 HCVRNA 载量分类,记录治疗前后检测 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值,分析不同基因型及高低 HCVRNA 载量48周治疗后 EVR 率。结果:本地区丙肝感染率占基因2a 型与1a 型48周后 EVR 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肝感染不容乐观,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联合检测能降低漏诊率,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丙肝病情。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