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川;高良奎;李浩航;韦秋业;杨洁;汪建初;浦涧
目的 比较微创肾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82例精索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1例采用微创肾镜手术,而对照组41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肾镜手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相较于开放性手术治疗更具临床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捷;吴尔岸;张然昆;廖凤文;韦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1],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属于急性尿潴留,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潴留增加病人反复插尿管的风险,易造成泌尿系感染和膀胱功能损伤.膀胱过度充盈,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导致产后出血,给产妇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影响其哺乳和产后恢复.因此,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12年引进法国盆底康复治疗技术,用盆底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015年起利用其原理及技术尝试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杨柳;陈贻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三种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皮炎)儿童进行皮肤变应原检测,了解这三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变应原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剂盒对诊断为荨麻疹、湿疹或过敏性皮炎的236例儿童(年龄≤14岁)进行31种变应原检测分析.结果 2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中,检出1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3例,占98.73%,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0例,阳性率为97.46%.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蟑螂阳性率高,依次为65.25%、60.59%、54.66%.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90,P=0.001).桃子、番茄、牛肉、海虾、粉尘螨、蒿属花粉的阳性率在三种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色市儿童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的常见食入性变应原为海鲜、牛奶、蛋类、茄子,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97.46%的受检患儿存在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反应,发生吸入性过敏的概率大于食入性过敏.
作者:何平;蒋远文;费世杰;蓝剑芸;吕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hPDB-MSCs)纹状体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hPDB-MSCs,使用6-OHDA制备大鼠PD模型并随机分为移植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移植组大鼠右侧纹状体进行hPDB-MSCs移植,术后1W、2W、4W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后1W、2W及4W各组大鼠损伤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 hPDB-MSCs移植后2W、4W,移植组大鼠阿朴吗啡诱导的平均旋转圈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组损伤侧黑质部位移植后4 WTH阳性细胞数较移植前明显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移植术后1W、2W、4W移植组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结论 hPDB-MSCs移植能够抑制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肖振勇;卢国辉;覃军;闫宪磊;陈家康;李学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相应的诊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且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近年来也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比如Swan Ganz导管监测、食道多普勒、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rs cardiac output,PiCCO)等.但由于这些操作技术的有创性、感染风险及费用较高等其他因素,导致它们的临床普及使用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故临床工作中,急需具有无创性、低风险甚至无风险,且快速、准确等特点的新技术;尤其是在抢救过程中,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前提和基础.而在传统超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床旁超声技术成为了急危重症医学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作者:陆亿;黄忠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赘清理,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8.15%)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lom评分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Lyshlom评分高于对照组[(87.9±3.5)分vs(76.1±3.5)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7±0.8)分vs(3.5±1.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关节镜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疼痛,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唐国能;黄粹业;蒋永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磷化铝中毒患者的血压、血气分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 2016年4月收治的24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结局分成死亡组11例和存活组13例,分别统计住院时血压及血气分析数值,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死亡组的血压、pH、HCO3-值显著低于存活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严重的低血压状态和代谢性酸中毒预后极差,血压、血气分析对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长江;季娟;陈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性,并讨论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9月收治的HFMD患儿156例,包括普通病例80例(普通组),重症病例76例(重症组),另外选取7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HSA法检测血清S100B和NSE水平,并分析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组和重症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CD8+、CD4+/CD8+均降低,且重症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与对照组和普通组比较,重症组血清S100B水平(1.64±0.28) μg/L和NSE水平(52.83 +4.68) ng/ml均升高(P<0.01).重症组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P<0.01).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S100B、NSE水平指标组合对于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韦祎;梁薇;黄月艳;唐汉庆;李晓华;李清锋;谢毅强;谢跃琦;温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期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对HAART免疫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HAART的188例艾滋病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分为甲组(<100·μL-1,102例)及乙组(≥100· μL-1,86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对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HAART启动后36个月内总体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乙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水平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高低可直接影响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
作者:覃川;蒋忠胜;温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良性病变,以进行性加剧的痛经、月经量多、不孕不育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妇科常见病,并成为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1].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为根治性手术,由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关于保留生殖器官的保守性手术的研究越来越多[2].此外微创化理念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中也逐渐获得推广.笔者就子宫腺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鑫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SHS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积分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大改善,且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利于改善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周康秋;吴世芳;谭碧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隐匿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在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1200例患者中,根据血清TSH、FTB、FT4结果,分别选取临床甲减患者60例(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6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三组患者的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身高和体重,比较三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水平,分析甲减对血压的影响及甲减患者中各型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结果 排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影响,24小时、日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诊室的收缩压及脉压差值在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诊室的舒张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患有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患有持续性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略高于临床甲减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有白大衣高血压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减患者中可能同时会伴有隐匿性高血压,建议在甲减患者中,特别是亚临床甲减患者中,与疑似高血压的人群一样,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
作者:刘龙华;周黎明;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由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导致椎动脉受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其中大多由椎节不稳定导致,一般不需要采取手术疗法,所以住院和需手术者较少[1].临床表现中眩晕为常见,发作时患者感到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等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使用针刀对头项部四周软组织实行彻底松解,并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人类的发展,物种的进化,出生于1970 ~1990年的人,因颌骨的长度不足以容纳牙列所需要的空间,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阻生智齿,以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常见,若不拔除,可能会引起反复冠周炎、第二磨牙龋坏、食物嵌塞、含牙囊肿、颞下颌关节病等并发症.因此,拔除下颌阻生齿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干槽症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4%~ 10%,国外为0.5% ~68.4%.
