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腹产行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李秀香

关键词:剖腹产, 腰硬联合, 硬膜外麻醉, 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剖腹产行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 年7 月-2015 年7 月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 148 例需行剖腹产产妇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时所用方法分组,对照组 70 例产妇硬膜外麻醉,研究组 78 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咳嗽状态、静止状态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 6 h、术后 1 2 h静止状态及咳嗽状态 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行腰硬联合较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桩核和铸造桩核在牙体保存修复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纤维桩核与铸造桩核在牙体保存修复中的临床差异.方法:120 例残根残冠患者(其中 146 颗患牙)进行回访,并根据桩核材料不同分为纤维桩核组(74 颗患牙)和铸造桩核组(72 颗患牙).对两组患者在牙根折断、牙龈变色、桩核松动脱落、牙龈炎症、继发性根尖周炎等方面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两组在牙根折断、桩核松动脱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核在牙体保存修复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马丰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轻中度内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术进行治疗轻中度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92 例轻中度内痔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92 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 10-20min,平均 13.4±7.3min.术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及急便感,7 例出现肛门疼痛,均可耐受,3 例出现肛门水肿,经坐浴后好转.84 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痔体完全消失,8 例患者痔体缩小,其中 6 例患者于术后4 周行第 2 次治疗,2 例患者于术后 8 周行第 3 次治疗.术后随访 6 个月,均无复发,未出现肛门狭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轻中度内痔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是目前治疗内痔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厚禄;彭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5例新生儿腹泻的病因探讨与治疗

    目的:探究新生儿腹泻的病因与临床治疗,以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腹泻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 45例腹泻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5 例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患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导致新生儿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喂养方式不当、滥用抗生素、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同时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儿的结果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腹泻主要的病因是喂养方式不当及滥用抗生素,此外还有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临床上用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腹泻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几个问题

    面神经麻痹或原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单侧面神经麻痹常见的原因,约占 50% ,每年 10 万人有 13~34 人发病.面神经麻痹常见的第二个原因是感染,约占 15% ,第三位原因是占位性病变,占 13.5%.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如长在脑底部的听神经瘤,每 10 万人有 1 人发病;腮腺肿瘤,每 10 万人有58 人发病[1].面麻痹可发生于所有年龄,但 15~45 岁常见,发病多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病初可有病侧耳或下颌角后疼痛,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或闭合无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 Bell 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或吹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同时伴有流泪及流涎.

    作者:邹德清;宋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 2013 年 6 月到 2015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2 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 36 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产后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及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1 例、1 例及 2 例、1 例、0 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7 例、6 例及 8 例、5 例、2 例),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曾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 60 例脑卒中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 年 10 月至 2014 年 10 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 60 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小组,每组各 30 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普及推广.

    作者:董瑞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之间收治的 68 例肾脏鹿角状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开放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具有取石率高、手术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实证研究

    目的:研究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自闭症儿童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的结构化教育训练,并对研究组患儿加用音乐疗法干预,观察自闭症儿童在研究干预前后的行为量表评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患儿在行为和情绪两项上的分值较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感知和社交的得分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音乐疗法干预自闭症儿童,在行为及情绪上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何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重组甘精胰岛素与赖脯胰岛素在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浅析重组甘精胰岛素与赖脯胰岛素在初诊 2 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7 月~2014 年 9月收治的初诊 2 型糖尿病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采取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比较分析 2 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对照组为 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用于治疗初诊 2 型糖尿病,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书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丸治疗气虚型便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4 年 5 月到 2015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气虚型便秘患者96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有 48 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麻仁润肠丸治疗,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行为方式与中医症状变化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 97.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 79.1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气虚型便秘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张青春;赵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的影响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方法:从 2014 年 2 月到 2015 年 6 月,于我院470 例准备进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140 例,分成两组每组 70 例进行研究,分别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检查结果、舒适程度及并发症概率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出现手术不适 13 例(8.7%),检查时间为(12.6±3.6)min,出现并发症现象 17 例(5.8%),对照组出现手术不适 39 例(27.1%),检查时间为(24.8±5.9)min,并发症 26 例(18.1%),经分析研究比对,全程干预护理的患者在检查时间、检查结果和舒适程度上,较常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全程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各类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杜守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自 136 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36 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 125 例,其检出率为 91.91%.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因此,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可以作为急性阑尾炎的常规诊断方法.

    作者:刘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 80 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6 周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重新评估,了解 2 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 0 .0 5 ),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作者:程秀霞;孙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涌泉穴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

    目的:总结近 3 年涌泉穴在 中医各个领域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涌泉穴在神经 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急症及口咽部疾病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结论:涌泉穴在临床作用广泛,操作方法多样,值得临床推广,但对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较少,在临床针刺方法以及刺激量缺乏统一标准,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毒副作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宋艳婷;邹德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剖腹产行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腹产行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 年7 月-2015 年7 月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 148 例需行剖腹产产妇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时所用方法分组,对照组 70 例产妇硬膜外麻醉,研究组 78 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咳嗽状态、静止状态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 6 h、术后 1 2 h静止状态及咳嗽状态 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行腰硬联合较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李秀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 16 层螺旋CT平扫和 64 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 57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形态、大小、位置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并把CT征象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7 例中有 50 例多层螺旋 CT诊断比较正确,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壁憎厚伴粪石(85%),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81%)和阑尾盲肠周围脓肿(21%)及盆腔积液/积气(1 5%).有 7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CT 表现无异常征象.结论:急性阑尾炎的 MSCT 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作者:马艳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究附件炎及盆腔炎相关因素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附件炎及盆腔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资料选择医院 2014 年 1 月~2014 年 6 月收治的附件炎、盆腔炎患者 64 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附件炎及盆腔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主要为不良性行为及不良卫生习惯、宫腔手术、下生殖道感染等.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附件炎及盆腔炎的致病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喜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方法:在医院 2014 年 12 月到 2015 年 6 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 63 例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药护理,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护理满意度是 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3.9%,护理满意度是 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医药护理的临床疗效更佳,并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原发结外淋巴瘤诊断中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评述原发结外淋巴瘤诊断中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 例患者均给予PET-CT检查,根据 PET-CT 图像显像确诊原发结外淋巴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确诊率.结果:80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有 72 例为原发结外淋巴瘤,经 PET-CT 诊断病例 65 例,BET-CT 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 81.6%,准确率为 82.8%.结论:应用PET-CT诊断原发结外淋巴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不过要注意结合患者病理进行鉴别诊断,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张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葡萄胎清宫术中米非司酮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定

    目的:回顾性分析葡萄胎清宫术中米非司酮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88 例葡萄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4 例.一组患者接受葡萄胎清宫术进行治疗,称为手术组;另一组患者则在葡萄胎清宫术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称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天数的数值均低于手术组,二次清宫率 18.18%(8/44)低手术组 65. 91%(29/44),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对葡萄胎清宫术进行辅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萍;吕香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