作者:王文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留置PICC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维护,观察组置管后在常规维护基础上给予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2例,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57,P<0.01).结论 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留置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降低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PICC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丽;黄芳艳;刘佳;陆菁;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微RNA (miRNAs)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长度为20~ 25 nt、具有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1].研究表明[2~5],miRNA的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这为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研究价值.
作者:林剑勇;肖树荣;邓益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为引起残疾、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WHO估计全球2008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约有620万[2],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居世界第二位.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3].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目前仍是康复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中药熏蒸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现将近年来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有科;唐汉庆;黄岑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ID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铁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IDA相关知识的掌握,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IDA病因、营养、治疗、预防等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干预后的Hb、S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缺铁性贫血患儿合理饮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营养指标.
作者:陈兰翠;牛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髋臼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D打印辅助手术组)35例和B组(传统手术组)3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等.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A组手术时间(115.0±25.3) min、术中出血量(350.0+ 126.5) ml、术后引流量(120.0± 15.1) ml均少于B组,A组用改良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价复位效果,优良率为94.3%,按照改良Merle D'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6%,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髋臼骨折手术可提升髋臼骨折整体手术效果.
作者:陆俭军;秦豪;陆声榆;李晓;甘智;何锦威;林鑫欣;李颖;谭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村医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为加强村级医疗机构管理,规范村医的诊疗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603个行政村的村卫生所(室)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等.结果 在医疗纠纷的认知方面,1697名村医中,了解医疗纠纷含义者占88.7%,了解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者占72.2%,认为医疗纠纷是由医疗技术或医德医风问题引起者占56.7%,认为医疗纠纷属于医疗责任问题者占76.3%,认为医疗纠纷难以防范者占71.1%.在医疗纠纷的态度方面,76.3%的村医对医患纠纷有忧患意识,70.1%的村医认为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74.1%的村医觉得当前的医疗纠纷让自己感到紧张,72.2%的村医认为现在的医生越来越难做,57.7%的村医认为医疗纠纷有上升趋势.在防范医疗纠纷的诊疗行为方面,67.0%的村医做到向患者耐心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案,73.2%的村医做到向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及治疗情况,78.4%的村医能做到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82.5%的村医能做到在诊治患者时谨记诊疗规范制度要求,38.1%的村医认为需扩大检查范围和项目,56.7%的村医认为需回避高危和疑难患者,50.5%的村医对患者会做转诊处理.在防范医疗纠纷的看法方面,77.3%的村医认为需提高待遇,91.8%的村医认为关键是提高医德,87.0%的村医认为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诊疗技术水平,70.1%的村医认为可请村民担当监督员监督诊疗行为,90.7%的村医认为需对村医开展医疗纠纷防范知识培训.结论 村医对医疗纠纷的防范知识认知程度不够,态度上存在一定负面性,应对医疗纠纷的诊疗行为也存在欠积极之处,需进一步加强医疗纠纷防范知识的宣传及培训,以及防范态度和行为的干预.
作者:王盛;郭宇莎;漆光紫 刊期: 2016年第05期